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从运用角度,成体系研究我国多车型、车种情况下的动车组相互救援机械连挂技术。首先研究各车型、车种在不同高差情况下连挂可行性,针对连挂盲区提出解决措施。在明确统型过渡钩错格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台架试验明确了可用强度限值。有关结论可为后续动车组相互救援纵向动力学仿真等提供输入。  相似文献   

2.
选取前端车钩缓冲装置存在高度差的CRH2及CRH1型动车组相互连挂救援时牵引车紧急制动的工况,分析了动车组相互救援时钩高差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列相互存在钩高差的动车组进行相互救援时的各项参数与无钩高差时的参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CRH2型动车组与救援机车连挂时,前端车钩缓冲器在不同吸收率下动车组车钩力、缓冲器行程和变形时间进行仿真分析,说明了动车组前端车钩缓冲器在不同吸收率情况下,仅仅改变缓冲器的变形时间,不会对动车组连挂时的车钩力和缓冲器变形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不同类型动车组之间的相互救援及功能优化,对比分析了既有动车组实现回送/救援功能的装置组成、控制原理和存在的不足,基于故障导向安全进行功能优化,设计了集成救援与被救援功能的回送救援转换装置,并优化了车辆控制电路。试验表明,新设计的回送救援转换装置能满足不同类型动车组之间相互救援的功能需求和相关标准,实现了对既有装置的功能集成及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四方平台动车组的统型设计为例,分析CRH2A统型与CRH380A统型动车组的车钩联挂结构及重联控制原理,论述CRH2A统型与CRH380A统型动车组联挂相互救援的可操作性,旨在提高动车组的救援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相互救援,保障高铁大动脉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车组运行中发生故障后对动车组相互救援方案的研究,提出太原铁路局管辖动车组相互救援方案,以保障动车组故障应急处置及时、高效。  相似文献   

7.
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作为动车组间连接的重要设备,其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到动车组重联和救援时的安全运行,但目前对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的检修和维护仍然采用人工检查和依靠经验判断的方法。文章针对复兴号动车组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智能化车钩检测装置,该装置可对车钩缓冲装置的动作状态进行自动化测试,并根据得到的连挂关键数据智能分析车钩状态,为复兴号动车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自适应连挂的车钩缓冲装置的设计开发研究背景。根据短编组城际动车组车辆的配置和使用要求,设计开发了一种自适应连挂的车钩缓冲装置。该车钩在与同类型的车钩连挂时,电气车钩能自动伸出,与不同类型的车钩进行连挂,电气车钩不伸出。通过同类型、不同类型的车钩多次连挂试验验证该车钩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最后通过动力学软件计算了两种类型连挂碰撞工况下,车钩的吸能性能,结果表明自适应连挂车钩能够满足连挂使用要求,不会破坏车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动车组受电弓、空气绝缘电分相相对位置的分析,提出了适合于运行速度为200 km/h的两组动车组连挂运行的空气绝缘电分相形式.  相似文献   

10.
分析B型地铁列车在不同曲线线路工况的连挂救援情况,主要针对在定圆曲线、直线入曲线和反曲线两侧等工况下前端车钩是否能够实现自动连挂进行分析。当不能自动连挂时需要采用人工辅助连挂工具,给出人工辅助连挂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提出保证车辆救援连挂安全性的几点建议,可为相关地铁车辆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西安地铁列车线路实际,对列车连挂救援过程中车辆制动相关问题和车钩缓冲装置曲线连挂及通过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列车连挂救援整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针对性建议,有效指导连挂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列车故障情况下的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城轨车辆运行中出现故障,可通过就近车辆连挂后将故障车辆救援至应急线。故障车辆需切除车上制动隔离球阀(一般12个/列),操作时间较长,且需清客救援。常用制动隔离系统不需手动切除制动隔离球阀和清客,下一辆运行车辆与故障车辆连挂后,操作常用制动隔离按钮即可救援前行,快速方便地实施救援,极大缩短救援时间,为恢复线路正常运营节省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3.
针对CRH380A统型与CRH5A型动车组相互救援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研究改进救援的方法,制定试验方案,进行实车试验、验证,实现快速救援的目的,提高动车组相互牵引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救援列车连挂故障列车运行后的地铁列车救援过程中,若救援运行路径选择不当,同样会对已开通的线路造成二次影响.通过对一条线路不同位置发生列车故障救援时救援路径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救援路径的种类及路径的选择方法,并以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作为实例来选择上下行线路的相应救援路径,以有效避免二次延误,提升地铁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动车组发生故障无法继续运行后,需要救援回送疏导乘客换乘。为保证救援回送途中客室舒适性,提出了一种救援回送工况下,故障动车组将动能转换为电能,维持滤波中间直流电压稳定的控制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保证故障动车组救援回送工况下辅助供电设备正常工作,并保证动车组客室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阐述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车辆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城轨车辆连挂救援控制原理,并重点就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车辆的在线自动连挂和混合编组列车救援方案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CRH2型动车组用过渡车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CRH2型动车组都采用密接式钩缓装置,但是既有机车所配备的几乎都是15号车钩,这对利用机车救援或者回送动车组带来难题。文中通过对2种不同型式车钩的分析,提出了过渡车钩设计的技术难点,阐述了过渡车钩的结构设计和联挂原理,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强度计算分析,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过渡车钩的设计可靠性,并通过了线路运用考核实现批量供货。过渡车钩的开发解决了路局动车组救援或回送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起分相救援引起的事故,引出现行分相救援规章存在的不完整性。以分相形式、机车类型为区分,详细介绍常规电力机车以及动车组停在分相不同位置的救援办法,希望对业内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运输机械控股公司与其合作伙伴———法国阿尔斯通运输公司一起,将着手制造全新的ЭД10型电动车组。新型电动车组的设计运行速度为160km/h,基本编组为4辆~12辆,也可以多个编组连挂。车体采用耐腐蚀钢制造,使用寿命为40年。在结构中将采用现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风向角下高速动车组的动力学性能,利用多体车辆动力学研究方法,对不同风向角下的某型动车组的车辆运行安全性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把气动载荷处理为时间函数,将其输入多体动力学软件,对动车组在风载作用下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利用8节连挂动车组模型,分别分析各辆车在不同风向角下的运行安全性。分析发现:头车受风载的影响最为明显,在风速20 m/s、车速300 km/h下的工况相较于在风速25 m/s、车速200 km/h下的工况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大。其中在风速20 m/s、车速300 km/h下的工况105°风向角的风载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