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铁路物资管理在发展过程中,也深受信息化的影响。从传统的物资管理转变成信息化物资管理,物资计划、审批、审核、汇总、采购、发料、存储等过程实现数据共享,使物资管理工作更加有序、透明、高效。铁路物资系统应用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于物资采购商务平台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物资管理信息系统2.0,而中国铁路总公司物资管理信息系统2.0的数据项远远达不到大数据的需求,需要完善部分数据项。例如:  相似文献   

2.
针对普速铁路工务线路工区"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5个环节管理不能闭环、管理手段落后、纸质数据不利于统计分析等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借助信息化手段,拟通过移动终端PDA数据采集系统和TMMS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的设计,将纸质数据转化为电子数据,实现数据的信息化处理。对"五个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应用,从而实现工区科学管理,摆脱工务设备维修管理过分依赖工区工长和现场经验的现状,最终实现控制设备状态、作业质量和养修投入3大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铁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为切入点,结合路局物资管理工作实际情况,针对目前铁路物资大清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铁路物资大清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意义,详细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流程,使铁路物资大清查管理信息系统趋于信息化,确保了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数据采集服务系统是一种基于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无纸化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数字化系统,主要目的是为整个岩土工程勘察的信息数字化提供数据保障,并提高整个数字化信息化过程的效率。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移动互联技术、GIS技术,实现工程勘察外业数据的快速入库和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勘察质量的全过程监管;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勘察质量全过程信息化的监管,而且也为全面推进全国勘察质量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示范经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乌鲁木齐物资供应段围绕物资计划、采购、验收、仓储、配送、结算等节点,建立设备、作业、管理三大标准体系,采取立标、学标、对标、达标等途径方式,建设标准化仓库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机车车辆验收工作管理效率低、质量不高的问题,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Web技术、B/S架构、利用手机采集现场信息的机车车辆验收工作管理系统。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管理和验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铁1、2号线线路设备改造物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北京地铁1、2号线线路设备改造物资供应主题,分别从物资采购、质量保障、供应管理、成本控制等几个层面,分析1、2号线线路设备改造过程中,在物资管理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目前日常物资管理现状,提出适合今后发展要求的物资管理模式,使物资管理工作更具程序化、信息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对以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为依托,应用大数据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相关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有机融合,开发物资显性化管理平台,通过物资收、发、存在线适时动态监控,实现计划、采购、库存、消耗等物资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显性化、标准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1总体目标根据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成本核算、全过程跟踪的管理要求,以铁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与合肥机务段机车检修系统、机车整备管理系统等生产检修系统相关联,从生产实际和现场实用出发,依托物资唯一标识(二维码)及大数据处理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健全物资质量信息跟踪、反馈及追溯机制,建设物资使用、维修、报废信息库,实现对重点物资从采购、使用到报废全过程信息可追溯、可查询;与供应商的绩效管理有效衔接,满足铁  相似文献   

10.
针对肯尼亚蒙内铁路工程建设物资供应种类多、数量大、标准高、进口供应周期长的特点,以及工程所在地肯尼亚工业产品和资源匮乏的问题,在分析各项物资供应环节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项目的物资集中供应模式,包括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物资分类、计划管理、采购管理、质量控制、进出口和清关、信息化、成本考核、管理考核等方面。该模式有效解决了物资供应保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保证了物资供应的顺利进行,实现了入场物资质量零缺陷,维护了工程项目和各参建单位的利益。集中供应管理模式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我国企业海外铁路工程建设物资保障工作提供管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建设阶段由于通信质量导致的信息化工作推进困难的问题,分析了基于5G技术的智慧工地在铁路建设行业的优势,提出了5G技术在当前铁路建设行业的应用策略,对5G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人员定位、物料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控、环境监测、应急救援6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说明,为5G技术在铁路智能建造过程中的深化应用,推进...  相似文献   

12.
在"智能制造"的国家战略号召下,铁路行业正经历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浪潮,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的融合,将全面提升铁路建设的效率与管理水平,促进铁路建设向"智能建造"转变。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铁路路基工程信息化技术成果,详细阐述了铁路路基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化系统功能、技术方案及其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铁路路基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于全面提升铁路路基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为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精准把控桥隧设备质量状态,制定科学的养护方式及维修策略,提高桥隧养护作业效率,文章依托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从标准化桥隧病害采集、自动化保养评定和智能化维修验收3方面设计了铁路桥隧养护作业智能终端App。该智能终端App可满足现场数据采集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需求,提升了病害智能判识能力,辅助提高了桥隧养护作业智能化水平,为开展桥隧设备状态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信号系统维护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相对落后的特点,梳理铁路局大数据平台及信号大数据应用建设情况;提出大数据平台信号资源一级平台的解决方案;研究铁路局、电务段两级部署方案及技术架构,结合信息系统安全接入技术和数据录入技术,实现信号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速铁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设备运维管理现状,参照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规范,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研究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着重介绍智能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各级数据中心对室内定位的需求,设计了基于Neo4j图数据库和超宽带(UWB,Ultra Wideband)技术的智能定位系统。使用Neo4j图数据库对数据中心进行建模,通过UWB技术实现数据中心室内高精度定位。该系统可实现机房安全区域管控和人员实时监控等功能,为机房巡检机器人等自动化运营维护(简称:运维)设备提供最优路径,提高铁路数据中心运维水平和效率,为新一代铁路数据中心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针对铁路外部环境隐患治理难点,调研安全隐患管控现状,从"人防"、"技防"、"物防"建设入手,探索隐患监控手段,研究有效管控措施,规范完善整治流程。通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车载实景拍摄、无人机、及移动信息采集等技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建立适用于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隐患的开放式智能管控平台,实现对隐患问题的可视化、标签化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外部环境安全隐患。通过数据建模分析、预警预测等方法量化风险点位,解决隐患巡查手段单一、工作量大及覆盖面不全等问题,提升铁路外部环境管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了整体环境整治工作效率,进一步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传统铁路房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化应用浅、数据资源分散、协同管理效率低、维护更新投入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方案。通过引入BIM技术,将房建设备台账、空间布局、安装复杂工艺工序等各类数据信息融合到三维模型中,实现房建设备可视化管理、数据信息集成和设备模拟及仿真分析;通过运用GIS技术,实现人员作业实时定位与跟踪管理。基于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对推进铁路房建设备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传统客运乘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引入互联网思维,在敏捷开发框架下,借助微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乘务管理移动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根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乘务管理围绕“生产、服务、管理”三大核心业务需求,通过集成既有信息系统、拓展研发新应用等方式构建乘务信息化平台,运用移动互联等科技手段辅助生产作业、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效能,大力推进客运乘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步实现了“智慧乘务”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方便通信专业掌握设备运维状况,优化通信设备运维流程,依托铁路电务大数据平台,开发通信智能运维应用功能。简要介绍铁路电务大数据平台架构,概述通信智能运维业务分析和应用功能设计,总结实现应用功能所采用的数据接入、地理信息应用和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通过开发设备综合监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故障智能诊断等功能,通信专业现有各类数据进一步得以综合利用,并以灵活多样的可视化方式展示,为通信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直观的信息和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通信智能运维应用功能已集成到电务大数据平台中,现场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