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技术在铁路运输指挥、生产作业、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成为铁路安全生产、提高效率、强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实现视频监控系统软硬件资源整合、视频资源的统一应用管理越来越重要。重点论述铁路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架构、视频接入云节点逻辑架构、视频节点间网络架构、云节点关键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要求等,为铁路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昊 《中国铁路》2023,(2):113-119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在我国高速铁路运输指挥、生产作业、运营管理、治安维护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已成为铁路安全生产、提高效率、加强管理的关键科技保障。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相关技术规范也在不断完善及优化。介绍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的发展演变过程,对Q/CR 575—2017和Q/CR 575—2022两版技术规范进行比较,重点论述新版本在系统架构、功能、性能、接口、设备、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视频监控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视频监控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技术发展、标准化历程以及既有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情况,从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一系列管理办法出台和标准制定及系统结构、主要采用的技术、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说明了视频监控技术必将在铁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同时指出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我国铁路视频监控技术已经在铁路运输指挥、生产作业、公安保卫等领域广泛运用,并逐渐成为保障铁路安全生产、提高效率、强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由各个业务部门分别进行建设,在建设标准、技术体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应用及高效运维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发挥《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标准在铁路建设、运用中的指导作用,结合国标、新技术发展情况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在标准修订过程中,以“技术更先进、功能更丰富、互联更规范、管理更便捷、系统更安全”为修订目标,重点完善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功能,丰富视频监控系统的互联协议,增加系统性能要求,更新设备技术指标。从标准修订背景、标准修订目标、新标准主要特色、功能性能修订意义等方面,详细阐述《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尹鹏  李双良 《中国铁路》2022,(3):139-143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是保证铁路车站及沿线运营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现状,以及分组传送网(PTN)的技术优势,得出采用PTN搭建视频监控系统网络传输通道的可行性。分别针对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阐述视频监控系统搭建网络传输通道的PTN技术方案。该方案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灵活等特点,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在事故发生时进行事件追溯,高清化是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必然的发展趋势,而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将对目前的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在网络、存储、服务器处理能力等各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采用视频流组播方式及视频分析技术,得出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防范应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测系统私接行为,及时定位私接设备,需要着重分析私接设备违法过程,查找合法设备被入侵沦陷原因,从而应对非法接入行为,提高网络运行安全。通过分析铁路内外网络安全事件,总结网络非法设备异常访问及异常路径的特点,提出非法身份私接定位追踪以及网络异常流量追踪安全预警的方法。为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安全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性能,充分发挥海量视频资源的作用,提升运营维护管理效率,促进视频共建共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重点论述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原理、关键技术与工程实例,将目前分散的、自成系统的各类专用视频统一管理,有利于资源集中管理及共享;通过将接入节点集中部署在机房条件和维护条件较好的车站,有利于提升运营维护效率;采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可提高系统容错纠错能力,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降低资源占用,有利于节约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现状的分析,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体化安全防护平台的设计方案。通过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识别、探知与管理,解决资产管理不统一、安全防护不到位、态势感知不清晰的问题。采用先进的可视化技术手段,从多角度直观展示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及安全信息,构建其全局安全视图,实现资产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资产风险,使原有零散的安全管理达到统一,实现规范化与自动化,极大提升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与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项目地域广泛、工程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多维信息的共享与管理,开展基于GIS-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快速建模方法构建大范围三维铁路工程结构物;通过基于数据转换的GIS-BIM融合技术实现铁路工程建设和工程结构的精细化管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快速真实描述客观场景。利用GIS-BIM技术,构建工程建设环境,工程模型的三维场景,工程结构物模型,实现模型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共享与集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基于GIS-BIM技术构建的铁路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在郑万(郑州南站—万州北站)铁路试点应用,效果良好,此研究可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建设阶段由于通信质量导致的信息化工作推进困难的问题,分析了基于5G技术的智慧工地在铁路建设行业的优势,提出了5G技术在当前铁路建设行业的应用策略,对5G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人员定位、物料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控、环境监测、应急救援6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说明,为5G技术在铁路智能建造过程中的深化应用,推进...  相似文献   

13.
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无论从存储的可扩展性、安全性还是从集中管理、大数据收集的角度,都需要云技术的有力支撑,云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如云数据安全风险、虚拟化安全风险、非法访问风险等.简要分析铁路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EPON技术的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运营中的作用和必要性,根据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困境,提出采用EPON技术构建视频监控系统。以乌西编组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为例,进一步阐述采用EPON技术组建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通过对比传统组网方式和基于EPON技术的组网方式。结论为:采用EPON技术组建视频监控系统其建设成本较低、网络可扩展性较好、网管能力强,并且局侧至用户侧之间不存在有源设备、故障点少、易维护、抗电磁干扰性能强,成为大型场区组建视频监控系统可选择的较优方案。最后提出采用EPON方式设计视频监控系统时应在光纤分配及带宽分配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铁路的建设及运营管理过程中,路基的安全保障及健康状态的监测非常值得关注.路基变形对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影响大,常规的监测模式不能满足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要求.本文针对川南地区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和铁路路基周边复杂的建设影响因素,在铁路设计阶段,对路基变形监测进行了系统地设计,重点探讨了采空区、弱膨胀性红层泥岩区、受既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铁路防灾安全监测系统在杭甬客运专线的应用,分析了杭甬客运专线防灾安全监测系统施工工艺,对相关工程实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机车视频监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功能特点。系统基于DVR技术与铁路安全管理需求而开发,可以根据铁路安全管理需求设置各类项点并进行抓拍和记录,能提供监视画面及报警信息代替司机巡检。该系统对事故预防、事故分析以及监督乘务员作业都将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铁周界异物入侵监测和预警需求,提出了一种融合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视频联动技术和智能识别技术的分布式、多维度高铁周界异物入侵感知与识别系统。通过使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技术进行应变监测以及相位光时域反射(Φ-OTDR)技术进行振动监测,可有效捕捉异物入侵事件。同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报警信号进行大数据分析,可降低系统误报率。该系统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高铁运营安全预警完备率和应急响应效率,具有重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现有铁路桥梁粗放式建造模式存在的资源高消耗、劳动力短缺、信息集成度不高等问题,文章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设计开发了铁路桥梁信息化施工管理平台;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的...  相似文献   

20.
运营期隧道突发事件发生频率的不断增高对隧道的健康监测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铁路隧道对突发事件自动化监测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为验证京雄高速铁路隧道基于分布式光纤的振动监测系统的实施效果,本文开展了钻机打孔、挖掘机铲土、工程车辆行驶和隧道内落石等振动事件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对振动事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通过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