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熟悉道路状况 在发动机的各个工况中,低速和大负荷是最耗油的。而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车多路挤,经常需要起步停车,使车辆在不经意之间多消耗了不少燃油。因此在每次出行之前,驾驶者应制定一个良好的行车计划,了解所经道路的情况,尽量避免在交通高峰期经过繁忙路段,  相似文献   

2.
熟练的驾驶技术是驾驶节油的前提,而良好的驾驶习惯决定了驾驶节油的效果,因此,熟练掌握驾驶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驾驶人驾驶同一款车,其燃油消耗量会有很大的差别,其原因就在于驾驶习惯的不同。为了达到节省燃油的目的,日常行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使用挡位车辆在同样的道路上以不同的挡位行驶,其燃油消耗量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驾驶人,能够根据不同的路况,合  相似文献   

3.
掌握绿色驾驶技巧不仅利于行车安全,也有益于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以下便是绿色驾驶的操作技巧。正确换挡为节省燃油,行驶时应尽可能使用高速挡行驶,当发动机运转不平稳时再挂入低速挡。驾驶配备自动变速器的轿车加速时,应慢踏加速踏板。换挡时,应做到位置准确,高速挡提前,低速  相似文献   

4.
汽车即使在精心维护与保养之下,技术状况符合节油要求,若驾驶操作不当,也不能收到良好的节油效果。因此,驾驶员应根据道路和交通情况,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以达到节约燃油的目的。一位优秀的驾驶员,会根据道路和交通情况,及时调整好人、车、路三者关系,针对所驾驶的车辆,所处的道路和交通环境条件的变化,经过分析判断对车辆进行正确的驾驶。如:预热发动机和保持其正常的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西部地区以山岭、重丘为主,地势起伏大,垂直小气候明显,一些长大纵坡路段的行车安全成为了交通管理的重点。为了分析雨雾气象对长大纵坡路段的行车影响,在对试验路段进行雨雾气象和交通环境方面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现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驾驶试验,通过采集路段地理信息采集、行车速度、驾驶员脉搏血氧饱和度、车辆三轴加速度等数据,从雨量大小、雾的等级两方面分析得到了其对行车速度、驾驶员心理、驾驶稳定性操作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夏季阴雨天气较多,车辆在行驶途中,容易遭遇积水路段。为了保证平安出行,为了让驾驶更加安全,我们在此归纳了一些涉水行车的操作技巧,仅供大家参考。一、涉水前:仔细观察路面情况行车途中遭遇涉水路段,在路况不明了的情况下,首先应下车探路。仔细观察前车的行驶轨迹,不可盲目涉水。注意检查水的深度、流向和流速,判断水下是否有淤泥、流沙等障碍物。注意观察前车通过的路线和速度,并借此观察积水  相似文献   

7.
重车驾驶就是指车辆装载后的实际行驶。汽车装载后,大大增加了车辆的重量,车辆各部分的技术性能与空车相比都有所变化。而根据不同的道路状况所采取的操作方式也有不同。长途重车驾驶行车前对这些情况提前了解,就能有效提高安全行车系数,预防车辆事故发生。(一)重车驾驶操作要领。①起步:重车起步时,为了动力传递平稳,使车辆顺利起步,在操作离合器过程中,半联动松抬时间(抬起过程)要比空车稍长一些,油门也应适当加大。  相似文献   

8.
驾驶绩效是衡量驾驶员维持正常驾驶能力的重要指标。为研究高速公路平、纵线形指标对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纵向和横向驾驶绩效的影响,利用模拟驾驶实验平台开展了模拟驾驶实验。按照几何线形对实验场景进行路段划分,统计分析了不同线形指标路段单元上车辆速度、车道偏移量等驾驶绩效指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车辆运行速度随着平曲线半径增大而上升;下坡路段车速随着纵坡坡度的增大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小幅度变化;车辆横向偏移量随道路线形指标无明显变化规律,其变化受驾驶经验、车速、线形指标等多因素影响。这一研究可为高速公路人性化道路线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夜间、雨雪天等环境下,司机驾驶时能见度往往大幅降低,从而对行车安全问题造成极大影响。驾驶员在驾驶中主要依靠车前的大灯识别路况,但是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忽略远近光灯的切换,不仅导致驾驶员无法了解前方路况,也会干扰对方车辆对路况的判断。针对汽车驾驶过程中由于光线不足或驾驶员对灯光操作不当等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的远近光灯。该设计选用测距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车辆速度传感器、测线速传感器和颜色识别等传感器,通过信息采集对灯光进行自动控制,可避免驾驶员因主观判断失误和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出现灯光切换问题,从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发生多起因积水产生的交通事故,为了研究高速公路积水路段小客车行车风险,综合考虑车速、驾驶行为和积水路段线形等因素,利用行车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道路模型以及小客车换道轨迹模型.在临界水膜厚度的基础上,结合车辆侧向偏移量和质心侧偏角,提出临界积水路段长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改变道路圆曲线半径、超高、纵坡、车速和驾驶行为,分析了小客车在积水路段的行车风险影响因素,运用M atlab回归分析建立了积水路段小客车行车风险预测模型,对多雨地区高速公路某积水路段进行了行车风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在综合考虑车速、道路圆曲线半径、超高、积水厚度的影响下,能根据积水路段长度判别小客车的行车风险类型和严重性,其中侧滑风险回归模型相关性系数达0.962,侧偏风险回归模型相关性系数达0.753,为针对性提出道路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08,(9):62-64
一、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 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驾驶人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相似文献   

