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BorgWarner博格华纳在2013年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展示了最先进的涡轮增压技术,如:R2S~(?)两级可调涡轮增压系统、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汽油机乘用车涡轮增压系统、EFR改装用涡轮增压系统、旁通阀涡轮增压系统。  相似文献   

2.
车用汽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存在障碍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和废气涡轮增压器在柴油车上已得到大量的使用和装配,是柴油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车用汽油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这些问题和障碍限制了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在车用汽油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逸锋 《汽车与配件》2007,(43):42-45
大众汽车公司开发的1.4L-TSI双增压分层直喷汽油机代表了当今世界轿车汽油机最新技术水平,该汽油机是全球最先进的汽油机之一。该发动机在开发成功的分层直喷汽油机上进一步采用废气涡轮一机械复合增压最新技术,使该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25kW,升功率达到89.29kW/L,(高尔夫原型车1.4L功率为66kW),[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肖献法 《运输车辆》2013,(19):98-99
为满足市场的快速增长,霍尼韦尔正在推出最新的柴油机和汽油机涡轮增压技术,并将在中国以年均发布应用25个新产品的速度推动涡轮增压技术的普及。  相似文献   

5.
汽油机采用涡轮增压及电控技术是当前内燃机工业飞速发展的一种趋势,它受到了内燃机行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汽油机采用壮志凌云压及电控后提高其性能的情况,具体说明涡轮惯量、增压压力、点火定时和空燃比与瞬态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车用汽油机涡轮增压技术的新进展,其中包括增压器本身以及DOHC,电控汽油喷射和增压系统等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轿车情报》2005,(7):16
奔驰正在研制结合柴油发动机和汽油机先进技术的一种新型发动机。奔驰负责技术开发的Weber博士称“柴油机和汽油机的部件正在逐步接近,包括燃烧过程、共轨直喷和涡轮增压等。如此发展下去.最终结合两者先进技术的新机种将呈现”。  相似文献   

