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将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无法通过视频监控设施完成线上执法的交通违法行为定义为道路交通隐性违法行为。为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更有效地开展交通违法治理,实现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畅通,从经济学的角度构建政府、机动车驾驶员与交通执法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复制动态方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状态,得到6种演化稳定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参数变化对稳定策略的演化进程和收敛速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部分参数的改变会影响驾驶员和执法者的策略演化进程和演化稳定速率,据此提出治理道路交通隐性违法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加强道路的防护安全设施,保障过往车辆的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出行的安全。主要阐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性,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OECD制订的1995-1997年交通运输研究三年规划的要点,即(1)交通技术(交通控制、信息系统、自动运行等);(2)交通安全;(3)环境保护。文章还提出了中国搞好保及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6.
车辆安全技术和多种车辆混行与道路交通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然而,车辆安全技术和多种混行则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中国机动化一开始就走了一条车辆技术水平低,质量低,安全性能差,构成复杂,多种车辆混行,非机动车与行人干扰严重等低水平道路着手,以大量数据和有关资料逐一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较深入地剖析了车辆产品在安全技术上的严重缺陷和以“机车混行,人机混行”为特点的混合交通是导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中环境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道路交通发展中的大气环境污染、交通噪声污染等问题进行分析 ,充分说明了在发展道路交通中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在交通信号灯通行规定的体系结构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以信号显示为核心的交通信号灯通行规定体系结构,并按新的体系结构对交通信号灯通行规定重新进行了阐述,同时对通行规定中涉及到的现行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纠正和改进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该条例以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道路交通管理中新出现的“碰瓷”、“遗洒”和“飙车”案件,进行了案件的定义和案件特征分析,运用刑法学理论,探讨分析了案件行为人是否应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查处。 相似文献
12.
13.
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研究的要点分为风险分析、规划目标、风险减缓措施,通过对三者相应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实现方法。实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需要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式,积极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快速、有效地响应和救援,减少伤亡,减轻事故后果。还需要遵循行政机制、法律机制、社会机制和相应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驾驶员违规种类的调查统计,分析了驾驶员违规后对其心理、生理的影响及关系,据此提出了预防建议和应采取的措施,为促进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属于综合交叉研究。主要围绕人、车辆、道路与环境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简要分析了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在交通参与者、道路条件与安全设施及自然环境、交通信息等方面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了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动因。通过调查问卷,探讨了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影响,构建了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研究表明,受访者认为违规行为是方便的、低危险的,40.2%的人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在主观规范上,大部分的受访者认识到违规行为是不应该的,但同时有5成的受访者表示实际有需要行使违规交通行为,说明我国目前的行人交通设施存在着不完善与不合理的地方;在认知行为控制上,调查表明,虽然外界促使行人违规的诱惑较多,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违规行为的。最后,提出了行人交通安全的改善措施,即提高行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常识,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管理,以及从系统和网络的角度完善行人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驾驶员的心理因素,利用其对交警和路政监察人员的敬畏心理,将安全警示装备拟人化,开发出具有超强威慑力、警示人性化的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并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计了双向4车道单侧道路施工工程中使用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的交通管制方案和使用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设置临时检查站的交通管制方案。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设置在交通管制现场后,更能强化和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主动服从执法指挥,还可以保障正在执勤的交警或路政监察人员的体力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乡村道路交通网络通达顺畅水平的稳步提升,其交通安全形式依然严峻。为进一步提升乡村道路的行车安全水平,现首先分析乡村道路的交通事故特征,从“人-车-路-环境”角度系统分析事故诱因,然后基于事故分析结果,从道路本身属性角度出发,提出乡村道路系统设计要求,最后以桂林市某山区乡村道路为例,结合事故数据分析其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适应新时代下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