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检修汽车电器时,不仅要懂得汽车电器的工作原理,而且还要掌握检修的基本方法,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故障点或损坏的器件。只有熟练地掌握检修汽车电器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才可大大提高检修速度,少走弯路。下面简单介绍汽车电系故障的简易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检修汽车电器时,不仅要懂得汽车电器的工作原理,还要掌握检修的基本方法,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故障点或损坏的器件。只有熟练地掌握检修汽车电器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才可大大提高检修速度,少走弯路。下面简单介绍汽车电系故障的简易诊断方法。1.直观诊断法直观诊断法是检修汽车电器的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它不用  相似文献   

3.
邱志雷 《驾驶园》2011,(11):56-57
检修汽车电器时,不仅要懂得汽车电器的工作原理,还要掌握检修的基本方法,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故障点或损坏的器件。只有熟练地掌握检修汽车电器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才可大大提高检修速度,少走弯路。下面简单介绍汽车电系故障的简易诊断方法。1.直观诊断法直观诊断法是检修汽车电器的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它不用  相似文献   

4.
代洪 《天津汽车》2005,(1):39-40
检测汽车电器时,不仅要懂得汽车电器各电路的工作原理,而且还要掌握检修的基本方法,这样就能迅速准确地找出故障点或损坏的器件。只有熟练地掌握检修汽车电器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才可以大幅提高检修速度,少走弯路。下面介绍检修汽车电器故障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汽车电系的故障多是由于电气系统中的某些元件烧毁或线路出现断路、短路和接触不良所引起的。因此行车中迅速查出断路、短路、接触不良是诊断电系故障的关键。常用的简易诊断方法有:  相似文献   

6.
就整个汽车电系来说,其故障的表现形式很多,在故障检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恰当、合理的诊断方法。只要把握了规律,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所在。下面介绍日本汽车电系故障检修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维护修理汽车电器时,经常发现汽车的各种指示仪表读数异常,不知怎么下手检查才好,下面推荐几种简易检查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汽车电路及电器出现的故障也愈显复杂。发生故障后.选用合适的诊断方法成为能否顺利排除故障的关键.检修汽车电系故障的方法较多.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汽车电系故障的常用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何端祥 《汽车驾驶员》2003,(8):19-19,24
对汽车电器故障的诊断,我们经常采用以下10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正>直观诊断法就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汽车故障现象进行看、问、听、试等,了解和掌握故障现象及特点,通过人的大脑进行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诊断方法。直观诊断也称经验诊断或人工诊断,在对传统发动机故障进行的诊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  相似文献   

12.
13.
解放牌CA141型汽车电气系统的疑难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解放牌CA141型汽车交流发电机不发电、晶体电压调节器损坏、电源指示灯不亮或启动机不工作、前照灯与制动灯同时点亮、转向灯与前照灯同时点亮等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型汽车特别是高级轿车在我国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车电子化程度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ABS系统是在制动时可防止车轮完全抱死且制动效果优于普通制动系统的刹车装置。它主要由电子控制器即ABS电脑、车轮速度传感器和执行器(即压力调节器)三部分组成。工作时,车轮速度传感器对车轮速度进行监测,并将信号传递给ABS电脑,ABS电脑接收车轮速度传感器传来的信号,经测量比较,放大分析,判别处理后,向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调节器收到指令后对制动力进行调节,使制动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5.
单纯从电系本身的因素去寻找排除电系故障的方法,而忽视与其相关的非电系故障因素,有时是很难找到故障根源的。这是因为汽车电系的故障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仅就非电系故障因素所引发的故障及排除方法作简要叙述。1温度引发的故障高温容易引发的电系故障夏季气温高是金属最  相似文献   

16.
汽车电路普遍采用负极搭铁,单线制。通常蓄电池负极与车架之间、发动机与车架之间,分别由一段电缆线相连,这段电缆线就是俗称的搭铁线。因搭铁问题造成的车辆故障可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或搭铁连接处跳火、发热,甚至烧毁线束。搭铁线虽小,可是它在汽车电路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搭铁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电器的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