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降低摩托车尾气排放的方法主要有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种.机内净化是通过稀薄燃烧、电喷等方法控制发动机的燃气空燃比,来降低发动机的原机排放,这种方法成本较高.机外净化是不对发动机原机燃烧作较大的改善,仅在排气系统采取二次补气技术或催化剂技术,以降低尾气排放,这种方法成本低,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吴喜 《汽车维修》2002,(12):20-21
汽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0(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和NOx(氮氧化合物).汽油机净化尾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三元催化转换器便是机外净化尾气的方法之一,它装在发动机排气管路上,能同时减少上述3种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满足国Ⅲ排放标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将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结合起来。机内净化技术能减少机外净化压力,降低机外净化成本;机外净化主要围绕保持稳定的催化剂工作气氛条件而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为达到国Ⅲ标准要求整车成本会增加,催化器作为满足国Ⅲ的关键零部件,可通过催化剂方案调整、载体结构等方面进行优选,协助主机企业以较低的催化剂成本满足国Ⅲ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对比,机前补气+单催化器净化和闭环电喷+单催化器净化技术方案,尾气排放均较佳,其中,闭环电喷+单催化器净化技术方案,稳定性、可靠性较好,但价格较高,改动较大;机前补气+单催化器净化技术方案,具有相对价格优势,且尾气排放及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对比,机前补气+单催化器净化和闭环电喷+单催化器净化技术方案,尾气排放均较佳,其中,闭环电喷+单催化器净化技术方案,稳定性、可靠性较好,但价格较高,改动较大;机前补气+单催化器净化技术方案,具有相对价格优势,且尾气排放及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6.
降低摩托车尾气排放的方法主要有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种。机内净化是通过稀薄燃烧、电喷等方法控制发动机的燃气空燃比,来降低发动机的原机排放,这种方法成本较高。机外净化是不对发动机原机燃烧作较大的改善,仅在排气系统采取二次补气技术或催化剂技术,以降低尾气排放,这种方法成本低,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小。虽然摩托车发动机的最高工作温度较低,燃烧产生的NOx较少,但HC和CO的排放量却相当高。由于车用发动机的特殊性,仅靠发动机前处理、机内净化及改进燃烧等措施,已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催化转化技术和二次空气供给技术作为降低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后处理有效措施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一、催化转化技术催化转化技术是采用在排气管内加装催化转化器,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尾气污染日益严重,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降低摩托车排放已是迫在眉睫.根据摩托车排污的来源,可将摩托车排污控制技术措施分为四类,即控制发动机窜气和汽油蒸发技术、发动机机内净化技术、发动机机外净化技术和新能源无污染技术.  相似文献   

8.
车用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个方面阐述了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与三元催化转化器、缸内直接喷射、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废气再循环、清洁燃料等尾气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车用柴油机尾气排放物中有害物质的生成机理与危害.并简要介绍了当前发动机机内与机外净化措施,重点对处理NOx的SCR尿素选择性还原技术和处理PM的微粒捕集器及其再生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杰 《汽车技术》1999,(3):14-15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方法有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种。介绍了柴油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研制过程,论述了机外净化原理及PLC铂小球催化剂的特点和关键技术。试验测试表明,所研制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长铃集团开展了摩托车排放课题的研究,确定采用加装催化转化器的机外净化方案,并对化油器加以改进,优选出两级净化的尾气净化装置,通过了600km耐久性试验,有效地减少了AX100摩托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达到了GB14622-200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由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公害。削减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最根本途径,是开发和应用先进的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可分为3类:①机内净化技术,它以改进发动机气缸内的燃烧过程为核心;②排放后处理技术,即在尾气排放系统中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已生成的有害排放物进行净化;⑧非尾气污染控制技术,即对由发动机曲轴箱和供油系统产生的有害排放物进行净化。其中后2类技术也被统称为机外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汽油车排放污染物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发动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机内净化用改善可燃混合气的质量和燃烧状态来控制有害气体的产生,使气体的有害成分减至最少;机外净化用设置在发动机外部的附加装置使排出的废气净化后再排入大气。国外机内净化措施主要有废气再循环、发动机电控技术、使用低污染燃料、稀薄燃烧、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炭罐净化技术;机外净化措施主要有二次空气喷射、催化转化器。我国与国外相比汽车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14.
<正>柴油机的动力性要好于汽油机,但柴油机的颗粒排放是汽油机的几十倍之多,这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当前柴油机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其微粒排放的控制。当前,柴油机的微粒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分为机内净化与机外净化两部分。为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必须利用机内净化与机外净化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新能源汽车、柴油机的机内机外净化措施等方面介绍我国大型客车排放控制技术的现状及趋势,并对两者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汽车尾气的排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为了减少尾气排放,汽车领域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机内净化与机外净化。作为尾气排放后最近的接触源,从道路角度切入进行治理,也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领域。为了深入了解汽车尾气路面净化材料的发展,系统地梳理并回顾了汽车尾气净化过程中使用的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催化材料主要包括二氧化钛基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ABO3钙钛矿结构催化剂、介孔材料催化剂以及其他催化剂,分析了不同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以及优缺点。由于道路实际的开放条件、尾气净化材料与尾气接触不够充分、易于达到自身净化极限等问题,从梳理高效路面尾气净化材料的改善技术出发,提出了路面汽车尾气净化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即降低贵金属用量、开发新型稀土复合氧化光催化材料,以及多元化、功能化发展等。这一领域的研究,显示出路面尾气净化技术的光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汽车情报》2007,(2):13-13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国内柴油机企业已能适应排放标准,很多企业已在开发符合国4排放标准要求的产品,而国4排放标准对柴油机来讲,是一个技术的转折点。国4标准之前,柴油机排放可以通过机内净化技术来解决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达到相应的标准,而从国4开始,除了改进燃油喷射系统、优化燃烧过程等机内净化措施外,还必须增加机外后处理装置才能使排放达标。欧洲主要采用了两条技术路线:其一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路线,它是通过优化喷油和燃烧过程,尽量在机内控制微粒的产生,在机外后处理过程,采用尿素溶液对氮氧化物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其二是EGR+DPF(废气再循环加微粒捕集器)技术路线,它以废气再循环为基础,在机内抑制氮氧化物的产生,在机外后处理过程中采用微粒捕集器对微粒进行微粒捕捉。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宇 《汽车杂志》1997,(21):20-21
介绍了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基本特性,并从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个方面介绍了减少柴油机微粒排放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氧传感器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汽车排气净化措施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机内、机外的净化措施,其中电子燃油喷射闭环控制系统加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净化措施的净化效果最佳,随着其技术发展可满足不同阶段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维丰公司的环保空气过滤器 超硬耐磨镀锆活塞环 改良型尾气净化消声器的三配套净化技术方案在推出后,受到了主机厂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现将其核心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