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强 《科学技术通讯》2004,(1):17-18,37
笔者就《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中,关于动车组及其检修运用设备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笔者认为应重视动车组及机车车辆选型的研究,作为京沪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纳入《暂规》。其次,动车组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停时对动车组运用检修设备规模的确定有直接影响,笔者认为应做适当修改,使所设计规模更为恰当。第三,重视高速动车组大修基地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设置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动车组运用的特点,综合介绍了国外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的分布特点,分析了我国客运专线沿线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设置的要求及设备配置条件,继而提出了不同条件下客运专线动车段所在沿线及枢纽内设置时应着重考虑的因素及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高速动车段规模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动车组检修修程、运用检修工作量计算方法的了解、分析,结合我国客运专线及提速线路设计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合我国高速铁路动车段建设规模的详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动车段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客运专线动车段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出发,结合设计实际,简要介绍客运专线的动车段动车组段内作业流程、段内主要设施及作业内容,详细分析建立动车组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并据此提出动车段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例,通过研究动车组周转,确定动车组运用效率与检修基地分布之间的关系,采用动车组周转结果合理确定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检修基地分布及规模。并以日本新干线实际运行图及模拟周转图作为辅助验证手段,验证本研究方法及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建设动车组运用检修基地是客运专线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动车基地是武广客运专线重要配套项目,同时也是铁道部确定的全国四大动车组检修基地之一,其检修范围重点辐射华南及珠江三角地区,对所辖动车组运用、检修、整备、试验及运行安全进行全面管理。总平面布置是实现动车组运用检修基地整体功能的重要保障。为满足广州动车基地所需规模和最佳作业流程,从能力规模、作业流程、功能分区、咽喉区布置等方面对广州动车基地总平面布置进行详细研究。对确定科学合理的广州动车基地平面布置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动车组检修修程、运用检修工作量计算方法的了解、分析,结合我国客运专线及提速线路设计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高速铁路动车段建设规模的详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动车组周期性运用计划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动车组的运用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分析动车组的各种运用方式,提出了动车组周期性运用的思想;并将动车组的接续运行与检修计划制定过程转化为动车组运用网络上具有较多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TSP中旅行商的旅行问题;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在考虑综合维修条件下多基地、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周期性运用计划编制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给定运行图条件下合理配置动车组套数、存车线数量及动车段设备规模等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分析不同运行图结构及不同维修条件对动车组需求数量的影响。初步研制开发了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模拟系统软件,该系统可给出动车组运用的交路图、维修内容、地点及时间等信息,为客运专线动车组的综合运用与维修管理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ATP车载设备是保证动车组运行安全的关键设备,其信息化管理是客运专线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运专线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手段。在总结既有ATP车载设备运用检修业务流程基础上,提出了在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撑下建设电务系统专业化的ATP车载设备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对物理结构、系统功能和实现思路进行了详细设计,不仅实现了检修及计划的无纸化作业目标,而且通过自动化等方式可减少人为的数据录入错误,提高作业效率,有效支撑相关运用检修业务的开展,强化专业检修能力,达到"作业高效率、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动车组检修设备是动车组运用检修的重要技术装备.建立功车组检修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保障检修设备高效安全运用,及时快速处理故障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铁道部、铁路局、车辆段、动车基地及动车运用所各级车辆设备管理部门和维修单位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总体架构,实现了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多种信息化手段支持的设备检修、维护与保养,并与动车组运用检修作业紧密结合,有效支撑动车组的检修生产,保障动车组的安全、高效运营.