8.
节能减排是现代乘用车发动机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不懈追求的目标。12年来,大众公司在EAIII系列1.4L汽油机平台的基础上,运用汽油缸内分层直接喷射和增压等现代新技术,开发出了1.4L—FSI自然吸气机型和1.4L—TSI废气涡轮与机械式复合增压机型。2012年,大众公司又应用统一的标准部件实现模块化结构型式.开发出新一代EA211汽油机系列1.4L-TSI涡轮增压直喷式汽油机,大大降低了大批量生产和用户维修保养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涡轮增压器是帮助发动机实现小型化与高功率化的有效装置。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持续不断地研发分别匹配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涡轮增压新技术。日本IHI公司为实现涡轮增压器的小型化,提高车用涡轮增压器性能,改进部件结构和降低成本,着重开展相关基础技术的研发,并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能配装各种车型的新型涡轮增压器。简要介绍IHI公司的涡轮增压技术,指出涡轮增压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CA4GC气门口喷射(PFI)汽油机缸盖和机体的热负荷,并在此基础上对以CA4GC为基础开发的某缸内直喷(GDI)涡轮增压汽油机热负荷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与原PFI汽油机相比,该GDI涡轮增压汽油机热负荷明显增大,且有些部位最高温度超过许用限值.通过仿真优化,确定了在两缸之间采用双水孔冷却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较好地降低该GDI涡轮增压汽油机缸套间的温度.从而解决其热负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增压技术和缩小排量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功率发动机在城市行驶工况中因负荷率太低而使其燃油经济性极差。于是,如何通过转移发动机工况点以求降低发动机的比油耗,成了世界汽车行业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大功率汽油轿车,在不放弃汽车动力性的前提下,通过增压来缩小排量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增压技术在国外轿车汽油机上的应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增压技术和缩小排量策略》一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众所周知,增压技术用于柴油机首先是为了提高升功率,同时也为了解决碳烟和碳氢化合物排放的问题。但是,汽油机增压至今尚属罕见。其原因之一就是增压会给汽油机带来更大的爆震倾向。在少数采用了增压技术的汽油机中,它们的爆震控制比自然吸气式汽油机中更加复杂,而且单单依靠调低增压压力和推迟点火往往还不能完全控制住爆震,以致人们不得不适当降低增压汽油机的压缩比。很自然地把人们的思路带到了可变压缩比电子控制。这是国外目前汽油机的发展方向之一。本刊接下来将介绍国外的可变压缩比电子控制技术。 在柴油机中已广泛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在汽油机中遇到了新问题。首先是涡轮增压器本身固有的低速响应特性比较差的问题,在汽油机中更为突出,因为汽油机采用量调节,它的废气流量跨度范围太大,低速、低负荷时废气流量太低。其次,在汽油机暖机阶段中需要利用废气的热量加热三效催化转化器,而废气涡轮增压器正是从废气中吸取热量的装置,因此对暖机排放控制会产生不利影响。本刊将专门介绍采用涡轮增压器的汽油机如何满足ULEV的排放要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轿车汽油机的技术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轿车汽油机电控、缸内直接喷射、低排放、废气涡轮增压、多气门、可变技术及新材料等方面对国产轿车汽油机的技术现状与最新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解放CA15汽油机的高原功率恢复为基础,对汽油机高原涡轮增压技术的研究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同时介绍了微机技术和电子自动控制技术在涡轮增压汽油机上的应用,并提供了增压汽油发动机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台架试验结果及其在高海拔地区的装车道路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未来汽油机,特别是减小排量的小型化汽油机,将应用增压度更高的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全可变气门机构和缸内均质直接喷射技术。德国Kaiserslautern理工大学和Karlsruher技术研究所合作研究了这些技术组合中的每项措施对发动机目标参数的影响,介绍了这些试验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过去汽油机增压主要是用于高原汽车和竞赛汽车上,近年来许多国家对城市废气污染和噪音公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车用汽油机增压的发展。在我国为了解决高原行车动力不足的问题,对汽油机增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设计、制造以及材料等问题的解决,使增压柴油机达到较高的性能指标,并成功地应用到载重汽车和小客车上。经过国内外的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废气涡轮增压应用在汽油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高原地区解放牌汽车的涡轮增压试验,对车用汽油机涡轮增压的若干重要影响因素,如增压压力、化油器供油量、点火提前角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于良好的油耗特性和柴油机的成功来说,增压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将来,通过增压缩小排量的策略将共同决定轿车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进一步开发。在汽油机中,为了充分发挥缩小排量的潜力,将根据工况采用不同的压缩比。德国FEV发动机技术公司为此推出了一辆示范车:设计、制造并在发动机试验台上试验了一台带曲轴偏心支承的高增压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机,并将  相似文献   

18.
电控可调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一台CA488汽油机改造为电控可调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了电控多点燃气顺序喷射技术、电控高能点火技术、可调喷嘴涡轮增压技术及中冷技术。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可调喷嘴涡轮增压技术可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优化增压器在全工况范围内与发动机的匹配,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增压后天然气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与原汽油机相当,低速转矩特性明显改善,同时发动机使用经济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宝马公司的涡轮增压汽油机已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推出的BMW 2002 Turbo型轿车是世界上第一辆装用涡轮增压汽油机的量产汽车(图1)。1980年搭载3.2L-6缸涡轮增压汽油机的745i轿车成为当时车型型谱中的顶级车型。1983年公司又通过废气涡轮增压使1.5L排量的汽油机的功率高达735kW以上,搭载于一级方程式世界冠军赛车上。但是,当时的涡轮增压汽油机却存在燃油耗高和加速响应性能不良的致命弱点,这是宝马公司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放弃继续开发涡轮增压汽油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奥迪公司将20L—T—FSI分层直接喷射增压汽油机推向市场,这是该公司第一次在直喷式汽油机上应用废气涡轮增压,而最新的1.8L—T—FSI直喷式汽油机是在全新设计的基础发动机上应用了升级版的增压燃油分层直接喷射(T—FSI)燃烧过程。不断创新的T—FSI技术为这种最新的机型提供了更大的低速扭矩和更低的燃油耗,同时新一代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和喷油系统还能满足未来特超低排放汽车(SULEV)废气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