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山区资源开发、改善山区出行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我国山区机动车保有量与驾驶人数量迅猛増加,山区公路基础条件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道路交通需求,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状况,对保障山区公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立足山区公路道路特点,提出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云南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做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首先对现状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其次找出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云南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云南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等级进行评价分析,判断安全级别和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最后针对整体评价和各个评价指标提出相应的改善思路,以期为具体的改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重庆山区公路交通事故调研结果和国内外交通安全评价成果,综合考虑影响安全度的人、车、路、环境等主要因素,建立了山区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重庆山区公路交通安全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其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事故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了山区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芳  郭艳  刘洪启  狄胜德  张巍汉  矫成武 《公路》2011,(11):126-129
针对目前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的形势,结合三部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科技项目对云贵川渝四省(市)交通事故的调研,总结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基于概率理论交通模型分析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根据调研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改善的建议对策,并为进一步研究改善山区等级公路交通...  相似文献   

6.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季萍 《公路》2008,(6):95-99
山区公路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主要原因之一是山区公路上大型货车引发的严重交通事故。设置避险车道是提高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一种预防性措施,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系统地总结了避险车道的类型、设置位置、设计方法、平纵几何线形及相应设施设置。  相似文献   

7.
山区公路长大纵坡是造成山区公路特大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设置避险车道是提高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一种预防性措施。文章结合相关资料,总结了避险车道的基本形式、设置位置、平纵线形、重要技术参数及相应设施设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分析,得知山区公路长大纵坡是造成山区公路特大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设置避险车道是提高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一种预防性措施,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了避险车道设计方法、设置位置、重要技术参数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紧急避险车道在长大下坡道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分析,得知山区公路长大纵坡是造成山区公路特大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设置避险车道是提高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一种预防性措施。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了避险车道设计方法、设置位置、重要技术参数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山区公路绿化工程管理实践,总结出符合山区公路特色的绿化工程实施原则和措施,为营造和谐的山区公路交通环境提供了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李洋 《公路》2013,(1):265-268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交通标志作为面向驾车人员提供信息的载体,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分析了塔中山区公路交通标志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参考国内外关于山区公路交通标志设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山区公路的特点,从人-车-路(环境)组成的道路交通系统出发,研究了驾驶人、车辆以及山区公路的交通环境(重点分析了山区公路小半径弯道、长大坡以及异常天气)对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驾驶人信息需求的交通标志设置的要求。即提供整体性和预警性信息;弯道处实行大小车辆区别限速;长大坡路段交通标志的设置思路。并结合实际,论证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山区二级公路交通事故多发,交通安全隐患严重,为了提高山区二级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有必要对山区二级公路交通安全工程治理技术及效果进行研究。文中以重庆南涪(南岸一涪陵)二级公路为例,从分类治理和事故多发点治理两个方面论述了不同路段的工程治理措施和对策;提出了基于假设检验的交通安全改善评价方法,以交通事故四指标和交通事故致死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南涪公路安保实施路段进行了安保工程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区低等级公路因弯道视线不良而频发交通事故的状况,并结合日本公路交通管理经验,提出在山区低等级公路的弯道外侧安装广角镜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并对广角镜的成像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在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工程中应用的优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山区公路因而受线形、纵坡和路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事故率高于其他公路。随机干扰因素作为山区公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一直是山区公路使用者的困扰,也是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安全管理的难点。常规交通流模型大多不太适用于山区公路,为了研究适用于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交通流随机干扰模型,分析研究了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交通特性,利用交通流宏观分析的欧拉方程方法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微观分析方法建立了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山区公路平曲线路段的行车安全性,从几何线形指标、路面状况条件与车辆动力学分析推导出临界侧滑速度与纵向行驶临界安全速度计算公式。将临界车速作为安全行驶的约束条件,提出不同路面状况、能见度条件与交通环境下动态限速值计算方法与行车安全控制标准,并考虑到驾驶员接收速度预警信息后驾驶操作过程,从预警设备组合、工作流程与对策3方面提出速度预警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山区公路交通安全预警技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张巍汉  何勇  张昊 《公路交通科技》2003,20(Z1):131-135
作者于2001年11月赴加拿大进行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培训和考察.本文简要叙述了加拿大在公路交通安全所采取的交通安全审计、交通冲突分析、设计值域等先进措施及建设理念,介绍了山区长大下坡路段所采取的工程安全措施及对超重车辆的管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刘丹  刘玉 《时代汽车》2024,(7):166-168
为提升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使用质量,保障公路交通安全、顺畅,文章结合目前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主要内容,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优化设计要点,主要包含护栏、标志、标线、视线诱导、隔离栅等设施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对应设计要点,进而不断的提高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内容及设计思考,期望能够给同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路与汽运》2010,(5):198-198
《公路与汽运》杂志立足公路交通系统,报道国内外汽车与公路交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荟萃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传播公路交通安全知识,介绍公路运输行业的新技术与管理经验,刊登公路交通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欢迎关于汽车和公路交通领域研究与实践中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科技论文及经验介绍,对国家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的研究论文实行优稿优酬。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干线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的需求分析,构建了干线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干线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评价方法,并对某区干线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山区集散二级公路交通组成复杂,沿线开口多,路侧行车干扰大,支路口无序接入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接入口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按照交通特征等将接入口分为3种类型,提出了接入口安全保障对策,并以云南某二级公路为依托工程,对接入口改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采用的接入口安全处置对策,对山区集散二级公路接入口的建设、管养均能适用,对于其他等级公路接入口处置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