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油井结蜡是石油组分、温度、压力、含水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蜡从油中分离淀析出来,不断沉积,导致井筒出油通道内径减小、增加了油流阻力,降低油井产量,严重时甚会将通道堵死,造成停产。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高产稳产的突出问题之一。电磁防蜡技术可以克服传统的机械清蜡、热力清蜡、化学清防蜡技术存在的工作量大、费用高、清蜡频繁、油层污染等诸多弊端,并延长油井的洗井周期,防蜡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埕岛油田为海上开发油田,海上采油平台的输油管线因数量较大、所处海洋环境相对恶劣,生产流程管线中油气水多相混输等因素,加速了管线的腐蚀速率,使得管线的壁厚减薄,存在流体泄漏的安全风险。而通过定期对海管进行超声波壁厚测厚,对发现的海管薄弱处进行不停产带压冷补施工,避免了平台油井关井停产带来的原油产量损失,保障海上平台安全平稳生产,消除原油入海的环保隐患。  相似文献   

3.
<正>8月3日下午,西北采油三厂与奥通公司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台D700型电驱泵车,在该厂采油管理一区T H10411井试用注水喜获成功。该电驱泵车成功研制和应用,是采油三厂注水工艺技术的一次革新,也是该厂创新发展的见证。据T H10411井现  相似文献   

4.
压裂仪器车是油田进行油井压裂时用来指挥监控压裂车组(一般包括六台压裂车和一台混砂车)的油田专用车.它可对压裂施工中的压力、阶段流量、累积流量、压裂液密度、水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按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实时反馈调整,保证压裂施工正常进行.该产品设有保护装置,油井压裂过程中如果发生超压,则可以自动启动保护装置发出警报,对油井和压裂设备进行保护.该车还配有显示屏,显示每个压裂参数,便于指挥和操作人员作出正确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国产沥青材料已有丰富的来源。多蜡重油是国产沥青材料的产品之一,产量很大,全国各地已相继大量使用。多蜡重油分批出厂,稠度不同。浙江省在杭州~肖山线采用的250吨多蜡重油材料,借肉眼看来每桶稠度都不相同;为检查多蜡重油的品质以及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在使用之前须先按稠度分批,但由于其数量很多,不可能每桶均取样试验。为此,探求以简易快速方法,测出每桶多蜡重油的相当稠度,然后按相当稠度进行分批;在已分批的材料中取代表性试样作 C_(60)~5 标准粘滞度试验,可以简化大量粘滞度试验。一、多蜡重油稠度野外测定的仪具:多蜡重油稠度的野外鉴定,我们探讨以测定沥青稠度—针入度原理为基础,研究测定其相当稠度的快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国外石油企业参与到国内市场的竞争中.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油田必须积极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措施,进而促进和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正顺应了这一要求,已成为我国油田开采管理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于海底油田来讲,将原油与海水、天然气以及泥沙的相分离的工作是在采油平台上的分离器内完成的。这些分离器通常是横向停靠的船只。典型的分离器直径为三米,长度可达二十五米,并且在靠近一端的位置装有一个鱼梁。当混合液体从油井进入分离器船只并且沿着分离器船只在其中流动的时候,混合液体的各个组成成分在重力作用之下逐渐地得以分离,使得石油、海水以及天然气从各自的适宜出口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8.
<正>汽车防锈是关系到整车品质的重要指标,保证整车的防锈性能对于汽车生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整车喷涂防锈蜡工艺的规划以及相关问题的处理,总结整车厂喷涂防锈蜡的工艺过程,为考虑实施喷涂防锈蜡项目的汽车生产厂提供参考。随着我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整车防锈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各大汽车厂家的重视,提高整车的外观装饰、机舱、底盘等防锈性能已经成为提升整车质量、增强品牌价值的重要措施。我国汽车标准规定:轿车使用3年不得出现外观腐蚀;中型车使用5年不得出现穿孔腐蚀。采用防锈蜡保护技术是目前对整车进行防锈  相似文献   

9.
万萍 《客车技术》2005,(5):31-33
后桥壳是汽车上重要承载的部件,是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的基础构件,它体积大,结构复杂,综合工艺技术含量高,关键工序多,对工艺保障措施要求严格。后桥壳固定盘螺纹孔的加工就是其中之一,国内大型生产厂家为保证加工质量,后桥壳固定盘螺孔都是采用专用设备加工,此种加工投资大、效率高。而丹东曙光集团因批量小新产品种类多无法采用专用设备。这里主要研究如何在通用设备上完成这一工艺过程并严格保证设计文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场上车蜡种类繁多,既有固体和液体之分,也有高档和中档之别,还有国产和进口之选择。由于各种车蜡的性能不同,共作用与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在选用时必须要慎重,选择不当不仅不能保护车体,反而使车漆变色。一般来说固体蜡的优点主要在于打完蜡时比较光亮,烤漆面也比较顺滑,但问题是固体蜡在打蜡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蜡屑,也无法深入烤漆,打磨也  相似文献   