12.
系统的提出了生理负荷在公路线形设计评价中的理论和操作的具体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将道路交通环境进行可视化,然后让驾驶员使用驾驶模拟器在虚拟交通环境中驾驶,通过眼动仪和生理测试仪实时采集驾驶员的注视点、注视持续时间、瞳孔面积、脉搏、皮电、体温、轨迹、速度等生理数据,同时采集车辆的速度和行车轨迹等数据,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找出人、车、路不协调的突变点,认为是事故易发路段,分析其原因并且在设计中加以改进,通过设置循环和判定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凹形竖曲线路段存在的对向车辆灯光引起的眩目问题,提出遮光防眩设施的设置高度优化方案。基于工效学原理,分析驾驶人在坡道路段被对向车辆灯光影响下的驾驶行为,分析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根据道路几何参数和空间位置,提出遮光防眩设施设置高度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凹形竖曲线路段由于遮光设施高度不足,容易造成对向车辆灯光穿越而引发眩目,进而影响行车安全。统一高度的遮光防眩设施在坡道路段无法实现遮光目的,需要根据道路线形优化设置,避免统一高度而造成的夜间行车眩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各地道路改造现象到处可见,如道路加宽、路面铺设沥青或混凝土等,这此施工给驾驶行车带来了一定难度,为确保施工路段行车安全,驾驶员行车中应注意以下7点:  相似文献   

15.
对驾驶模拟技术在道路行车安全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驾驶模拟器进行了分类,并总结了国内外主要代表性科研型驾驶模拟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典型驾驶模拟器的自由度、主要特征和应用领域。以“人-车-路-环境-事故”为主线,从不良驾驶行为特性分析、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道路与交通设计、车辆驾驶环境以及道路行车事故研究5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驾驶模拟技术在国内外道路行车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用展望。在不良驾驶行为特性分析方面,重点研究了运用驾驶行为特性开展分心驾驶行为和疲劳驾驶行为的识别;在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综述了运用驾驶行为开展车辆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安全辅助驾驶控制技术和自动驾驶接管行为的评价研究;在道路与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道路几何和标志标线等的设计评价;在车辆驾驶环境方面,综述了不良气象、路侧景观和交通冲突等驾驶环境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在道路行车事故研究方面,总结了道路行车事故再现和事故影响因素分析等内容。此外,对驾驶模拟技术进行了应用展望,主要包括特殊人群的驾驶行为特性、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测试及验证、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行车安全问题。对未来应对驾驶模拟器的有效性评价、不适性以及二次开发等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文 《商用汽车》2011,(15):112-113
炎炎夏日往往也是道路安全事故频发的季节,在确保车辆进行日常检修保养的同时,高温季节的驾驶也存在着诸多值得驾乘人员注意的地方。例如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带病车"上路行驶;驾驶员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相似文献   

17.
汽车即使在精心维护与保养之下,技术状况符合节油要求,若驾驶操作不当,也不能收到良好的节油效果。因此,驾驶员应根据道路和交通情况,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以达到节约燃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市场朝网联化发展,主机厂可通过网联终端采集到智能辅助驾驶的行车数据,主机厂通过车联网大数据离线计算了解用户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情况,分析智能辅助驾驶在各类路况中的适用性。汽车主机厂在研发阶段做了各路况的实车测试,但未有一套基于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评估方法。为了了解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各类路况中的适用度,需要一套基于用户智能辅助驾驶数据的评估方法。本文基于车联网采集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数据,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的道路适用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徐雨 《汽车杂志》2006,(6):154-155
相对于许多新手来说,在实际道路上驾驶比在驾校时了解的东西多多啦,因为实际道路要远远复杂于驾校,而我国道路由于近年来车辆的高速增长,显得更加复杂,以下几期我们来看看各种路况下需要注意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夜间行车与白天驾驶有很大的不同.有的驾驶员认为夜间道路上行人少、车辆稀,行车时比较安全.实际上夜间行车造成的事故也是屡见不鲜的.究其原因,多数是驾驶员不了解夜间行车的特点所造成的.为了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除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外,还应重点掌握以下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