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北斗"定位系统和海上天文定位存在的缺陷,提出舰船在海上利用北斗卫星和天文船位线进行联合定位的方法,重点讨论了两颗北斗卫星和一条天文船位线联合定位方程的求解,并对定位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表明方案可行,精度也完全满足海上舰船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马壮 《航海技术》2009,(6):43-44
基于舰船在海上测星定位的数学模型,用C语言编制出测星定位程序,并对程序的使用通过实例作了说明,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天文航海。  相似文献   

3.
国际海事组织决定于2010年完成STCW规则(《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规则》)的修正案,并将于2012年生效。新的STCW规则修正案中一个最有争议的问题是天文导航是否继续保留作为培训要求。1目前船舶导航系统的状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船舶海上导航定位技术日新月异。从早期传统的天文导航到航海雷达的出现.声纳技术的使用,以及各种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相继产生.逐渐满足海上导航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制订海上钢结构平台使役中检测计划的一般原则。挪威船级社(Dn.V)业已开发了一种优化使役中检测的系统化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概率统计分析,并结合运筹学技术提出的。本数学模型可用来针对过失误差、意外因素、疲劳和腐蚀程序制订北海海上钢结构平台检测的计划。文中还给出了本模型的应用例了。  相似文献   

5.
天文导航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义  程言 《中国水运》2006,4(6):27-28
回顾了天文导航的辉煌历史,分析了天文导航应用的局限性,指出了现阶段天文导航在众多航海船舶定位方法中的位置,展望了天文航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国外天文导航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叙述了国外天文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包括基于“高度差法”的两星定位技术、基于星图识别的多星矢量定位技术、自主光学水平基准技术、天文射电定位技术等,并概述了天文导航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当海上突发事故时通常选择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船舶进行调度,但是受到海上气象天文,海况,应急船舶的配置等因素的影响,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救助点到达事故地点的时间未必最短和最可靠,并且对于海上突发事件来讲,往往单一船舶的调度无法平息事故,需要跨区域甚至跨国进行合作。文中结合海上突发事故的突发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多部门调度多种船舶的组合优化模型。该模型以船舶应急时间最短为目标,给出了最短应急时间的求解方法,数值算例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天文定位的最优估计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天文定位的最优估计方法及其精度。六分仪观测值与依赖于GMT和推算船位的该值的预测值之差,与来自卡尔曼滤波器增益阵的KΦ和Kλ相乘,可以得到推算船位与最优估计船位的差值DΦ和Dλ。它们与推算船位的线性组合可以实时地给出最佳船位,即使只有一次观测亦是这样。最优估计方法被应用于作者研制的HX-1113天文导航仪和GPES1型电子六分仪,海上试用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定位方便,而且精度高,中午附近定位误差可达1nmile之内。  相似文献   

9.
贺国峰 《航海》2011,(5):52-53
针对天文定位在航海实践中被渐渐忽视,大有被完全取消的可能,通过对天文定位的存在意义的详尽分析,得出学习、掌握天文定位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天文定位在各个层面的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天文航海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天文航海数学建模的必要性,在对天文航海模块化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高度差法和解析法的天文航海数学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和借助Visual C++语言开发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天文航海应用软件,为天文航海数字化进程提供了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种改进的三角形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鹏程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4):42-44,61
星图匹配识别是确定载体平台姿态的关键步骤,匹配识别的速度和准确率决定了其姿态识别的效率,星图匹配识别算法也决定了导航方式的选取和导航星库的存储和读取方式。对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三角形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表征星三角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航天器角速度矢量的方法。该方法只需得到来自星敏感器的载体矢量测量信息,就可确定载体角速度。提出了基于各种不同差分法的运算规则,表示出了每种近似法的估计误差协方差。仿真结果表明,结合简单的滤波,该方法能够提供非常精确的角速度估计值,而且计算量远比卡尔曼滤波小得多。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修船企业现场管理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4801工厂成功的经验,归纳了修船企业开展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开展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是中国修船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走向中国特色卓越之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星敏感器是一种高精确度的姿态测量仪器,它通过对观测到的星点进行识别来计算姿态。为了能够较好地测试和验证星识别系统的性能,设计了一个基于ANN算法的星识别仿真平台。通过对该星识别仿真平台性能的测试,表明该仿真平台能够方便,实时地测试星识别算法的性能与正确性,因此说它是一种具有较好实用价值的星识别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5.
系统阐述中压侧推起动器在船舶领域的设计应用。系统采用自耦降压启动方式控制,方案稳定可靠,能有效防止因起动电流过大给同回路主电网造成较大的电压降,从而影响其他并联在电网中的设备正常使用的情况出现。介绍中压侧推起动器工作原理,主要由安全启动原理、紧急停止工作原理、报警信号原理3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6.
肖骞  朱涛  傅军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76-78,164
导航装备的航向参数直接关系到舰艇航行的安全和舰载作战武器系统的精确打击能力,标校该参数首先要建立高精度的测量基线。文章研究了利用天文测量技术实现舰艇航向标校基线方位角精确测量的方法,包括时角法、高度法、解析法、任意单星法等,每一种方法均满足舰艇航向标校基线方位角测量的精度要求,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在任意纬度、有无天文年历情况下实现标校基线方位角的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17.
正San Francisco,California,June 8-13,2014.OMAE 2014 is the ideal forum for researchers,engineers,managers,technicians and students from th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communit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meet and present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its scientific support;·to exchange ideas and experiences whilst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dustry·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ocean,offshore and arctic engineering.In line with the tradition of excellence of previous OMAE conferences,more than 900 technical papers are planned for presentation.Outreach for Engineers Specialty Forum This Specialty Forum is designed for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who may not be familiar with the Ocean and Offshore industry,as well as those who have just recently specialized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18.
Errata     
正In the paper"Influence of Fouling Assemblage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Mild Steel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The Gulf of Mannar,India"in Vol.12,No.4,Page:509,References were lost,and the two authors’biographies were identical.The correct text is shown below.We apologize to the authors and our readers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 by the errors.  相似文献   

19.
20.
正St.John's,Newfoundland,Canada,May 31-June 5,2015 OMAE2015 is the ideal forum for researchers,engineers,managers,technicians and students from th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communit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meet and present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its scientific sup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