11.
本专利产品根据我国著名磁路专家、国家发明奖、国际金奖获得者、航天部一等功臣李国坤教授四十多年研究磁路的经验,与有关专家精心设计、反复试验后定型的一项属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已经在玉门、新疆、大庆、中原等十多个油田中使用,防结蜡效果很好,可延长热洗周期10—15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原理:含有石蜡的原油,通过强磁场后使其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析蜡温度明显降低,增大了原油的流动性,起到了防粘、防结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报》2007,(1):60-61,63-64,66-69
当世界石油资源达到最大产量而油井几近枯竭时,石油企业正转而求助于新技术,向那些曾经被认为使用常规的垂直钻井法无法开采的地段(难度过大或是边缘地带)进军。水平钻井法便是这些技术中的一种,凭借其先进性它正曰益被用于垂直钻井不能接近的地质层钻探与开采石油与天然气。其快速增长已经使全世界油井钻探中的10%至15%都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车漆开蜡汽车生产厂家为保护汽车的漆面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在每一辆商品车上喷了一层运输保护蜡,车到经销商处后,商家通常只将展示车的保护蜡清除掉,而客户买到的车需要自己到专业的汽车美容店或在购车处亲自监视开蜡。需要注意的是,在开蜡的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煤油作为开蜡  相似文献   

14.
郭杨 《时代汽车》2023,(22):111-113
某新能源车型搭载双电驱系统架构,其双电驱系统总成搭载在NVH台架试验及整车上均出现有拍频现象和双电驱系统总成噪声大,主观评价不可接受。本文针对双电驱系统架构产生特有的拍频现象和双电驱系统总成噪声大从主动降噪激励源电磁激励、齿轮激励以及被动降噪优化双电驱系统壳体、声学包装等多方案介绍,并识别出其主要贡献来源,通过降低激励源及传递路径主要贡献量来有效抑制双电驱系统架构特有的拍频和降低双电驱系统总成噪声大。  相似文献   

15.
漫谈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天然的碳氢化合物.主要由甲烷和一些非碳氢化合物组成,它贮存于地下多孔岩石中,早期的天然气产品是在开采石油过程中从油井中喷出的附加产物,这样使人产生一种误解:天然气总是和石油一起出现,是石油的“副产品”,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天然气是从气井中开采出来的,例如美国25%的天然气来自油井,而75%的天然气则来自气井,刚出井的天然气.被称作为“湿”天然气,它含有液态碳氢化合物(戊烷和天然汽油)、高浓度碳氢混合物(丙烷和丁烷)和非碳氢气体(二氧化碳、氦),在油田或天然气压缩站.“湿”天然气首先被净化,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 一辆宝来轿车,采用1.8I'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累计行驶了4万km,在一次正常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突然熄火,熄火后无法起动。据车主介绍,该车是购回后第1次出现故障。  相似文献   

17.
车漆保护是“长期战争”,只要车子没报废一般全车重新喷漆的机会不多,所以车漆的保护过程是新车还是旧车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只是在选择上保护蜡的时候要留心一下,新车蜡具有不同一般车蜡的特别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河南油田地处南襄盆地,土质疏松,雨量充沛,人口众多,村庄集镇密度大,道路情况极其复杂,而且勘探开发的机械设备庞大沉重,又在野外进行作业,所以车辆一般都需要满足功率大、稳定性高、载质量大、通过性高、可靠性高及易维修性等条件。油田重型载货车主要承担油田井队的搬迁,装载的货物都是井队井架、泥浆泵、铁皮房子等,物件体积大,质量大,超长超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大孔隙沥青碎石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测定方法,指出了蜡封法和体积法的不足,对蜡封法作了改进,并通过试验研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蜡封法计算的孔隙率平均值为5.45%,基本不透水的,而体积法计算的孔隙率平均值为29.54%,孔隙率对水几乎无阻力,蜡封法和体积法对于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密度测定均不适宜,而用改进的蜡封法测定的试件孔隙率平均值为11.32%,孔隙率变异系数最小,比较稳定,是一种较好的办法。改进的蜡封法能够阻止蜡液进入试件内部孔隙,因而测定的试件体积比蜡封法和体积法准确,且理论上也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20.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离合器使用频繁,减小离合器踏板力,使变挡轻快,是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的重要方式.现代客车发动机普遍采用前置后驱和后置后驱2种布置形式.为提高客车的安全性和操纵性,越来越普遍采用带助力器的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此类操纵系统一般为压缩空气助力和液压传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