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地铁列车运行引起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执行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列车运行引起的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参考标准的适宜性,并根据二次辐射噪声原理和定义,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引起的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宜执行的相关标准及评价量。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噪声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轨道线路两侧的声环境预测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声环境影响预测公式进行分析,从计算公式的参考点噪声辐射源强、声屏障衰减模型和声屏障等效频率计算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修正,以期能使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预测模式更加完善,计算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3.
列车运行噪声是高架线路声屏障、地下线路活塞风井消声器的设计输入条件。通过列车运行噪声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列车运行噪声估算的简化模型,推导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不同运行条件、不同运行速度时的运行噪声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噪声问题,对高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噪声影响沿线居民烦恼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采用社会调查法,在高架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开展了居民主观烦恼度问卷调查以及现场噪声监测,获得了相关主客观数据,并与预测的主观烦恼度相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调查获得的噪声烦恼阈值为53 d BA,大于实际监测噪声,但由于高架城市轨道交通沿线低频噪声较为显著,因此仍能引起沿线居民较大的烦恼反应。  相似文献   

5.
·行业政策·2 0 0 4年铁路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安排铁道部发展计划司 ( 3 )……·噪声与振动·铁路环境噪声的适用标准焦大化 ( 6)………………………………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噪声预测模式的确定辜小安 ,刘 扬 ( 10 )…………………………………………………………………城市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普遍存在着规划阶段的预测结果与运营之后的实际客流有较大差异、实际客流远小于远期预测客流、不同机构预测的客流量离散性较大的问题。在分析形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政策协调和控制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共同发展、尽快建立我国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完整体系、加强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等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量新建以及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快速发展,由此引起的线路环境振动与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作为应用实例,对某机场城市轨道交通连接线引起的环境振动进行了预测和评价,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振动预测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源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类比法、比例法、模式法、模型法比较了国内外比较成熟的铁路噪声预测方法,提出把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作为一个线声源、噪声源分解为轮轨噪声和牵引噪声分别进行预测的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步骤.结合曼谷机场连接线工程,实例证明了此方法的可操作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日益增长的舒适性需求,基于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提出了列车运行目标速度曲线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已在FAO(全自动运行)下列车运行速度控制中得以应用.结果 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进而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对因减缓机械设备冲击性而减缓机械设备的磨损、降低噪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全自动列车运行系统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全自动列车运行系统在国内外轨道交通中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该系统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全自动列车运行系统应用的技术可行性,进而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给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带来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为使城市轨道交通资源被充分利用,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应采用基于剩余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根据常规交通方式的预测和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求出以客流量表示的各常规交通路段的交通供给;然后根据“四阶段预测法”的交通量分配步骤中的多路径分配法,将城市总交通需求分配到城市常规交通路网上,得到城市总交通需求在各常规交通路段上的分配;再求出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差,即得剩余交通需求;最后根据剩余交通需求进行轨道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12.
列车运行速度是铁路噪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铁路噪声预测中,确定列车在起动、制动和正常行驶等过程中的运行速度是一较重要的技术环节。笔者总结了依据设计、运行图和牵引计算的3种确定方法,其中重点提出了1种用于噪声预测的简易牵引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轮轨噪声预测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基于高速铁路轮轨噪声机理,对高速铁路轮轨滚动噪声预测方法进行分析。建立高速铁路轮轨噪声预测分析模型,为轮轨噪声的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在探讨列车—轨道相互作用关系、轮轨表面粗糙度、轮轨接触滤波、噪声辐射比、轮轨系统噪声辐射、地面的声反射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快速客运专线的轮轨噪声进行了数值仿真预测。给出轮轨噪声的频谱特性、距离衰减特性及随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一种用于地铁轻轨的智能行车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模糊建模技术,通过建立调度员决策模型和引入新的思维,设计了高效的市郊铁路行车控制器。此项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基本时刻表偏差及由车站或列车停发进路问题所引起的对列车运行的干扰。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接近调度员的思维方式,在相关市郊铁路和地铁系统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振动预测方法,通过北京、上海、广州10条运营线路的环保验收调查报告和轨道减振性能测试评估报告提供的实测数据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车速、埋深及区段等工程条件下,若按交通干线两侧昼、夜间振动限值标准进行评价,地下线的环境振动影响范围约20 m。地下线的振动影响主要取决于线路的线型、埋深,尤其与敏感点的距离、运行速度关系较大。地铁隧道上方5 m以内的建筑,环境振动无明显变化;5~20 m振动级衰减比较明显。正线区间比车场线及出、入段线敏感点的振动级高4~6 dB;出段线比入段线敏感点的振动级高2 dB左右。建议根据振动影响范围,做好轨道交通及其沿线用地规划。地下线路应合理选线,尤其要避免下穿环境敏感建筑;沿线规划控制应预留振动防护距离,在防护范围内不宜新建敏感建筑;对特殊敏感区段,可以考虑在夜间时段采取限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更准确地预测铁路客运量,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不同因素对铁路客运量的影响程度,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并将其作为预测指标,提出基于Verhulst-RBF神经网络的铁路客运量预测组合模型。基于四川省近14年的铁路客运量数据,进行组合模型测试。实验结果表明,Verhulst-RBF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预测精确度高于单一的Verhulst模型或单一的RBF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7.
系列点声源模拟铁路噪声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大化 《铁道学报》2004,26(5):14-19
根据声学基本理论分析了采用3种指向特性的系列点声源,模拟铁路噪声线声源的误差问题,论证了点源模拟误差和长度模拟误差与各种影响参数的定量关系,给出声源模拟法预测铁路列车运行噪声中确定系列点声源的点源间距和总长的方法,解决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铁路噪声预测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最小曲线半径的确定过程和运营组织两方面,对城际客运专线进入市区后能否与城市轨道共轨做了初步探讨.通过对高低速列车共线运行线路上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的试算分析得出:由于高低速混跑最小曲线半径取值过大,不能适应市区内建筑密集区的定线标准,故在市区城际客运专线与城市轨道共轨运行时最好采用同一速度运行,不采用混跑越行的方式.从运营方面分析了几种可能实施的方案,得出结论性意见.认为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通盘考虑城际线与城市轨道的共线,有利于做好线网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