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影响西南铁路运输的国内、西南两省一市经济发展形势及运输市场变化趋势的分析和预测,指出今后几年西南铁路客货营销面临的困难和难点,提出加强管理、改进服务、优化产品等主动适应市场的客货营销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郝瀛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93,(6):15-17
<正>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旅行速度,前20年提高l2. 7km/h.后2。年提高Q. 2km/ho目前平原地区双线铁路最高速度达1 l Okm /h,最高旅行速度达86km/h。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旅客时间价值观念增强,加之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发展,铁路客运速度巫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客货分线运输成为可能。面对铁路运输逐步客货分线后铁路潜在运能释放的重大契机,改变传统的铁路运输经营理念,优化铁路营销策略,谋求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在发展中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相应的市场份额。运用市场营销理论,依据客流调查,提出客货分线条件下铁路客货运营销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运输长期实行客货共线的模式,繁忙提速干线运力紧张,旅客列车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而造成了旅客列车数量大于货物列车数量的局面,也导致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质量难以提高。随着繁忙铁路干线建设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行,释放既有线的能力来发展货物运输,使限制型运输的状况基本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山区铁路客货营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健全组织、建立机制、扬长避短、优质服务、联合代理、长短兼顾、稳住本地、拓展周边的山区铁路客货营销基本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用资产经营的观点探讨了运输安全与客货营销的关系,从资产经营的任务看它们是一致的,从资产经营的内容看它们有所区别,从资产经营的过程看它们互为条件又互相促进。因此,要合理摆布、共同运作、谐调发展这两项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十五”期间,在铁道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国铁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内涵扩大再生产取得显著成绩,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障,客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运输和多元经营效益大幅度增长,铁路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运输安全保持基本稳定,职工生活明显改善。本期“专稿”栏目特别报道“十五”期间中国铁路取得的显著成绩。由铁道部统计中心供稿。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2004年铁路货运营销工作取得的好成绩,分析了2005年铁路货运营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要求全路货运系统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不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再创铁路货运营销工作新辉煌。 相似文献
14.
铁路客运市场的网络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交通运输市场客流增大,而铁路所占份客相对缩小的新形势以及铁路客运营销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从铁路运输企业和网络营销两个角度分析了铁路运输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网络营销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铁路货运量下滑现状,从现有营销措施出发,分析铁路货运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铁路货运营销观念淡薄,货运组织与市场营销理论脱节,缺乏营销工作的机制保障等问题,结合我国铁路货运发展实际,提出科学规划铁路货运营销发展策略,建立营销生产统一管理机制,确立以利润为主导的经营考核体系,科学制定营销策略和完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功能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乌兰察布市的矿产资源状况,分析造成目前铁路货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行名优精品战略、积极组织货源、整合零散小货场、全面提高货运服务质量等加强铁路货运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铁路货物运输服务体系与营销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服务体系与服务营销体系理论,分析了铁路货运服务体系与铁路货运营销体系,以及铁路货运营销体系中的战略问题,认为铁路货运营销战略,应建立技术资源比较优势、组织资源比较优势的营销战略,以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市场开拓战略。 相似文献
19.
运用价格策略进行铁路货运营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现行货运价格体系中存在的制约铁路货运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运用价格策略调控、指导铁路货运的一些思路,为铁路货运开拓市场,增运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将形成快速客运通道。提供适应社会需求的运输产品,使铁路客运市场供需紧张的局面得到改观,在主要客运通道上,运输能力将不再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主导因素。更新市场营销理念和手段,按客流需求制定列车开行方案,实现客运专线与既有铁路的合理分工与紧密衔接,合理引导旅客选择客运产品,维持平稳的运输秩序,规范信息管理手段,为社会提供安全、经济、快捷的客运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