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红旗岭隧道开挖过程中多次发生塌方地段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引起隧道塌方的叠瓦状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力学性质、以及控制该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的现代应力场的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断层带活动对于隧道周围岩体中的岩石的力学性质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危险地段岩体加强长、短期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通过进行喷浆、结合钢支撑的组合支护方式、以控制隧道变形为主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通过对总承包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剖析,以及企业利润目标不能与营业额保持同步增长的 成因分析,力求进行制度规划,在企业框架外,运用市场手段,完成项目作业层管理的体制创新,在解决项目控 制能力不足的同时,实现规模效益,完成多元发展,逐步缩短与国际知名建筑企业的差距。 研究方法:有针对性收集与总承包企业有关的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和国际知名企业等相关资料,采用定量 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推论制度创新思维的产生。 研究结果:总承包企业能够在现有市场和体制下,通过作业层市场化运作,逐步消除经营风险,实现员工投 资创业和有序流动,达到与企业互利双赢目标。 研究结论:总承包企业应自主促进基于产品分工下游阶段的、非隶属性法人企业的产生,以扩展可控资源 总量,催化个性竞争优势,逐步完成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铁路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施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修建的长大铁路隧道为例,介绍了铁路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断层、岩溶及岩溶水、软质岩大变形、硬质岩岩爆、膨胀岩、黄土湿陷性、煤层瓦斯、放射性等,阐述了在勘测、设计及施工中成功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东北地区水情资料,统计分析其对既有铁路与铁路工程建设的影响情况,并从设计、施工、管理、维修改造、水情监测等多角度对铁路防洪抗灾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以期对东北铁路防灾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西南某山区铁路斜坡软土地段的软岩隧道施工所揭示的工程地质问题,浅述了对炭质页岩、泥灰岩岩性的初步认识和采取的施工对策,重点介绍了软岩隧道浅埋洞口段施工技术,及富水软岩破碎段施工支护开裂变形,衬砌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分析青藏铁路施工区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规律以及填筑铁路路基施工对下伏多年冻土赋存条 件的影响。 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埋设在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路基中2个断面内的共8个地温测试孔3年来采集的地温 观测资料,研究该地区铁路路基下伏高原多年冻土融化特征。 研究结论:由于受到填筑路基时赋存在路基填料内的热量的影响,铁路路基下伏多年冻土近地表的地温变 化特征与天然地面下的多年冻土的地温变化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且向阳面与被阴面差别较大。多年冻士的上限 在施工初期会有一个明显的下移沉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残存在路基中的热量逐渐消散,多年冻土上限下 降会逐渐稳定,但由于受到太阳辐射和路基边坡形状及融化夹层的影响,多年冻土上限会逐渐稳定,但不会在 短时期内上升到天然地面下多年冻土的上限水平。  相似文献   

17.
穿越既有线超浅埋暗挖通道的质量监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的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它与明挖法、盾构法一样为地下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而在超浅埋地层穿越既有线中采用暗挖法施工在国内是罕见的。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公司项目监理部在长春北站房地下通道的施工监理过程中,针对该工程超浅埋的特点,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所采用的超浅埋暗挖法的控制重点及其质量监控措施。通过有效监控,既成功地保证了地下通道穿越了既有线路,保证了铁路运营的安全,同时也使该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良标准,为今后穿越既有线超浅埋暗挖法施工的质量控制积累了经验。该工程的成功建成得到了业主及社会各方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采用CFG桩处理桥头软弱地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采用 CFG桩来解决桥头软弱地基路基与桥台之间的沉降差异造成列车通过时桥头跳车现象的问题 ,并提出需对桥头台后一定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处理的看法及实践经验。本办法可广泛用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和桥头过渡段地基处理 ,对提高旅客舒适度和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有一定作用 ,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工厂勘察中揭遇的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问题,通过采取综合勘探的方法,查明其发育的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的设计计算中 ,对非圆弧滑坡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一般采用指定设计外力而根据整体平衡来确定锚索根数 ,并认为锚索作用力以集中荷载作用在滑面上 ,实际上由于作用在地面的荷载经滑体传递后发生了很大的扩散作用 ,且以往的计算方法是不能找到理论依据的 ,即不满足任何力及力矩的平衡条件 ,因而不尽合理 ,本文根据其受力特点从平衡条件出发 ,导出了确定锚索设计外力的迭代算法公式 ,对工程实际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