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维礼  孙天仁 《公路》1989,(7):36-38
沥青稀浆封层机、是沥青稀浆封层时必备的机械。我们为很快引进、推广沥青稀浆封层新技术,省公路管理局,于1986年,在省交通科研所协助下,由庄河县公路管理段负责,经两年的设计和试验研制出了LTF10型拖式沥青稀浆封层机,已生产的三台样机,分别在庄河、营口、辽阳等公路部门应用在新建贯入式油路面层,旧油路小修、砂石路面面层作了近10公里的封层试验,经一年多的使用证明:LTF10型拖式沥青稀浆封层机,设计及整体布局合  相似文献   

2.
在油路养护作业中,有些地方的道班工人仍沿用油路建设初期使用的“半截桶”作业方式.这种作业是把装汽油或柴油的旧桶割成两个半截.作为补坑槽加热沥青的“油锅”.补坑槽时,用人工将沥青装进半截桶,带上劈柴运到工地,在路边挖个坑,将其置上烧火升温.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随着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加以及油路使用周期的延长,油路的病害越来越多。目前,能源供应短缺,连修建黑色路面的渣油(沥青)的供应也很紧张。因此,重新利用旧油层料翻修路面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为了配合我区对于旧油层料回收再利用的研究,以保证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达到节能、节省油料矿料、减轻劳动强度和减少环境污染,根据研究大纲的要求,在省公路  相似文献   

4.
<正>2007年,辽宁省计划新建农村公路黑色路面3000km,78%的行政村实现通油路。全省农村公路“村村通油路工程”需要完成3万km,目前已经完成1.4万km。今明两年计划每年新建农村黑色路面约3000km,2008年底全省除了丹东、阜新、朝阳、葫芦岛四个市外,可通油路的行政村将全部通油路。2010年,即“十一五”末期,全省可通油路的行政村将全部通油路。  相似文献   

5.
前言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我区从一九六四年开始,铺筑了沥青(渣油)路面六百多公里,对提高路况,改善公路交通运输条件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早期油路使用年限长,超期服役和材料性能、设计、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油面损坏,需要逐年翻修、改造。过去对翻修改造旧油面的方法:一是在旧油面上补强,将旧油面层埋置基层中;二是重铺一层新油面,或将龟裂损坏的旧油面材料挖出填补路肩甚至废弃,没有  相似文献   

6.
张荣栋  周荣森 《公路》1989,(7):31-33
我局管养公路现有油路占养护里程的26.4%,油路养护和新改建大中修工程,基本上是使用200~#或低于200~#沥青,如何解决沥青路面的修建养护质量,乃当前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局通过试验路的实践,经过五年多来使用观察、效果良好的情况,是采用橡胶粉作添加料,可以提高沥青的稠度和稳定性,改善了国产沥青的路用性能,延长油路使用寿命,我局在翁源、乐昌、南雄等公路工区铺筑橡胶沥  相似文献   

7.
油路罩面是利用层铺法铺筑在沥青(渣油)路面上的一个薄层。其作用是封闭表面孔隙防止水分浸入路面和改善路面结构,保持路面的强度;对于老沥青(渣油)路面强度虽然足够,但有裂缝时,或已进行填缝修补(或挖补)后,可以用罩面来改善路面的外观;同时也是对因油路在长期受行车磨耗及  相似文献   

