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交叉口视距的三维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ASHTO和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推荐的交叉口视距公式所采用的模型为简单的平面交叉(假设为水平相交),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存在一些线形特征较为复杂的平纵线形组合的交叉口,若直接运用规范中的视距检验公式进行安全审核将产生很大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交叉口的三维模型:主要道路上有平纵线形组合、次要道路具有纵坡、交叉角为任意角度,并在相应的视线坐标系下确定了左右向来车的平面坐标。通过对道路表面和道路外建筑进行视线检验,确保驾驶者视线不被道路表面的任一点以及道路外建筑物所阻碍。该模型的应用面较原先的广泛,可对具有复杂线形特征的交叉路口的视距情况进行检验,从而评价道路本身及路口建筑物对行车安全视距的影响,提高交叉口范围内的行车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2.
公路行车视距检验的三维表面模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公路行车视距检验的三维表面模型方法,即采用三角网式模型表砂复杂多变的公路设计表面,通过检验司机视线与该模型是否相交而得到司机在任一桩位P处公路所能提供和保证的视距L,给出视距沿线分布图L-P,及时发现影响行车视中的不利因素,以便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地形、地质、水源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点等因素限制,山区公路平曲线半径为顺应地势,往往采用较低设计指标。这样可能会导致左转弯曲线外侧行驶车辆受到中央分隔带护栏或防眩光装置的干扰,从而出现不通视路段。为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对视距不良路段进行视距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采取相应的技术和工程措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公路空间视距计算方法与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精确计算公路在三维空间中的实际视距,提出了空间视距的概念,通过延伸应用空间两点通视原理,建立了空间视距计算和分析的数学模型。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出对空间视距的实时检测技术,通过将设计视距、运行视距和空间视距3种视距对比分析,给出了发现视距不足的方法。与早前的视距计算方法和研究相比,该方法对正常路面、行车道空间视距计算准确,能够计算和分析公路路侧附属设施对视距的影响,为公路几何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行车视距测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数字仿真模型技术,提出以"视线棱体"为核心的新的空间视距测算模型,分析并建立"视线棱体"与公路模型相关面的视线通视判断标准,并以此原理研发了相应的应用软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行车视距的计算精度;由于该计算模型和方法符合公路空间的实体关系,且其视距计算可考虑到路侧植物、护栏、标志牌等影响,因而测算结果更为准确。实际工程验证表明:"视线棱体"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测算成果是可靠准确的;该方法和技术为公路尤其是双车道公路行车视距分析提供了科学而实用的技术手段,对公路安全设计与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关于入口路段主线竖曲线半径研究较少的现状,且在研究过程中不注重区分入、出口路段之间差别的问题,该文首先明确合流视距是入口路段主线竖曲线半径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合流视距为控制条件对入口路段的竖曲线半径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入口路段主线车辆的交通行为特征,结合驾驶员心、生理特点建立主线入口路段安全合流视距计算模型。视距模型中考虑了反应距离、车辆换道距离、减速距离3项指标,并以变道和减速行驶二者中的较小值作为控制依据计算满足减速需要的合流视距推荐值。分别考虑主线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两种不同的情况,分析凸形竖曲线变坡点顶部,以及凹形竖曲线夜间车前灯射距及主线上方跨线构造物对驾驶员视线的遮挡。根据立面几何关系分别建立满足合流视距的主线入口路段凸形、凹形竖曲线半径计算模型。将合流视距推荐值代入竖曲线半径计算模型中,得到满足合流视距的主线入口路段凸形、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推荐值。结果表明:入口路段的要求低于出口路段,通过识别视距计算得到的竖曲线半径推荐值低于现行规范值。 相似文献
7.
8.
高等级道路“视距”取值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等级道路行车速度高的特点,指出现行设计方法中视距取值存在的问题,并从驾驶员视觉特性出发,提出我国高等级道路设计中视距取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3 凹形缓和竖曲线 在凹形竖曲线中,最小视距是由在夜间行驶的车辆的前灯所照射的距离来控制的.对于缓和竖曲线来讲,其最小视距的情况出现在汽车的前灯位于SC点或TS点或第一缓和段内,具体情况应视竖曲线的几何组成而定.需指出的是,当汽车前灯位于抛物线段内,可能也必然存在最小视距,但并不能以此位置来确定最小视距,因为此时视线并未将曲率最大的抛物线段全部包含进去.在凹形缓和竖曲线中,最大曲率位于抛物线段及其相邻的缓和段内.如图4,当汽车的前灯位于SC处时,根据汽车的前灯光速与竖曲线的具体交点位置不同,在确定Sm时,可分为3种不同的情况,在这3种不同情况中,z均可按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外行车视距采用标准的差异,从车辆运行原理及一般驾驶行为习惯,分析我国公路视距安全舒适性需求,为提高我国道路安全行车环境,指导设计施工采用更安全舒适的行车视距指标,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由于受到建设条件制约经常会采用较小的平、纵线形指标,其中地下道路和高架道路的曲线路段由于受到中隔墙、侧墙、结构顶板或防撞墙、防眩设施、声屏障等结构物的影响,易造成视距不足,为道路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总结分析行车视距验算方法及规范要求值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解析法计算得到城市道路不同设计速度和视距要求下的平曲线、竖曲线半径对应值,并提出了视距不足时的优化设计措施,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公路路线、立交线形设计中,常常因某些控制因素的制约,对线形的几何设计有特殊要求.该文结合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实例中遇到的视距设计不足的具体问题,重点阐述线形指标提高受限制时,可采取的保障视距的某些特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等级公路设计中,视距问题是道路安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该文针对高等级道路行车速度高的特点,指出现行设计方法中视距取值存在的间题,并在分析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级道路设计中视距取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该文分析了停车视距计算参数的取值,并计算了高速公路圆曲线外侧超车道在不同设计速度下能够提供的横净距。通过示例分别计算了三种不同参数取值下的停车视距和横净距。 相似文献
17.
线形诱导标用于引导或警告驾驶员平面线形的变化,科学合理的设置线形诱导标有利于公路行车安全。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对线形诱导标设置条件的规定比较模糊,不便于实际操作的问题,对公路平曲线线形诱导标的设置条件进行了探讨,从视距和线形协调性两方面讨论了线形诱导标的设置条件。根据人机工程学并结合平曲线行车视距,讨论得出视距不良平曲线路段的界定条件;根据曲线路段运行速度的连续性和运行速度理论,讨论得出急弯曲线路段的界定条件。同时根据道路设计理论和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推导出便于实际计算的应设置线形诱导标的急弯和视距不良路段的判定方程,为后续线形诱导标的相关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平面停车视距作为一项重要的平面设计指标,在法国标准下体现得更加复杂,设计精准度要求高,设计时容易忽略。为探究法国标准下道路平面停车视距的一般规律,消除设计时的易错点,文中以喀麦隆雅温得至杜阿拉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采用法国规范中平面视距的计算方法,计算典型段落的停车视距真实值,并与法国规范的要求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设计参考及建议。结果表明,平曲线半径R及行驶车辆观察点与曲线内侧遮挡物的距离e1、被观察点与曲线内侧遮挡物的距离e2,是影响平面视距的主要因素,设计时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