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引江济淮城市供水工程中采用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结构。针对PCCP的安全检测与评价的相关问题,结合引江济淮(安徽段)供水工程的特点,以某城区供水工程为例,对城市供水工程中PCCP管道的安全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物理力学性能,并得出适合于该工程中PCCP管的测强曲线。  相似文献   

2.
张子闽 《水道港口》2005,26(1):65-66
根据福州可门火电厂一期码头工程地质特点,通过对预应力钢筋砼方桩、后张预应力砼大管桩、先张预应力高强管桩(PHC)和钢管桩各桩型技术经济特点的分析,对码头基桩选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系由普通钢筋混凝土管演变改进而来,当普通钢筋混凝土管承受水压时,其管壁和钢筋虽同时受张力作用,但在钢筋尚未到达极限强度前,混凝土却早就承受不起张力,而裂开漏水。为弥补此缺陷,先将混凝土管外壁缠绕预应力钢丝并施压力,以承担将来承受水压时所产生的张力,籍以提高水管的耐压强度,这就是预应力混凝土管之所以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管耐压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系由普通钢筋混凝土管演变改进而来,当普通钢筋混凝土管承受水压时,其管壁和钢筋虽同时受张力作用,但在钢筋尚未到达极限强度前,混凝土却早就承受不起张力,而裂开漏水。为弥补此缺陷,先将混凝土管外壁缠绕预应力钢丝并施压力,以承担将来承受水压时所产生的张力,籍以提高水管的耐压强度,这就是预应力混凝土管之所以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管耐压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相对匮乏,如何合理利用与调度水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长距离输水渠道已成为一种高效安全的输水方式。然而,冬季长距离输水中,冻胀、冰情等对输水渠道影响较大,因而国内外学者就寒区渠道冻胀破坏和渠道冰期运行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文章通过对有国内外研究学者有关冬季长距离输水渠道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长距离输水渠道方面的科研、设计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组合式预应力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组合式预应力TSC桩)是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为基础形式、桩顶一定范围内混凝土外套钢管并保持全桩等截面的新桩型。该桩型在继承TSC桩优点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造价,工程应用前景良好。在目前该桩型市场投入较小、结构性能有待深入验证的背景下,通过对普通预应力TSC桩和组合式预应力TSC桩分别进行抗弯试验,得到相应的极限弯矩、挠度分布等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组合式预应力TSC桩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偏远的山区里,村民的住处不集中,导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输水管工程建设,加之水资源不足和地形的复杂变化,加剧了输水管道的设计施工的难度,所以山区长距离输水管道的设计尤为关键。作者对山区长距离输水管道设计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希望能给类似的管道设计工程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玻璃钢夹砂管具有质量轻、安装便捷、内壁光滑阻力系数小、耐腐蚀、后期维护成本低等优势,为此被广泛应用于给水、排水管线施工中。文章首先对玻璃钢管的特征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工程实例阐述玻璃钢夹砂管在长距离输水管道中的应用,然后就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距离重力输水管道因输水距离长、地形起伏大,易发生液柱分离而引发弥合水锤。在输水管路中采取合理的水锤防护措施,有利于输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研究了长距离重力输水管道中的水锤计算方法,并以某输水工程为例,采用特征线法对采用多功能水力控制阀、空气阀及超压泄压阀相结合的输水管线末端阀门关闭时产生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管线末端安装多功能水力控制阀,在管线局部高点安装空气阀并联合使用超压泄压阀,可有效地防止管道中的水锤,为类似工程的水锤防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昂额孜片区输水工程的输水方案和管材比选分析,无压管道输水方案与明渠输水和暗涵输水方案相比,具有施工程序少、施工周期短,使用年限长,后期运行管理难度小、检修方便、维护费用低等优势。预制钢筋砼管较其他三种管材有较好的安全性、防腐耐磨性,工程造价低,抗外压能力好、运行问题较少等优势,因此在本工程采用无压管道输水方案,使用预制钢筋砼管作为输水管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北疆某供水工程输水隧洞的设计及施工方法,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小断面长距离隧洞的设计思路及施工方法,对类似工程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二级抽水泵站压力管道自压引流技术用于长距离抽水,压力管道较长,且一级泵站位置较高的二级抽水泵站。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把一级泵站的调节水池建设在较高的位置,同时沿输水管道方向选择远距距离外较低的位置建设二级泵站调节水池,通过长距离自压引水管道将水输送到二级泵站的调节水池中,再建设二级泵站提水到高位水池。通过该技术将二级泵站间长距离的压力管道变为自流管道,可以用价格较低的塑料管道替换昂贵的压力钢管,较大节约工程投资。因塑料管材可采用较大管径,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小,减少水头损失,可以明显降低二级泵站的扬程,减少长期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3.
