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I2C总线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I^2C总线的优点及时序,描述了用计算机并口实现虚拟I^2C总线的设计,最后强调了软件编写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部分程序。  相似文献   

2.
I2C总线作为高性能的串行传输总线,已在微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中,在EP2C5Q208C8N平台上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通过Moore型有限状态机编程设计了模数转换器件PCF8591T的I2C总线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I2C总线控制器遵循I2C总线接口协议,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AVR单片机与FPGA的总线接口的设计与实现,采用ATmega128微控制器与Ah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芯片EP1C6Q24017进行硬件设计,详细阐述了硬件电路的结构,给出了基于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的接口的设计及其仿真波形.总线接口的设计是为了解决串行数据传输速度慢的问题,方法采用FPGA来实现并行数据的传输.最后结果是设计的Verilog程序符合并行数据传输的要求,并验证了并行数据传输模式远远优越于传统的串行传输模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如何采用Cygnal公司的C8051F040高速单片机作为开放式PLC系统的CPU.通过片内集成的CAN接口与其他CAN总线设备相连.在详细分析梯形图指令的执行过程后.介绍了如何用单片机实现梯形图指令.开放式PLC最大特点就是能通过CAN总线方便地扩展功能模块.特别是用户设计的特殊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行驶记录仪。该系统选择8位高性能片内带CAN控制器的微处理器P87C591和PCA82C250 CAN总线收发器实现到总线的物理接口。该记录仪具有记录数据面广、信息存储容量大、移植扩展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16位单片机INTEL80C196KC与CAN(Contol Area Networks)控制器SJA1000的硬件接口及用于远距离串行通信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16位单片机INTEL80C196KC与CAN(Control Area Networks)控制器SJA1000的硬件接口及用于远距离串行通信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文中主要介绍Visual Basic在实现PC与单片机89C51之间串行通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油库分布式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RS485总线,以PC机为主控机,单片机为分布式从机.在主机与从机的通信接口中采用了TI公司的RS485接口芯片75LBC184,介绍了其原理及接口电路;使用TI公司的精密高速运算放大器TLC4502采集模拟信号并进行放大,给出了设计电路;采用了串行A/D转换器TLC1549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介绍了其原理及转换程序。  相似文献   

10.
在计算机数据采集或工业控制系统设备中,RS232接口是最常用的串行通信标准,有9线或25线连接方式,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三线连接方式,见图l。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可复用IP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AMBA(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总线的8080接口控制IP,讨论了AMBA总线的APB接口及8080接口总线的特点,讨论了基于AMBA总线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的8080接口控制IP的设计,提出了验证方案并对该IP进行了软件和FPGA验证。  相似文献   

12.
在电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串行通信的可靠性变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基本的80C195MC单片机串行通信设计及VisualC++5.0ga v Windows95平台下的PC机串行通信入手,结合串行通信的抗干扰措施,介绍了如何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实现80C196MC单片 PC机的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片上系统(SoC)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片上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采用IP核复用技术可以简化多功能芯片的设计,开发IP核成为当前片上系统的重要设计手段。文中重点描述了lP核的设计技术。并以ⅡC(I^2C)总线控制器IP核为例说明IP软核的设计方法。包括有限状态机的应用.最后通过复用PC和RISC体系结构的8位微控制器的IP核,构建了一个SoC系统,由此来分析和研究复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基于USB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通用串行总线(USB)作为一种崭新的微机总线接口规范,有很多独特的优点.本系统充分利用了通用串行总线的数据传输功能,与带USB接口的PC机连接构成高性能的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不增加硬件成本而提高显示数据的输出速度,在分析现有条形LED显示屏单元板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端口串行Flash存储器的LED显示控制系统,该系统由STC12C5616高速1T单片机和带SPI接口的SST26VF016B串行多端口Flash存储器组成.显示数据输出时,利用单片机的高速同步串行口(SPI)高速时钟,将多端口串行Flash存储器中的显示数据以"存储器直接存取(DMA)"的方式直接输出至超长条形LED显示屏.最后,以4 096×64点阵单色LED显示屏为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显示屏刷新率达到62.5 Hz,验证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业色谱仪测控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以嵌入式单片机ATmega128为MCU实现CAN总线与上位机的通信.介绍了RS485的接口芯片SN75LBC184P,CAN总线、RS485通信协议,重点介绍了CAN-RS485协议转换器的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CAN总线常常被应用于工业现场中,AVR型单片机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内嵌CAN控制器的AVR型单片机AT90CAN128芯片,探讨了该芯片CAN总线的实现方案,并详细的给出了硬件连接框图和主要软件的程序源代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工业现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适用于工业控制的一种CAN总线节点的组成,用TMS320LF2407型DSP和PIC18FXX8系列单片机共同组成CAN总线系统.分别讨论了上述2种芯片中CAN模块的程序设计,并对CAN节点的硬件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用89C52单片机为核心部件构成了一个晶闸管触发电路,有效地消除了晶闸管及其触发电路作为一个环节在控制系统中表现出的非线性。该触发电路可以挂在计算机控制电路的总线上,与主CPU组成主从式双CPU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精度,简化了硬件电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在Windows98平台下,应用VB6.0的Mscommon控件实现PC机与多个Flash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方法.重点介绍了一种类似于单片机之间多机通信的通信方式的发送与接收程序的数据帧格式的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