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强夯施工中一般认为达到收锤标准后地基不再发生过大的沉降,另外强夯后地基土的变形参数也不易确定,因而强夯地基一般不进行沉降计算.在广东清远北江三桥一级路沉降观测数据整理时,发现夯后的地基仍有较大的沉降.笔者总结了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参数与地基土体的变形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现场地基检测的数据反算了地基土的变形参数,最后通过分层总和法计算了路堤的变形沉降.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能与高速公路实测沉降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物自重和荷载的作用下,土地基产生沉降变形的根本原因是土具有可变形压缩性能,而土的压缩性大小及其特征是计算地基沉降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就关于水工建筑物地基沉降计算的理论根据和常用方法及预防措施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3.
察尔汗地区复合地基加固盐渍土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和平板荷载试验,就砾石桩、强夯、强夯置换和冲击碾压4种方法对盐湖区察格高速公路盐渍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从桩体密实度、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桩土应力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强务置换墩的密实度低于砾石桩;②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最好,冲击碾压法效果最差,承载力两者相差166.9%;③夯击能是后3种加固工艺中决定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关系着加固后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数值;④砾石桩桩土应力比约为3.36,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墩土应力比为2.05,砾石桩和强夯置换均可有效降低盐渍土天然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4.
在建筑物自重和荷载的作用下 ,土地基产生沉降变形的根本原因是土具有可变形的压缩性能 ,而土的压缩性大小及其特征是计算地基沉降的一个重要参数 ,就关于水工建筑物地基沉降计算的理论和常用方法及预防措施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5.
由绵阳南郊机场总公司、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我校共同完成的四川省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强夯法控制高填方地基不均匀沉降机理研究已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鉴定。课题组根据绵阳南郊机场飞行场地高填方地基的特殊性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强夯技术文献的基础上 ,对强夯的加固原理、适用范围、大能级强夯技术、强夯法控制高填方地基不均匀沉降机理以及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试验与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得出了以下结果 :1 .提出了山区卵砾石土高填方地基强夯加固的技术参数 ,及用沉降量控制强夯能级和总夯击能的地基处理方法 ,用 …  相似文献   

6.
桩体与地基土通过变形协调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是复合地基的一个基本特征。通常将桩顶的平均应力与桩间土的平均应力的比值叫做桩土应力比。它是反映桩体和桩间土协同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也是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的重要参数。复合地基常被用来加固软弱土地基,但由于复合地基的  相似文献   

7.
强夯处理高填方的现场试验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重庆江北嘉陵江防洪护岸工程高填方的强夯加固现场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强夯处理高填方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高填方经过强夯处理后,土体发生了较大的沉降变形,密实度和承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填方强夯加固处理进行数值分析是可行的,能够模拟高填方地基土在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8.
介绍重庆江北嘉陵江防洪护岸工程高填方的强夯加固现场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强夯处理高填方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高填方经过强夯处理后,土体发生了较大的沉降变形,密实度和承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填方强夯加固处理进行数值分析是可行的,能够模拟高填方地基土在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9.
桩体与地基土通过变形协调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是复合地基的一个基本特征。通常将桩顶的平均应力与桩间土的平均应力的比值叫做桩土应力比。它是反映桩体和桩间土协同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也是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的重要参数。复合地基常被用来加固软弱土地基,但由于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复杂,涉及到多种介质、多个界面、多种变形的协调问题,在设计时桩土应力比的选择一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强夯法加固粘性土地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浦东国际机场天然地面以下压缩量较大、承载力较低的粘性土,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介绍了强夯法的施工参数现场试验情况,并通过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情况、地基反应模量的检测值以及强夯前后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土工试验结果,对强夯的效果进行分析评判。  相似文献   

11.
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沉降是导致铁路工程建筑物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灰土挤密桩通过在地基中的挤土效应、灰土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水稳性,桩体和挤密土组成复合地基.通过介绍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机理和一路基工程具体实例,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探求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中应力变形分布特征,得出的一些结论,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道路施工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地基,不能满足设计的条件,因此需要适当的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办法众多,但是强夯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专门针对砂质土、湿陷性黄土、碎石土、黏性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以及杂填土等地基问题,能够有效地控制地基的沉降程度以及减少差异沉降量。选取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徐州段路基工程进行强夯法的应用探讨。具体阐述了强夯法的定义和作用、工程概况、施工工艺以及检测项目等。  相似文献   

13.
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是基础沉降计算中的关键参数,二者的纯理论换算关系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很多学者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建立了一个土体单元受力模型,推导出一个压缩模量与变形模量的关系式。最后,通过和已有研究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了该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钻孔桩压力注浆法处理后的桩底地基强度与变形,依然遵循库伦方程与莫尔强度理论,但注浆时设计压力没有必要控制在桩底地基土的临塑荷重及极限荷重之间。桩底地基的沉降变形可按H&;#183;A&;#183;崔托维奇的地基最终沉降量的等值层法进行计算,应力分布采用上大下小的梯形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碎石含量及其分布对强夯地基承载力和差异沉降的影响规律,采用平板荷载试验,对3种不同碎石含量强夯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碎石土强夯地基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平均承载力均超过250 kPa;随碎石含量增加和分布不均匀性增强,地基承载力的不均匀性增强,差异沉降增大;对于碎石含量较高且分布不均的强夯地基,当荷载接近或达到地基承载力以后,将出现更大的差异沉降;对于重庆市开县某强夯地基,不同碎石含量可导致强夯地基的差异沉降量相差3~4倍.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强夯处理地基的效果,针对强夯控制高填方地基不均匀沉降机理研究不足的现状,基于某工程采用强夯与分层碾压对高填方地基进行处理的结果,对强夯结合碾压控制高填方沉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强夯结合碾压可以提高高填方地基的各项力学指标,大大缩短达到最终控制沉降量的时间,适用于处理粘性砂土高填方地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地基土中的初始应力场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经验公式法确定地基土竖向累积塑性应变计算模型,利用分层总和法确定地表的沉降变形。针对沿海某城市道路工程的计算结果表明,随道路开放交通时间的增加,地基表面沉降逐渐增大。同时,地基表面沉降速率逐渐减小。道路运营1~2年后,地基附加沉降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结合连徐高速公路徐州段可液化砂土地基的处理,对可液化砂土地基的特征、危害性、处理原则及加固机理进行分析,对强夯法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方法进行阐述,最后通过沉降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和评价,对强夯法处理高速公路可液化砂土地基的设计与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振冲碎石桩在加固软弱杂填土地基中的应用,阐述了软弱杂填土地基设计与施工的方法。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振冲碎石桩既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又减少了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差异沉降所产生的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强夯法是一种快速、有效且经济的地基加固处理方式。首先从强夯法的优点、加固机理方面对强夯法做了介绍,然后从路基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流程、加固前后的路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沉降监测数据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强夯法在陕西某高速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认为:按平均夯沉量大于50 cm,每个夯点最后两击的平均贯入度小于5.0 cm进行强夯质量控制是可行的。经过强夯处理后,地基土的承载力显著提高,地基沉降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