埋设在地下的输水管道多应用于长距离输水,其结构易受地基沉降影响。本文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利用某实际工程的监测数据,对其所产生的地基沉降值进行预测并分析,从而起到监测预警的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平衡的国家,兴建水利工程是缓解水资源问题的重要举措。而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水资源空间与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尤为显著,做好山东省内水资源调配尤为关键。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难度和追求不断增加,传统混凝土管已无法满足需求,加上时间的推移,现有的很多水利工程中的管道开始老化,出现漏水等现象。PCCP管道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融合了钢管和混凝土管的优势,实用价值更高、适用范围更广,能够在多种长短线水利工程、输水工程、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等多种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要保障PCCP管道安装质量,需要对每一个安装步骤的安装工艺和标准进行严格把控,包括前期运输、管道检查等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船舶中复合材料充液管路的减振特性,首先采用几何尺寸相同的复合材料直管和钢直管进行振动响应对比分析。通过直管的四端阻抗测试,获得2种材料直管的传递矩阵,对比分析复合材料管路与钢管的振动传递损失。然后对2种材料直管进行自由边界下的模态测试,获取管路的阻尼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输水性能和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复合材料管路只是同几何尺寸钢管质量的一半,复合材料管的固有模态频率要低于钢管,模态阻尼系数却远大于钢管。在2500 Hz内复合材料管的横向振动传递损失优于钢管;而轴向传递损失在低频段要劣于钢管,高频段又优于钢管。因此在减振性能上,复合材料管更利于振动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研究成果可为复合材料在船舶充液管路减振降噪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船舶中复合材料充液管路的减振特性,首先采用几何尺寸相同的复合材料直管和钢直管进行振动响应对比分析。通过直管的四端阻抗测试,获得2种材料直管的传递矩阵,对比分析复合材料管路与钢管的振动传递损失。然后对2种材料直管进行自由边界下的模态测试,获取管路的阻尼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输水性能和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复合材料管路只是同几何尺寸钢管质量的一半,复合材料管的固有模态频率要低于钢管,模态阻尼系数却远大于钢管。在2 500 Hz内复合材料管的横向振动传递损失优于钢管;而轴向传递损失在低频段要劣于钢管,高频段又优于钢管。因此在减振性能上,复合材料管更利于振动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研究成果可为复合材料在船舶充液管路减振降噪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距离输水渠道地质条件复杂,部分区段会出现地下水位升高的情况,因此需采取必要的排水设施防止渠道混凝土衬砌由于地下水的扬压力作用被顶起乃至破坏。文章针对新疆某长距离输水渠道纵横向排水设计从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注意事项、质量保证、安全保证等多角度提出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类似输水渠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众多水锤防护设备中,设置空气阀、单向调压塔、气压罐、超压泄压阀以及水泵出口止回阀等设备,是长距离输水管道水泵机组正常停机与事故停机水锤冲击的有效防护措施,其中止回阀作为一种基础防护措施,在长距离输水管线水锤防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重点针对喷嘴式止回阀的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卓杨  邱松  吴锋 《水运工程》2016,(7):141-146
钢混组合桩结合了混凝土管桩造价低和钢管桩抗弯性能好的优点,其上部的抗弯能力与钢管桩相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抗弯能力不足的应用瓶颈,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又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结合工程实例对钢混组合桩的设计方法、可打性以及综合经济成本进行分析,为钢混组合桩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某工程桥梁为项目背景,从工艺特点、施工顺序、施工前期准备等方面阐述了大跨度钢管拱管内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其中重点对进料管、排浆管安装和钢管混凝土灌注进行分析,并提出施工检测和灌注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