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趋势出发,阐述在线网运营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的要求,探讨城轨云架构作为基础平台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云平台、网络安全、数据共享以及智能运维4个主要构成模块的功能与要求;重点探讨云平台作为城轨云架构的关键技术,其功能要求与技术选择将直接影响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应重点关注云平台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展能力,以统一服务“线网全业务、城轨多制式”为目标,构建一个开放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轨云网络安全问题,对城轨云网络架构、业务承载和安全风险进行梳理分析,从城轨云网络安全 技术和网络安全运维两个体系进行研究和设计,将云平台及应用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提出 城轨云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建设思路和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城轨云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可以在面对多 层面网络可疑攻击事件时,确保城轨云具备相适应的防护能力,限制恶意或意外破坏的行为,并最大限度地提高 快速识别潜在安全漏洞的能力,减少城轨行业的经济损失和生产活动的信息泄露。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列车智能化的现状以及智能列车与智慧城轨关键子系统间的密切关系,探索了智能列车实现信息共享技术路线.展望了集约型的新一代控制技术、时间敏感网络等支持未来智能列车发展的前沿技术.通过打通各关键子系统间的信息孤岛,推动城轨列车智能化的提升以及智慧城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轨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开发周期长及应用质量不高的问题,文章从需求和现有技术水平角度对智能运维系统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以业务模块为主线,采用中台、微服务架构和MVC开发模式建立智能运维系统的功能框架,即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协议和规范,实现数据管理、业务模块和可视化功能的解耦,多专业团队基于开放的系统架构可实现模块的快速协同开发,有效解决开发效率和应用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城轨嵌入式软件的测试效率,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城轨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指出城轨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的难点,给出相应的自动化测试策略;阐述自动化测试框架的主要功能与架构,并给出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测试平台实现及测试流程;通过该框架的使用实例和测试效果,表明该框架具备良好的通用性、扩展性和实时性,适用于城轨嵌入式软件的自动化测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轨云信息化技术和全自动运行技术的发展,全自动运行系统承载于云平台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是国内首条基于城轨云的全自动运行线路.重点介绍了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全自动运行系统的5大专业(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站台门、车辆)基于城轨云平台的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城市轨道交通由单线运营向网络化运营模式转 变,在新业务模式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与大数据平台,实施互联网战略,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可有效实现 业务管理的标准化,提高运营生产及管理效率,提升运营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以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为指引, 针对当前城轨云与大数据建设、运营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设施自主可控、数据融合共享、运营安全高效等痛点问题, 深入开展城轨云与大数据云网安全体系、运维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自主可控的城轨云与大数据 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应用,驱动着全球各行各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国内外重载技术的发展趋势表明智能化将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重载铁路是一个跨多种运输方式、联动紧密、连续性强、协同性高的复杂系统,在持续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增强客户服务等方面面临着极大挑战。文章结合国外重载铁路信息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形势,基于对重载铁路业务特点和需求的分析,提出了智能重载铁路的内涵及总体架构,给出了典型业务应用的构成。通过介绍浩吉铁路的智能化典型系统的实施应用,证明了总体架构研究成果对重载铁路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城轨交通监控系统的特点和车站设备监控系统架构,运用智能故障诊断方法为车站设备维护、检修提供决策依据。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及各种算法的利弊,基于MATLAB神经网络的使用方法,最后讨论了智能诊断系统的结构及诊断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铁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及其客运量的增长,构建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开展智慧地铁的总体规划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首先从交通强国和智慧城轨发展的背景出发,论述发展智慧地铁的必要性,接着叙述长沙智慧地铁规划目标与总体规划方案,然后立足建设管理、运营维护管理、企业管理、经营管理 4 大业务,聚焦智能车站管控客服、智能运输组织、智能列车运行、智能运维系统、智能技术装备、智能能源系统、智能基础设施管理、智慧网络管理,具体部署智慧应用的落地实施,并分别从平台建设和上述 8 个体系的方面阐述长沙特色智慧地铁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总体总包管理效能,解决各单位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问题,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总体总包管理模式、管理特点及管理重点入手,利用数据库设计思想和软件开发技术,完成总体总包管理系统的设计,并根据应用后的反馈信息不断优化、完善系统。系统在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有效提高信息共享和设计总体总包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运维难度大、人工维修经验局限、智能运维水平低等问题,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设计一种融合车辆、工务、供电、通信、信号与车站设施设备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智能运维平台。从业务需求出发,对平台技术架构、主要功能、关键技术进行设计和阐述,实现实时监测、资产管理、智能运维及智能决策等功能,对提升运维管理水平和数字化保障能力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交通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体系,从信息化规划总体思路、数字化流程的业务架构、基于云的技术架构方面进行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设计和详细阐述,提出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点,为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云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总体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入骨干光缆网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作为控制中心与各条线路连通质量管理的手段。介绍深圳轨道交通骨干光缆网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方案和管理要求。系统对出现的故障能够快速准确定位,提高维护抢修效率,免除了人工现场测试的繁琐,极大地节约了人力与财力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世界轨道交通》2020,(2):33-37
2019年是轨道交通运营的大年,也是目前城市增加最多,开通线路也最多的一年。新增城市7座,为温州、济南、兰州、常州、徐州、澳门、呼和浩特。2019年12月29日,随着呼和浩特1号线开通,我国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43座(不含有轨电车、市域(郊)铁路)。从省份来看,江苏省跃升为轨道交通运营第一大省,5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超越广东省的4座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监控以人工高强度观察为主、智能化程度较低、检测数据维度单一的问题,结合智能视频监控、移动终端探测、多元数据融合等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式客流信息智能检测系统。从客运业务与新技术融合的角度对系统的总体架构、逻辑架构、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阐述,明确系统构建思路,实现客流基础信息智能采集、异常事件识别、演变态势分析等功能,对提升客流主动安全保障能力和客运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天津一号线东延新造车辆,从实际工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一种涵盖车辆运行和检修维护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智能运维系统.该系统通过车载网络和地面网络,将列车相关数据等信息发送到地面,实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实时故障分类、统计和评估.提高了车辆自诊断及维修智能化水平,更便于建立车辆维修信息化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枫 《铁道学报》2000,22(Z1):36-40
首先阐述城市轨道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的要素构成、基本功能、狭义与广义环境、层次结构等,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地位与作用,指出它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对城市土地的利用和城市形态的演化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其次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交通特性、经济特性与社会特性等,这些特性(特别是经济特性和社会特性)决定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管理体制与其经营管理的特殊性;最后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产品概念及其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初步分析其管理体制与经营管理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石家庄市地铁3号线的车辆选型过程为例,对轨道交通车辆选型方法进行探讨,为其他城市的地铁车辆选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复杂性越来越高,OD间乘客出行路径更加多样化。但是,由于路网中各条线路在换乘站之间的衔接性不太完善,经常会发生乘客无法经换乘抵达目的地或者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两种类型的可达性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此进行了网络可达性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实现,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可达性算法和系统的投入运营将对提高轨道交通出行效率、出行的便捷性和准确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