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铁企业是国内工业生产耗能大户,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低压饱和蒸汽,往往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大量排放。近几年,部分钢铁企业开始采用低压饱和蒸汽发电,在减少环境污染排放的同时,又有效回收了二次能源,降低钢铁生产能耗,并且节约了大量工质损耗,降低吨钢水耗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的稳定性和优化微过热系统性能参数,探析稳态、动态工况下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响应特性。本文以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为机理模型,采用CFD模拟方法计算了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的稳态分布规律,引入实际微过热蒸汽系统运行参数作为边界条件,开展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性能动态研究,得到过热蒸汽掺混流量、饱和蒸汽掺混流量、微过热蒸汽压力和温度等关键性能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提出微过热蒸汽掺混因子,定量表征微过热蒸汽系统掺混特性及其对蒸汽温度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显示,在微过热蒸汽供汽过程中,饱和蒸汽系统管路压降大于过热蒸汽压降,微过热蒸汽压力不断降低,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掺混流量增大,促使蒸汽掺混因子减小,导致微过热蒸汽温度略有降低。基于微过热供汽性能参数的分析,说明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响应方案满足用汽设备的要求,可用于船舶蒸汽动力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的稳定性和优化微过热系统性能参数,探析稳态、动态工况下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响应特性。本文以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为机理模型,采用 CFD模拟方法计算了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的稳态分布规律,引入实际微过热蒸汽系统运行参数作为边界条件,开展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性能动态研究,得到过热蒸汽掺混流量、饱和蒸汽掺混流量、微过热蒸汽压力和温度等关键性能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提出微过热蒸汽掺混因子,定量表征微过热蒸汽系统掺混特性及其对蒸汽温度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显示,在微过热蒸汽供汽过程中,饱和蒸汽系统管路压降大于过热蒸汽压降,微过热蒸汽压力不断降低,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掺混流量增大,促使蒸汽掺混因子减小,导致微过热蒸汽温度略有降低。基于微过热供汽性能参数的分析,说明船舶微过热蒸汽发生系统供汽响应方案满足用汽设备的要求,可用于船舶蒸汽动力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余永江 《中国水运》2010,(7):114-115
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作为国际先进技术,因其热功转换效率比同等级规模的常规锅炉燃烧方式的蒸汽单循环发电技术高出约15%,代表了高炉煤气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以设计建设一套装机为50MW主燃低热值高炉煤气(BFG)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为例,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主机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探究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传热特性,为海洋核动力平台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提供支撑。[方法]通过搭建的功率比1∶50的试验装置,使用分离热阻法处理试验结果,对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在试验参数范围内,PRHR HX管内主要以分层流或波状流-环状流-波状流流型存在,该管内凝液流动存在由层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管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系数随压力升高而增大;在压力为0.52 MPa时,换热器内蒸汽流速最大值约为6.72 m/s,当压力大于0.52 MPa后,蒸汽流速反而逐渐减小;所提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系数计算关系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其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在±8%以内。[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海洋核动力平台及类似应用对象非能动安全系统PRHR HX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引言从远景来看,必须考虑辅助锅炉的参数在近20年中是如何发展的,并要考虑当前对它所要求的参数范围。有些时候,锅炉能供应约10个巴,每小时能产生10吨的饱和蒸汽已认为是足够的了。因此,采用苏格兰船用锅炉和其他型式的烟管锅炉证明是能满足这些情况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阶梯式广义预测的船用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船用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特点,提出将阶梯式广义预测策略应用于船用饱和蒸汽辅锅炉汽包水位控制。仿真研究表明,该策略的控制效果优于常规的PID控制,它能适应对象参数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朱彬  侯毅男 《江苏船舶》2020,37(2):10-13
根据上海港引航站引航母船的需求,研制一款采用LNG燃气发电机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118 m引航船。首先,介绍该船型的主要技术性能总体布置、主要设备和系统情况;其次,重点分析该船型的设计关键技术,归纳出该船型的设计要点。经实船应用验证,该船型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要求,具有良好的舒适性、耐波性、快速性,解决了引航船设备布置难、自动化程度低、环保绿色理念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日本资源能源厅正在加紧开发煤炭气化-燃料电池复合发电系统,以提高煤炭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量。 该厅发表的材料说,这种复合发电系统的原理是:煤炭在气化炉的高温高压环境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以氢气为主要成分的气体,这一过程可以用来制取燃料电池所需的燃料-氢气。然后,再利用这种高温高压气体推动燃气轮机发电,由此排出的废气经过回收后,再同气化设备产生的蒸汽汇合在一起,驱动蒸汽轮机发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应用于核动力装置的吊装孔在事故工况下的密封性能,搭建一套能够实现蒸汽微泄漏量定量测量的实验装置。[方法]在该装置中,0.66 MPa下的饱和蒸汽被充入加压腔以模拟事故工况,泄漏的蒸汽则通过敷设了保温层的收集腔来收集,并且不会发生冷凝。实时监测收集腔内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变化情况,以推算蒸汽的泄漏率。[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厚度为1.5和3.0 mm核级垫片的吊装孔模型的蒸汽泄漏率分别为13.93和11.91 g/24 h,均能满足低漏设计要求,其中,3.0 mm垫片的密封性能更优。对同种垫片和同样压力下的干空气和蒸汽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的密封系数nd4十分接近,验证了实验装置对蒸汽微泄漏量测量的准确性。[结论]所提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各种密封结构或压力系统,为事故工况下堆舱密封性评估提供了新的测量思路。  相似文献   

