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公交站台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线路公交站台进行的优化设计有助于方便车辆有序停靠,满足乘客候车空间需求,提高公交运行效率。通过分析国内外常用的公交站台尺寸设计方法,基于排队论模型引入了公交到达率、服务台数、站台服务率等参数,建立了公交站台尺寸设计模型。研究选择北京市某公交站台作为优化对象对模型进行验证,重新设计了多线路公交站台所需的长宽尺寸,在合理利用空间资源的基础上优化站台的泊位数和尺寸可以有效地减少站台处进站公交车辆排队长度,减少车辆在停靠站的延误,提高公交体系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2.
公交车乘客信息服务不到位会怎样?坐错车次或者坐错方向,上下车缓慢、乘客与司乘人员纠纷增加,车辆停靠时间长,站点车辆排队,加重交通拥堵。这些都会造成社会不和谐和资源浪费。新型公交电子向标的发明应用能否改善这一状况呢?  相似文献   

3.
叶彭姚  陈润萱 《综合运输》2022,(2):62-67+121
公交进站排队是影响公交服务可靠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公交运营可靠性,提出以不同排队长度的互补累积概率作为公交站点的服务水平指标,基于大量公交AVL数据,探究公交到达率与互补累积排队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不同服务水平下站点的到达率阈值。研究发现到达率与不同排队长度下的互补累积概率的散点图均呈“S”型分布,针对该特点提出以Logistic模型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以成都市5条公交走廊沿线的19个站点为例对其拟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在19个站点均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因此认为公交到达率与互补累积排队概率符合Logistic函数关系。该研究结果为不同公交站点合理到达率阈值的选取提供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公交在城市道路拥堵情况下公交服务水平大幅下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以变更公交行驶路径为核心的智能公交调度模式。该模式以车内乘客乘车时间、变更路段站点乘客候车时间以及后面站点乘客候车时间为决策指标,确定是否变更行驶路径。实例表明,变更行驶路径在发车间隔越密集、原路径越拥堵、被越过站点乘客到达数少、后面乘客到达数多以及后面站点数多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公交IC卡和GPS数据的分析,给出了利用IC卡和GPS数据推导乘客上下车站点的判别方法。通过充分挖掘两类公交数据中的信息,考虑乘客刷卡滞后的情况,采用相邻站点进站时间与刷卡时间匹配的方法识别上车站点;同时考虑到同行人员代刷卡行为,改进了下车站点的判断机理;最后结合成都市公交IC卡和GPS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判别方法上车站点识别率较高,下车站点的判断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次右侧型公交专用道的公交延误和乘客人均延误,针对不饱和进口道建立了一种基于公交候驶区的公交预信号控制方法。分析了公交预信号的工作原理,研究了车辆到达率、信号配时参数、候驶区长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预信号配置的方法。通过车辆到达-离开曲线来研究车辆延误与信号配时的关系,分析公交预信号设置前后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的延误变化。并对给定条件的交叉口进口道设置预信号,结果表明公交车的平均延误减少57.2%,社会车辆平均延误增加35.6%,所有乘客平均延误减少25.7%。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常叹息公交乘客不够文明,上下车时不排队,你推我挤的缺乏秩序。我们把这类行为归类为市民素质不高,城市化水平低的结果。我们似乎不愿意去思考乘客为什么会这样。比方说,我们的车站设计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让乘客有序和舒适地排队?  相似文献   

8.
每天上午8点左右,正值上班客流早高峰,上海巴士一汽五分公司123路运光新村终点站,却看不到车辆排队、客流拥挤,候车乘客排成长龙的场面。每隔两分钟左右,就有一辆空调车准点驶进站点,乘客井然有序稳笃笃上车,车上乘客基本都有座位,按照线路长度和客流量,这一场面在其他居住人口稠密的公交终点站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9.
<正>35辆新型环保增程无轨电车投入广州公交运营在中山八路总站,一双双期待的眼神等着107路无轨电车进站。其中有许多乘客,乘坐其他线路同样可以到达目的地,改乘107路是因为被其行驶的平稳及舒适的座椅所吸引,有的乘客也许不知道,他们乘坐107等于是在为低碳环保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公交持卡乘客的出行数据,挖掘乘客的出行规律,改进基于出行链理论的下车站点推导方法,并建立、检索站点邻域集以提升下车站点的推导效率。借助攀枝花市特殊的自动收费系统,利用分段计费线路的下车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下车站点的推导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探究了最大步行距离阈值对推导结果的影响,给出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建议。此外研究分析了不同线路、不同群体的推导效果,对其内在原因做出解释,提供了模型方法的改进方向。研究结果有助于分析乘客的公交出行行为,支撑辅助型公交的需求分析和布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实际运营中,公交车辆服务的线路编号调整频率高,而在车辆信息表中存在更新不及时及只增加不删除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结合GPS数据匹配上车站点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公交GPS到离站数据的线路校核方法,首先根据距离最近原则为每条公交GPS到离站数据匹配上车站点,并对途经该上车站点的线路号计数一次;然后按照车辆编号对GPS到离站数据进行分组,分别统计各组中,线路号计数值最大的线路号,以此作为该车辆编号的校核线路;最后根据GPS数据点、原始线路、校核线路进行抽样人工复核,验证校核的准确度。案例数据表明,校核有效率高达98%,并将人工检查的比例降至20%以下,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快速公交系统停靠站台停车延误是影响快速公交运行车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构建快速公交系统站台停靠时间模型是提升快速公交服务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本文选取盐城BRT-1号线的起始站、中途站、客流离散站等三类站点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法与数据挖掘法,构建快速公交系统站台停靠时间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盐城市BRT-1号线三类站台的快速公交车辆停靠时间与上下车乘客人数呈线性关系,即快速公交车辆停靠时间与上下车乘客人数的检验参数R2均大于0.8。  相似文献   

