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汽车起重机双前桥转向系统的仿真研究,利用MSCADAMS软件对该转向梯形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对其转向性能进行了优化;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转向机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汽车转向机构的非线性运动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由梯形机构和麦弗逊独立悬架构成的汽车转向机构建立起非线性的空间机构运动学模型,此模型具有转向输入我有,左转向轮的跳动和右转向轮的跳动3个输入自由度,能全面地反映转向机构的运动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4.
5.
运用ADAMS/Car建立了带转向系统的某大型客车双横臂悬架系统刚柔耦合模型,并进行了悬架运动学仿真,分析并评价了悬架在运动过程中主要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多刚体模型和刚柔模型的仿真分析结果,证明刚柔耦合模型更加准确.针对悬架出现的问题,利用ADAMS/insight对悬架某些不合理的参数进行... 相似文献
6.
7.
8.
汽车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由梯形机构和麦弗逊独立悬架构成的汽车转向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所用模型是非线性的空间机构运动学模型,具有转向输入角、左转向轮的跳动和右转向轮的跳动三个输入自由度,在优化设计中计入两个权系数,分别考虑不同转向输入带来的误差的影响不同,以及认为转向不足和过度转向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汽车驾驶模拟训练器转向机构设计存在的总是。介绍了本人设计的一种较为真空模拟实车操纵感觉的新型模拟转向器。经在新研制的QLJS-1,QJS-11型汽车驾驶模拟训练器上使用,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方便地分析装载机工作装置性能设计的好坏,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中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刚柔耦合仿真模型和性能分析所需要的测量函数。分别对其平移性、自动放平性、连杆机构的动力性、举升机构的举升性、卸料性以及传动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机构的性能优劣进行了判断。仿真结果与实际工作情况基本一致,建模及分析方法对其他类似机构的仿真研究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转向梯形结构,文章根据阿克曼原理,在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中,建立了以外侧车轮的实际与理论转角的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数学模型。应用MATLAB软件编程仿真分析了转向梯形底角和梯形臂长度对目标函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梯形底角对转向性能的影响,比转向梯形臂的长度对转向性能的影响显著。通过实例介绍了一种没有加入权重函数,而是根据计算数据和图形曲线,直接找到汽车常用转角范围的最优解的设计方法。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完成了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该方法对如何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尽量减小梯形底角的各种误差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挂车轮转向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挂车转向装置分为轴转向和轮转向两种形式,由于轮转向两种形式。由于轮转向装置转向角度小,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一般较少应用。便全挂车采用轮转向装置可降低车厢地板高度,且其机动性较轴转向全挂列车好,推导了轮转向传动连杆机构的解析关系式及优化设计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给出了相应算例。 相似文献
14.
车辆动力转向系统非线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通过伺服阀控制压力油的方向和流量,把转向盘输入的转角信号转变为车轮的偏转角度输出。在车轮偏转过程中,影响车轮偏转的力主要是地面摩擦力和轮胎的弹性变形力,因而动力转向系统所受干扰力的基本特性是非线性的,文中结合液压系统理论和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软件,计算并仿真了在非线性干扰力作用下的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刚柔耦合多体车辆操纵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基于ADAMS软件平台的整车刚柔耦合多体系统操纵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并分别对多刚体模型和刚柔耦合多体模型进行了“转向盘脉冲输入”、“ISO移线”仿真,分析了构件的柔性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重型设备运载车转向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型设备运载车的转向机构型式和5种转向模式,要实现这5种转向模式,必须将轮轴设计成机械上相互独立的形式,独立和多轮转向机构只能采用电传操纵方式。文中分析了其电传动力转向系统的要求和特征,对其驱动连杆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良好的设计结果,为该车转向系统的控制与操作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整体式转向梯形设计过程中考虑轮胎侧偏的影响,采用了百分比阿克曼校正率对阿克曼转角关系进行了修正。设计过程中使用了MATLAB数学工具箱以及空间运动分析的方法分析转向梯形的空间运动规律,并且考虑四轮定位参数对转角关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考虑轮胎侧偏影响设计的转向梯形与现有车型的转向梯形参数比较接近,同时通过灵敏度分析发现,梯形参数中的梯形底角对车轮转角关系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用神经网络仿真驾驶员转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车-环境综合系统中,由于驾驶员操作因素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政难以建立精确模型。通过使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对驾驶员的转向操作进行了模拟和仿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更加精确定量地分析驾驶员的转向操作特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