11.
《船艇》1989,(3)
由中船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蒸汽蓄热器是一种用来储存蒸汽热能,具有均衡蒸汽负荷作用的节能设备。该设备适用于负荷波动的供汽系统,可使锅炉稳定燃烧,达到保证供汽和节约能源的目的。该设备具有节约能源,增大锅炉瞬间供  相似文献   

12.
船用蒸汽锅炉在机舱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所产生的蒸汽除了供给主机作为工质外,尚供给其他各种蒸汽辅机用。即使在内燃机船上,为了加热燃油、滑油以及在日常生活等方面也需要一些低压的饱和蒸汽,而油船则因加热货油和驱动货油泵、蒸汽甲板机械以及洗舱等需要大量的蒸汽。锅炉作为一压力容器,其安全保护措施和正确的操作规程显得十分重要,一旦操作不慎或保养不良就可能导致爆炸,产生严重事故。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场桥在作业中存在待机空耗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场桥进行双速发电改造的方案,以满足场桥生产终端等必要用电设备的不间断供电。介绍了双速发电装置和该装置节能的原理,并介绍了改装后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蒸汽动力船舶微过热蒸汽系统蒸汽品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进行了针对性的系统优化设计,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FLOWMASTER仿真计算软件,建立了微过热蒸汽系统仿真模型,对微过热蒸汽品质的影响因素开展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微过热蒸汽系统的优化改进方案,并得出优化结果。计算结果表明: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压差、过热蒸汽温度以及微过热蒸汽流量对微过热蒸汽品质有较大影响,目前实船方案会导致微过热蒸汽品质在不同工况下差异较大且在高、低工况下品质较低,提出的根据微过热温度对饱和蒸汽节流阀反馈控制的优化方法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果在离心泵的叶轮入口处由于液流局部速度过大而出现负大气压区,而且该负压区的压力低于被抽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就会产生蒸汽化。流体将汽泡带入高压区并在该区中破裂。汽泡破裂时会产生极高的局部压力峰值,从而有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合适的检测仪器,就可以通  相似文献   

16.
《江苏船舶》2017,(2):28-30
为了加强对造船企业设备的管理,指出了造船企业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造船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然后分析了设备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造船企业设备远程实时监控技术。这些技术可实时监测各种设备的工作参数及运行状态,及时对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报警并处理,保障了生产人员的安全,促进了造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针对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采用模块化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蒸汽发生器非线性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16个控制体,对每个控制体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推导,得到了拥有12个状态变量的数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法对模型进行解算。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动态特性。利用该模型可以分析蒸汽发生器的动态特性,设计蒸汽发生器控制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型入级DNVGL船级社的饱和潜水支持船,分析其饱和潜水设备中央冷却水系统的技术特征和设计要点,相比传统中央冷却水系统,该系统基于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采用全冗余设计,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和系统可靠性,可应对任何可预见的单点故障,从而保障饱和潜水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直流蒸汽发生器数学模型建模难的问题,利用BP神经网络的全局逼近特性,对直流蒸汽发生器非线性特性进行了辨识与建模.该模型应用于核动力系统的仿真,能够快速得到直流蒸汽发生器相关参数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模型精度高,实用性强.该模型为直流蒸汽发生器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机理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采用模块化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蒸汽发生器非线性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16个控制体,对每个控制体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推导,得到了拥有12个状态变量的数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法对模型进行解算.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动态特性.利用该模型可以分析蒸汽发生器的动态特性,设计蒸汽发生器控制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