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重载铁路用68kg/m钢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主要的几条重载铁路铺设使用了当今世界上断面最大的75kg/m钢轨,国外重载铁路发达的国家则大量使用美国铁路保养协会钢轨技术条件(AREMA-2004)中规定的136RE(68kg/m)断面的钢轨,且较为成熟。因此开展68kg/m钢轨的试验研究,可为我国重载铁路钢轨的铺用提供更多的选择,对发展我国重载铁路运输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论:热轧钢轨室温抗拉强度为1080MPa,轨顶面硬度达到300HB;成品钢轨中的氢含量为0.5×10^-4%,氧含量为12.3×10^-4%;轨头踏面及轨角处的显微组织为片状珠光体及少量铁素体;轨底最大残余拉应力为200.2MPa;-20℃断裂韧性KIC为32.5MPa·m^1/2;裂纹尖端强度因子△K=10MPa·m^1/2及13.5MPa·m^1/2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分别为9,55m/Gc和31.98m/Gc。由以上试验研究结果可知,我国68kg/m热轧钢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68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可以上道试铺。  相似文献   

2.
马锦生 《太原铁道科技》2010,(2):F0003-F0003
<正>2010年3月26日,太原铁路局科委组织专家对大同工务段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河北辛集国实工贸有限公司联合研究的"大秦线75kg/m钢轨用弹条扣件轨撑的研究"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60kg/m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的设计及采用的先进技术和标准,可以为工厂的制造、现场的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比75 kg/m钢轨和60 kg/m钢轨对轨道结构的影响,在实验室铺设了长7 m有砟轨道实尺模型,在其他轨道部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使用60 kg/m钢轨和75 kg/m钢轨,进行了轨道结构静刚度、荷载垂向和纵向传递、钢轨倾翻、振动冲击响应等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使用75 kg/m钢轨后,轨道结构刚度有一定程度增加,路基表层压应力有明显降低,集中荷载得到有效分散;钢轨、轨枕受到的振动冲击有一定程度降低;在水平荷载较大时,75 kg/m钢轨更有利于保持轨道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沪杭线铺设运营的UIC60kg/m轨各种疲劳伤损、磨耗等运营状态的现场调查分析,全面阐述了UIC60kg/m轨的运营特征,并摸索钢轨伤损发展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养修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60kg/m12号固定型提速道岔的焊联,采用移动式小型气压焊、铝热焊、胶接钢轨等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7.
广深准高速铁路60kg/m12号可动心轨道岔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广深准高速铁路60kg/m12号可动心轨道岔使用状态的调查,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43kg/m钢轨6号道岔的轨道几何状态难以控制、尖轨伤损速度过快的原因分析,决定采取强化轨道框架强度的措施。实践证明,整治后的道岔强度增强,安全系数得到保证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探讨60kg/m节长100m钢轨普通线路的稳定性,提出适合铺设的条件及铺设、养护的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外重载铁路广泛使用68kg/m钢轨的情况,同时为满足我国发展重载铁路的需要,本文对68kg/m钢轨及其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按照北美标准,由国内钢厂轧制生产出热轧钢轨(抗拉强度为1 080 MPa)、在线热处理后抗拉强度为1 265MPa的68kg/m钢轨,通过厂内闪光焊、现场气压焊方法焊接成无缝线路,在京包上行线铺设15km试验段,其中半径1 200m以下曲线区段铺设在线热处理钢轨,其他区段铺设热轧钢轨,5年累计通过总重881 Mt·km/km,得到结论如下:在曲线区段,68kg/m在线热处理钢轨至下道时总的平均磨耗速率约为0.03mm/Mt,比60kg/m U75V热处理钢轨的耐磨性提高1倍以上;直线上累计通过总重881 Mt·km/km后,68kg/m热轧钢轨垂直磨耗约为2mm;累计通过总重881 Mt·km/km后,钢轨的重伤率为0.46处/km,远低于相同条件下60kg/m钢轨的重伤率;使用68kg/m钢轨的维修养护工作量比使用60kg/m钢轨减少约一半。综上,无论从技术性、配套性还是经济性上考虑,在我国铁路推广使用68kg/m钢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铁道技术监督》2009,37(2):22-22
为了不断提高钢轨质量及使用性能,适应我国铁路提速、重载发展的需要,铁道部分别以铁科技函[2003]437号、铁科技函[2004]46号和铁科技函[2005]473号颁布了TB/T2344-2003《43kg/m~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2635-2004《热处理钢轨技术条件》和TB/T1632.1—2005《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1632.2—2005《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  相似文献   

12.
大秦线二期工程铺设的50kg/m钢轨12#混凝土轨枕单开道岔出现了多种病害,如特辙部分的基本轨与滑床板、滑床板与轨撑、轨撑与基本轨之间出现缝隙,挡肩窜出,尖轨中间部位的轨距超限,扣件扭矩不足等。针对这些病害,对道岔的主要部件进行更换和改进设计,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铁路运能增长,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既有线上的道岔通过能力,是阻碍列车运行速度的一大关键。津浦干线上的八三一所原N2 50kg/m 1/18道岔,它的侧向通过最大速度为80Km/h,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运输需要,为完成铁道部党组提出的提速目标,使提速道岔能更好地为重载快速运输服务,确保津浦干线的运输安全、快速、畅通,决定将原有道岔更换成60kg/m 1/30可动心轨提速道岔。  相似文献   

14.
采用QPCJ铝热焊焊接75 kg/m钢轨的问题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采用QPCJ铝热焊焊接75kg/m钢轨所存在的焊缝区应力集中,焊接预热所用燃料,寒冷气候下焊接,以及现场焊接工艺等质量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在降低焊缝伤损频率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60kg/m钢轨12号提速单开道岔(固定型辙叉)的平面结构设计,阐述了提速道岔的特点及先进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我国铁路干线提速的需要,铁道部组织研制了我国第一组P60kg/m30号特大号码提速道岔,经研究决定铺设在天津一浦口线K831信号所N2岔位。现将该道岔铺设施工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介绍60kg/m钢轨12号单开提速岔枕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攀钢按照美标AREMA—2004生产的68 kg/m重型钢轨,于2006年在京包线上行重载区段试铺,使用21个月后,68 kg/m钢轨在抗侧磨、抗接触疲劳伤损以及养护维修等方面均优于在相同线路条件下铺设的60 kg/m钢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75kg/m钢轨栓胶冻结接头的施工工艺、性能以及铺设使用情况;同时对现场试验与运营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栓胶冻结接头的特点,文中指出了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介绍60kg/m钢轨18号高速单开道岔可动心轨辙叉的更换方法、详细步骤、机具准备以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