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福特开发多项汽车智能安全技术,它包括:行人探测系统,可实施自动刹车;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提升夜间行车安全;智能限速系统,通过减少发动机喷油量降低车速;驾驶辅助安全系统,避免碰撞;智能安全帽,防止司机打瞌睡。  相似文献   

2.
《汽车实用技术》2003,(7):61-61
澳大利亚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装在汽车仪表板上的监视系统,它能利用目光跟踪技术判断司机是否正在注意路况,在司机分神或将要打瞌睡时及时发出提醒。  相似文献   

3.
《驾驶园》2015,(11)
<正>驾车打瞌睡﹐是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导致的意外死亡也一直在增加。疲劳驾驶是个比较难追踪的问题﹐醉酒驾驶可以用「吹波器」(breathalyzer)来测量司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但是疲劳则没有那样容易量度。很多公司都试图研发这方面的产品﹐例如有一种叫做「Advicy Drive」的手带﹐内置心跳测量器以计算出司机的专注程度﹐并以警号提醒打瞌睡的司机﹐但是因为研发成本过高﹐未能制成产品上市﹐现在期望能  相似文献   

4.
<正>夜间行车中,驾驶员疲劳感加剧、视力下降明显,注意力容易分散,对速度和距离难以准确判断,经常因打瞌睡或车速过快而发生追尾、冲出车道、碰撞护栏和中央隔离带等交通事故。为防止夜间行车发生事故,驾驶员应正确把握6个要点。  相似文献   

5.
董力军 《驾驶园》2011,(11):82-83
据交警部门统计,近来因倒车不当导致事故频发。9月5日,在浙江省鄞县大道俞家村附近,有15年驾龄的司机马先生在倒车时,把后面的居民墙磕了个大洞。据驾驶员介绍,由于刚买了新车,反光镜的新位置一下子不适应,中午有点打瞌睡犯迷糊,所以没控制好距离。当交警问他,为什么不回头看着倒车时,马先生不解地说:“我历来是看倒车镜倒车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汽车司机开车时放松警惕性避免由于头脑不清醒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有关部门建议司机每两次出车之间要间隔10-20分钟,要多喝些水,上路前要好好休息。 有关部门指出,颈部和肩部疼痛,经常想改换姿势,眼睛刺痒,需要按摩颈背,头昏脑胀……这些都是应当引起司机警惕的疲劳征兆。 有关资料显示,大部分车祸是在夜里零点至6点和白天13点至16点,行车时由于司机昏昏欲睡造成的,还有一些情况也很容易使司机麻痹大意。  相似文献   

7.
日本1989年第10期《自动车工业》月刊报道,日产柴油机公司不久前宣布,鉴于近年来在高速公路上,由于汽车驾驶人员打瞌睡或不注意前方等原因,曾多次发生追尾撞车重大事故。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该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关东精机公司、明星电气公司共同开发研制出用激光电波探测的“追尾撞车警报装置”。  相似文献   

8.
冬季已经来临,为防止汽车的冷却系结冰而冻坏汽车缸体及其它部件,汽车开始使用防冻液。但由于缺乏有关防冻液的使用知识,许多司机都认为防冻液加的越浓越好,甚至有些司机为他的汽车加入100%纯防冻液,认为只有这样,防冻效果才可靠。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目前我国市场上销  相似文献   

9.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8月31日表示,它们目前正在研制一种防止酒后驾驶的装置,一旦检测到司机身体里的酒精含量较高,该装置就会自动锁住汽车的发动机。公司在—份声明中介绍说,这个系统包括一个微型酒精浓度测定器和一个数码相机,用于检测酒精含量并拍下司机的脸部以确定身份。  相似文献   

10.
正OPDS(Occupant Posture Detection System)坐姿位置传感系统又称乘员位置感知系统(OPDS),是汽车安全领域的一项新技术。OPDS实际上是一种智能的安全气囊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侧气囊在引爆时伤害到乘员(尤其是儿童)。通过座椅内部的传感器,可判断座椅上的乘客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如果探测到座椅上的小孩在打瞌睡会侧头时,系统会自动关  相似文献   

11.
读者E-mail     
如何在调整公路上安全行驶1.准备工作在高速公路,汽车必须保持足够快的速度,所以在上路前应及时进行安全检查,避免突发故障产生2.保持活力让自己保持良好状态在高速行驶中,你必须有同样快速的反应能力。3.休息时间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驾驶者信息刺激量减少造成防范意识下降,产生高速催眠现象,这是相当危险的。防止打瞌睡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服务区或驶出高速公路休息,以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12.
黄成  莫非 《驾驶园》2009,(11):112-112
有7种简易方法可以帮助司机朋友减少长时间驾驶引起的视觉疲劳。 一是洗目:经常以热水、热毛巾或蒸气等熏浴双眼,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防止眼睛患病。  相似文献   

13.
雨天,由于司机视野变差,再加上路面溜滑,比晴天时容易诱发交通事故。为了防止和减少雨天发生交通事故,了解雨天的交通事故是怎样发生的、探讨雨天特有的交通事故类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新型车用变速箱主副箱互锁系统,该系统打破传统设计思路,利用副箱气缸的往复运动实现互锁机构的控制。结构简单,加装方便,成本可控,对于提高变后副箱同步器寿命,防止司机误操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雅坤  苏畅 《世界汽车》2009,(7):128-129
俗话说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每到夏季很多人都会感觉容易疲劳打瞌睡。对于驾驶员来说,“夏打盹”会使其处理紧急情况的应变力和反应力下降,从而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那么如何才能减少开车打瞌睡的现象?怎样缓解夏季开车的疲劳感?《世界汽车》编辑为您献上几条妙招。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夏邑县交警大队在开展春季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驾驶员的作用,组织十佳司机深入客运公司、公交公司和出租公司等一线单位,向广大司机传经送宝。交警大队将司机分为非营运司机和营运司机两种。营运司机具体包括为客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和货车司机三类。非营运司机分为单位用车司机和家庭自用车司机两类。每年从这些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4,(7)
<正>5月14日下午,在X308弶富线发生一起驾驶员驾车途中打瞌睡,导致车辆侧翻的单方交通事故。当日下午2时许,江苏省东台市新街镇邱墩村徐某驾驶苏J9Z808小型普通客车沿X308弶富线由西向东行驶至唐洋鼓劲大桥西侧时,因长时间开车,身体疲劳,边开车边打瞌睡,迷迷糊糊,操作失控,导致车辆侧翻在路面,驾驶员受伤。  相似文献   

18.
博世A1978年6月开始批量生产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自此之后,ABS成为所有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发展基础。该系统能够防止车轮抱死,使车辆即使在全力制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稳定,司机并得以采取避让动作,防止事故的发生。凭借其电子控制技术,博世的ABS成为首个应用在车辆上最有效,最可靠的安全解决方案。在ABS的功能基础上,博世相继在1986年开发了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相似文献   

19.
日本开发出新安全行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用汽车》2004,(1):13-13
针对开车打瞌睡而易酿成事故的情况,日本庆应大学教授中岛真人开发出一种安全行驶系统,它可以监测车间距离.提醒驾驶者别打瞌睡。该系统只需在汽车某处安装一数码相机.用以捕捉前方画面,然后通过计算机分析画面的大小.判断汽车问的距离。该系统还可以通过行车速度算出两车应保持多远距离,如果太近,系统就会发出警告,提醒驾驶  相似文献   

20.
肖姗 《驾驶园》2005,(7):27
疲劳驾驶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一大原因.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开车打瞌睡占交通事故原因的25%,占交通事故死亡率的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