13.
厦门BRT车辆由大金龙生产,车长12米,车身为蓝色,全部采用日本进口发动机和德国进口低底盘。底盘离地面只有36厘米,和站台高度一致。重心低、更安全,也方便乘客一步上下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我国民航机场安检系统所面临的安检系统压力过大,乘客等待时间长,乘客满意度低等问题,引入虚拟排队的概念。首先,对虚拟排队进行定义;其次,介绍了机场安检系统中虚拟排队的流程;然后,建立机场安检虚拟排队模型,并对某机场的实际安检系统进行分析。本文将乘客分为无虚拟排队乘客,部分为虚拟排队乘客和全部为虚拟排队乘客,经数据模拟分析可以得出,当乘客部分为虚拟排队乘客和全部为虚拟排队乘客时,乘客较无虚拟排队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分别减少了20%和70%。虚拟乘客数量越多,乘客等待时间越短,说明虚拟排队模型能有效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增加乘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公交舒适度是衡量城市常规公交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乘客感知的角度,运用重要性因素排序、5级李克特量表和乘客满意度等方法,通过方差显著性分析和排序分析,研究不同属性乘客对公交舒适度的评价差异,以乘客对舒适度的个人感知获取对不同线路舒适度的总体评价。研究表明,乘客属性对公交运行舒适度的评价存在差异;同时,拥挤程度、行车平稳性、空气质量和车内噪音是公交运行舒适度总体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权值分别0.33,0.28,0.22和0.17。  相似文献   

16.
信号系统是肩负地铁行车安全和效率的安全苛求系统,为了应对信号系统故障难以避免的行车效率波动,提前制定地铁-公交联动应急预案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文章从轨道交通乘客体验出发,以轨道交通受扰后的恢复能力(即弹性)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路面交通状况、地铁站点地理位置、地铁客流潮汐分布等因素的优化公交桥接应急预案生成方法。首先,在地铁站周边的地图数据的基础上叠加拥堵系数,建立道路拓扑网络模型;而后基于改进的k短路径法计算连接起点和终点地铁站点的最短路径,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相关站点所需公交数量,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地铁5号线。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在故障区域增加临时公交服务,对提升信号系统故障后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弹性具有重要意义,且适当的公交桥接线路的调整更有助于系统弹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定制公交在路网中的行驶路径,文章研究了乘客等车时间不确定环境中定制公交行驶路线的鲁棒优化问题:(1)以最小化运营公司的经营费用、最小化乘客的出行时间为优化目标,以车辆的容量限制、乘客的上、下车时间窗、不确定的乘客等车时间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定制公交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2)采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进行求解,用基于未到达交通节点顺序的自然数编码方法进行编码,以锦标赛选择策略进行选择操作以及采用均匀变异方式进行变异操作;(3)选取兰州市局部路网进行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本文建立的定制公交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能快速得到满足优化目标的行驶路径。选用合理的行驶路线能够节约乘客的出行成本,增加运营公司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人民交通》2011,(8):14-15
大连公交始于以中国东北地区第一条、全国第三条有轨电车线路通车为标志的1909年。至今,大连公交已拥有线路124条、各类公交车辆近4000辆、日均运营里程近50万公里。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公交的市民出行分担率已达45%,位居全国公交行业前列。7月26日,大连公交客运集团"2011年城市公交客车节油技能大赛...  相似文献   

19.
《运输经理世界》2012,(34):19-20
近日,公交69路的34辆营运车内响起了上海乘客熟悉亲切的沪语报站声,“海派”文化融入到公交营运服务的举措,受到了乘客的欢迎。至此,上海公交行业已有7条线路增加了沪语报站的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14日,广西城市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南宁市举行,来自全区各市的38名公交驾驶员进行了技能大比拼。比赛分为赛道行车和S弯道以及汽车检验三部分,设置了许多有趣的细节来检验驾驶员的真本领。比如在车上放置一碗水,考验行车过程中是否平稳、舒适。此外,还用"飞镖靶"来测量车辆是否达到定点停车。大赛总裁判长宋伟说:"举个例子,在车站停得很准确就便于乘客上下车,如果你停的位置不对乘客就要走动才能上车。比赛现场,近12米长的公交车,车上放着满满一杯水,只见选手梁妹沉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