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35型柴油机为例介绍利用柴油机气缸盖表面振动信号采用Wigner谱分析法诊断气阀漏气故障的研究。阐述了Wigner谱分析的方法,对柴油机排气阀漏气故障进行了模拟试验,分析了实测的柴油机表面振动信号,建立了诊断排气阀漏气故障的判断,为柴油机排气阀气故障的实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二冲程电控柴油机的振动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振动传感器安装方式对一台船用二冲程电控柴油机的缸盖表面、高压油管侧面、高压油泵顶部、机身侧面和增压器端面的加速度振动信号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揭示了二冲程柴油机表面不同的振动特征,也解释了ME型电控柴油机缸内示功图的双峰现象,为船用二冲程电控柴油机的振动诊断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润滑油对于柴油机而言,除了润滑作用外还能减小摩擦表面间的摩擦损失,防止零件磨损,带走运动表面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带走灰尘和金属粉末保持工作表面间的清洁,能减轻振动和噪音以及密封和防腐蚀作用等,所以良好的润滑对柴油机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柴油机技术状况、滑油品质和运转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滑油消耗的途径和影响因素,从润滑油的选择、柴油机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柴油机的维修和装配三个方面探讨了预防柴油机滑油过量消耗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舰船科学技术》2015,(Z1):166-171
简述国内外千瓦级连续激光为能量源的表面淬火、表面熔覆、表面熔凝和表面合金化等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在强化机理、工艺参数、热力学规律、温度场分析仿真、强化缺陷成因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介绍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在典型船用柴油机关键零件制造领域的应用实例;分析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在国内外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分布特征;根据激光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结合船用柴油机关键零件的特点,提出船用柴油机关键零件激光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建议及关键零件制造业激光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策略;以部分关键零件为对象,指出其工作部位激光表面强化技术的应用方法。以期为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在船用柴油机关键零件制造领域的研究深化和应用推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低速柴油机变流量冷却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低速柴油机的输出功率,采用变冷却水流量的方法对气缸套进行冷却可有效控制气缸壁内表面的温度,从而改善低速柴油机的工作性能.研究了实现变流量冷却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水力计算和实验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其结果表明:目前大多数低速柴油机缸套冷却水系统的设计违背了变流量冷却的宗旨;采用合适的节流装置以及合适特性的三通阀可实现变流量冷却;采用等百分比特性的三通阀和合适的节流装置是实现变流量冷却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用柴油机振动状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元 《机电设备》2008,25(3):33-36
通过监测柴油机表面振动信号,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提取柴油机故障的振动特征参数,以此建立相应的神经网络,用于船用柴油机的状态监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试验研究在中速四冲程增压柴油机上进行。文中以柴油机气阀间隙异常的诊断和柴油机负荷状态的识别为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振动信号的特征参数与柴油机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利用神经网络监测柴油机运行状态的变化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船艇》1990,(7)
近十多年来,国外车用增压柴油机正在迅速发展,大型卡车、载重汽车及拖拉机大多采用涡轮增压柴油机,小轿车也趋采用.而在我国,车用增压柴油机的发展尚属初始阶段.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和上海交大动力机械工程系共同承担了国家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项目:“中、小功率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参数的优化设计”,他们历时三年,通力合作,深入地进行了柴油机工作模拟计算:最  相似文献   

8.
吴艳茹 《船舶工程》2014,36(6):34-38
柴油机的传动机构中,较普遍采用齿轮传动,齿轮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传动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基于虚拟仪器柴油机齿轮传动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对齿轮工作状态实时状态监测、时频域分析、诊断,从而有效地分析出齿轮传动中所发生的故障部位、性质、程度、原因等,为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李有观 《航海》2009,(2):26-26
加拿大一家公司生产了一种新型船用柴油机,适用于高速渡船。这种船用柴油机采用大表面轴承、球型铸铁制曲轴箱、镀铬项圈,气缸盖由4个紧固螺栓固定,并有4个带阀座衬套的阀、一个喷嘴,配有起动阀和安全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分析,对604B型柴油机工作过程进行优化,对柴油机功率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11.
党杰 《中国修船》2004,(1):22-23
文章简要叙述了二冲程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采用该系统后在结构形式、柴油机性能、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某船用中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发动机仿真软件AVL-BOOST建立数学模型,完成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对中速柴油机常见故障进行模拟。从数值分析的角度解释故障现象,探索柴油机主要性能参数变化的规律,为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因轴瓦异常磨损导致中速柴油机曲轴轴颈表面出现擦伤、局部硬化及变形,甚至诱发表面微裂纹.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损伤的表层磨掉,本文介绍的处理方法,采用现场回火处理,消除表面硬化层,匀化损伤轴颈的金相组织,消除表面应力,从而大大减少修复轴颈的加工量,保证曲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主轴承和连杆大端轴承要形成良好的油膜,应具有一定的装配间隙,而其间隙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柴油机工作的可靠性。因此,在安装时,要测量装配间隙是否符合安装技术条例;在营运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该间隙是否符合运行技术要求,以便随时掌握轴承的磨损情况,从而确定该轴承的间隙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检查柴油机轴承间隙时,常采用传统的压铅测量法,把主轴承上盖或连杆大端轴承下瓦拆下,表面上放置2~3道软铅丝,然后再把轴瓦装上,拧紧螺钉到(规定的预紧力)一定的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船主柴油机缸头气阀座孔表面出现的腐蚀,基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理论,采用冷焊技术进行修复,能有效减少焊接区域热量输入,抑制过大热应力.焊接修复工作完成后,经过检查表明,焊缝合格,没有出现裂纹,焊缝区冶金熔合良好,缸头未见变形,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与曲轴颈之间的间隙是一个重要的间隙,定期测得该间隙值对确保柴油机正常运转具有一定的意义。中、大型柴油机在中修和小修甚至坞修时,一般都需要测量该间隙,以掌握连杆大端轴承的磨损情况,从而确定该轴承是否进行修换。过去测量中、大型柴油机该间隙的方法,一般都采用拆下连杆下端轴承盖,在轴承表面上放“软铅丝”(电气用保险丝),测量被压过以后的软铅丝厚度即得该间隙值。中、大型柴油机连杆组件重量大,拆装连杆  相似文献   

17.
船用高速柴油机多台增压器相继增压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并建立了某船用V型高速柴油机采用四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台增压器进行相继增压可以明显地改善柴油机低工况性能,有效地扩大柴油机作为船用主机的低工况运行范围.  相似文献   

18.
船舶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机械磨损故障,给船舶柴油机的工作稳定性带来困扰,针对当前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存在的诊断准确率低、机械磨损故障诊断时间复杂度高等缺陷,设计了一种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的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分析当前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的原理,并提取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特征,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确定每一个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特征的权值,并根据RBF神经网络确定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的模式识别模型,最后进行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的验证性测试,分析本文方法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效果。本文方法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率超过了90%,不仅远远高于对比方法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率,而且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效率得到有效的改善,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其输入和输出之间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对应关系。为能准确地对柴油机排放进行预测,采用优化的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理论对柴油机排放与工作负荷、喷油提前角进行建模研究,探索优化柴油机性能的过程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柴油机活塞敲击力引起的机体表面振动,建立了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利用试验方法获取了子系统的模态密度,并估算出不同频带内子系统的等效质量,进而得到子系统的内部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对ZH1110柴油机由活塞敲击引起的机体表面振动进行了计算,得到振动速度响应。通过与试验结果相比较,证明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预测柴油机机体表面振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