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原油乳状液的流变性是原油开采后在管道中输送的重要研究方面,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性质,采用电动搅拌机、偏光显微镜以及流变仪等仪器来测定不同含水率的原油乳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黏度,观测不同含水率的原油乳状液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形态。并且分别对原油乳状液的黏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初步确定了所测区块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以及该区块原油乳状液的流变特性,为生产中的油气集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油-水两相流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细管式流变仪对含水稠油流变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以及不同剪切率下的流变规律和计算方法。在实验范围内含水稠油为非牛顿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流变指数增大而稠度系数减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流变指数和稠度系数不断减小。含水稠油的温度在90℃以下时,其n值都小于1,此时含水稠油的流变特性为假塑性流体,而且,温度越低,n值越小,表示含水稠油的流变特性偏离牛顿流体特性越远,假塑性越强。  相似文献   

3.
环氧树脂灌缝胶的固化特性及对施工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环氧树脂固化机理,分析了固化过程中环氧树脂胶液温度、黏度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求出了一定条件下胶液体积对固化过程中温度、黏度及固化时间、固化物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核磁共振(NMR)试验,研究了冻结时间、冻融压力和冻结温度对土壤微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结构较大的土体组装体趋向于具有强分形特征的骨架孔隙结构;冻结时间越短,冻结作用造成的损害越小;隧道软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初始含水率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其临界峰值点位于最佳含水率15%附近,因此建议实际施工时,控制冻融软土含水率为15%。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消石灰、矿渣两种材料作为改性剂,通过流变仪对改性的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进行流变性测试,研究改性剂对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同时对掺上述改性剂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水稳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掺加矿渣粉对阳离子乳化沥青的表观黏度提高不明显,消石灰-矿渣组合使用,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表观黏度提高明显,且屈服强度也有提升;掺加消石灰-矿渣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性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高粘沥青加工工艺,提升高粘剂对母体沥青的改性效果,文章选取剪切温度、慢剪时间、快剪时间及恒温发育时间四种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60℃动力黏度、170℃布氏黏度对加工的高粘沥青性能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因素对高粘沥青的针入度和动力黏度指标影响较大,而对软化点、延度、布氏黏度指标影响相对较小。以针入度和动力黏度为主要影响指标确定的四种因素的显著性影响程度为:快剪时间发育时间慢剪时间剪切温度。以动力黏度指标为主,兼顾其他技术指标,最终确定高粘沥青最优加工工艺为:剪切温度170℃+慢剪时间0min+快剪时间50min+发育时间120min。  相似文献   

7.
路基病害的产生和发展与其土体含水率的关系最为密切,土体在不同的含水率状态会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特性.通过对某道路路基土料的增湿变形特性试验分析,得出了该土料在不同压力下不同含水率下的胀缩特性,及其土料的膨胀和湿陷的界限压力值;并对土料的自然样和饱和样进行了三轴试验,分析整理了其应力应变非线性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沙河街组二段和三段属于含蜡轻质油,在其高温掺水源井水输送过程中,有可能形成高黏W/O型乳状液,为了确定现场输送的乳化情况,通过一系列室内乳化实验,研究分析了沙河街原油乳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基于油水混合液静置分水率的高低,评价其不同乳化条件下的乳化程度,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率、搅拌时间、掺水量、掺水温度对其乳化程度均有影响,其中搅拌时间和搅拌速率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根据土壤中的含水率和土壤环境中阴离子Cl-、SO2-4、HCO-3、CO2-3的浓度,通过正交设计配置了25种土壤,利用改进的电阻法,测定了X52管材在不同组成土壤中的腐蚀速率.分析了土壤组成对X52管材土壤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是影响X52管材土壤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而且当土壤含水率小于14%时,腐蚀速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逐渐增大,当土壤含水率超过14%时,土壤腐蚀速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而下降很快;土壤溶解盐中的阴离子Cl-、SO2-4、HCO-3、CO2-3对X52管材土壤腐蚀速率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别用理论分析法和管道实际运行数据反算的方法计算出了绥中36-1CEP至终端上岸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建议采用管道实际运行数据反算确定总传热系数.然后,进一步计算分析了总传热系数对管道温降及起输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传热系数对管道的起输压力和终点温度影响很大,总传热系数越小,管道的终点温度越...  相似文献   

11.
因呼和浩特石化2015年夏季检修,长呼线于8月14日至10月11日采取超低输量间歇输送。文中对油温、压力、K值、油品物性进行分析。此次超低输量间歇输送计划45天,但因检修复产的不确定性,多次调整运行方式,确保管内油温可控,跟踪末站库存,最终完成超低输量间歇输送任务,为长输保温管道运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对原油管道最低出站油温的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原油管道最低出站油温的控制进行分析,通过全面考虑原油管道正常运行、停输和再启动情况下管道系统的散热和流动特性,对建立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值解法的预测一校正法和有限元法联立求解,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模拟软件,可对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实际管道进行分析,得出原油管道最低出站油温的控制由季节、管道的允许停输时间、要求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以及出站最高可加热油温等因素而决定。  相似文献   

13.
严寒地区油库压力管道选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业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严寒地区油库压力管道设计温度低于-20℃,超出了20号碳素钢管的使用温度下限,按照压力管道设计规范中关于低温低应力工况的定义,进行管道应力计算。分析表明:油库压力管道的设计压力低于0.7 MPa时,油库管道正常操作的轴向拉应力低于材料标准规定的20号钢管的最小抗拉强度值的10%,管道操作工况处于低温低应力工况,管道材料可以使用20号钢。  相似文献   

14.
目前稠油采用加热输送的方式,通过对多种加热炉的比选,相变加热炉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可做为稠油输送的加热设施,并对其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该设备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该产品在油气集榆、处理等需要加热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水下采油树输油管道保温层受到内、外压力及温度场的作用,容易发生变形.文中建立输油管道保温层的模型,运用CFD流场分析的方法,分析在内、外压力及温度场的共同作用下,输油管道保温层的径向变形对作业水深、输油管道结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输油管道保温层的径向变形量随着作业水深的增加而变大.输油管道的结构参数变化将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内建立了管流实验装置,测定大庆原油流变特性以及进行停输再启动的实验研究。对原油流变特性的测定大多是在旋转黏度计中进行的,而原油在旋转黏度计中是拖动流,在管路中为压力流。管流实验装置测量的原油流变特性曲线更符合实际管道原油的流变特性。分析了停输前流量、启输流量、原油出站温度、环境温度对启输过程的影响。由试验结果以及模拟结果分析可知,对停输过程温度的计算偏低,再启动压力值偏大。对解决东北管网的低输量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稠油掺稀集输系统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二联所辖稠油油井多采用掺稀降黏的集输方式,稠油集输的效率成了影响油田高效经济开发的主要问题.文中围绕"节能降耗"的研究目标,针对塔二联稠油掺稀集输流程,以系统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井口掺稀油量和所掺稀油的温度作为决策变量组合,建立了稠油掺稀集输系统生产运行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并用VB语言编制稠油掺稀集输系统生产运行优化...  相似文献   

18.
对模型环道蜡沉积装置测试段流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因为测试段管外壁冷却水的作用 ,近壁处油温会下降 ,越靠近管壁 ,温度下降越多 ;测试段流场发生了畸变 ,近壁处流速减小 ,管中心附近流速增大 ;近壁处油温下降及流场畸变造成管段压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