8.
1982、1983两年,会理养路段在川云西路623K至648K新建油路中,曾以“沥青稳定碎石”这种结构,作为油路基层,先后铺装于手摆片石、石灰土、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等基层上,使用至今,情况尚好。如所周知,当前,在柔性路面设计、施工中,除十分重视结构层的厚度计算外,还强调要做好结构层的组合设计和结构层的材料组成设计。因为,结构层的材料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9.
反射裂缝问题是新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应用土工合成材料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在道路工程中一般将土工合成材料设置于沥青面层和基层之间或者沥青加铺层和旧路之间,可起到提高沥青混凝土抗反射裂缝能力和疲劳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旧沥青的有效融合,对再生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深入分析新-旧沥青的扩散过程、量化两者的混合程度,对再生混合料的设计及其性能调节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为了比较真实地模拟新-旧沥青的扩散行为,探讨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特性,不同混合条件下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定量分析、相容渗透剂对新-旧沥青迁移深度的影响。从微观尺度出发,首先模拟温拌再生混合料新-旧沥青融合的三阶段:物理裹附、机械拌合、相互扩散;在分层抽提的基础上,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获取沥青分子量大小和分布情况,对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然后选取合适的分子示踪剂及试验参数,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新-旧沥青的迁移深度,探讨相容渗透剂对新-旧沥青的迁移深度影响。结果表明:大分子比例(LMS)定义的混合效率,可有效定量表征新-旧沥青的融合;无扩散阶段的温拌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混合效率为29.8%,扩散阶段保温2 h后混合效率达到56.3%,两者的混合效率相差26.5%;对新-旧沥青融合的扩散阶段进行保温,改善了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端氨基丁腈橡胶(ATBN)具有沥青不具有的基团,可以作为适宜的分子示踪剂;添加渗透性良好的相容渗透剂可增加旧沥青的渗透深度,当分层抽提层数为3层时,未加相容渗透剂,新-旧沥青迁移深度为2层,添加相容渗透剂后,迁移深度增加为3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RN4国道旧路的路面剩余承载力、路面平整度、路面的可视状况、路面沥青层质量和未处理材料质量等方面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检测结果对RN4国道进行旧路补强设计和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比选,综合拟定RN4旧路改建的路面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区油路建设迅速发展。油面层所使用的有机结合料以广东茂名炼油厂生产的923多腊沥青居多;此外,亦有部份阿尔巴尼亚沥青与大庆渣油。所使用的923沥青有油—60、油—100、油—200,也有相当数量是出厂时无标号的。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胶浆特性,分析再生剂与沥青混溶性及对旧沥青性能的改善效应,利用三大指标及旋转粘度试验对旧沥青、再生后沥青进行测试,并进行旧沥青胶浆转移试验。结果显示,随再生剂掺量增加,再生沥青粘度敏感性降低,针入度敏感性增强,针入度、延度增加,粘度、软化点降低,且变化幅度因再生剂类型而异;再生剂显著提高了旧沥青胶浆转移量,且具有一定的温度敏感性;再生剂的选择不能仅依据沥青胶浆试验,还需通过沥青混合料试验进行验证,进而评价旧沥青与再生剂的混溶性。  相似文献   

14.
新建CC+AC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可借鉴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设计方法,但基于新建复合式路面刚柔界面的复杂特点,增加了将刚柔层间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作为计算沥青层厚度与判断混凝土界面层间处治措施是否满足要求的控制指标。针对刚柔界面层不同处治方案和材料类型,提出界面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的建议值,并介绍新建CC+AC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内容与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5.
高寒地区在冰冻春融时期油路会产生多种病害,利用旧油皮材料进行油路再生,在寒冷地区也有其特点,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地海拉尔-拉布达林公路一段旧油路材料现生的总结,对在高寒地区油路材料的再生利用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旧渣油路面的再生利用是公路养护和路面改建工程中值得注意的大问题,是公路建设中挖潜节约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河北省为例,如把在养护工程中“废弃”的旧渣油面层全部利用起来,每年就可为国家节省投资700万元以上,少消耗沥青材料1万多吨。 为推广油路再生利用技术,本刊将在年内铅印出版《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译文集》(定价:1.50元),如需此资料请来函至本刊编辑部索取订购单。  相似文献   

17.
旧水泥路补强设计不同于新建路面设计,其设计目的是为满足一定时间内的交通需要,因此旧路补强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改扩建规划和有经验确定适当的设计基准期。该文以浦星公路(外环线-区界)改建工程为例,阐述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旧式沥青洒布车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沥青洒布车是夏季油路养护的关键设备.以前黑龙江公路局为油路养护配备的295拖拉机洒布车,现场作业需用燃煤加热,养路成本高,而且易失火,易烧焦老化,温度不易控制,影响了养护工程质量.为了降低养护成本,设想用295拖拉机本车发动机排放的废热气通过热管加热技术实现沥青洒布.  相似文献   

19.
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的技术要求和条件受到原有沥青路面情况、新建或维修路面设计要求以及交通荷载、气候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需要因地制宜。本文结合某工程,开展了RAP掺量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通过分析不同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水敏感性及抗车辙性能,发现RAP掺量对上述性能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所制备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认为,本工程所回收的沥青混合料可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20.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WMRA)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路用再生材料,且其路用性能随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变化而变化。首先通过抽提试验分离旧沥青、旧集料,并依据规范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其次测试不同RAP掺量(0%、30%、40%、50%)条件下的Evotherm^TM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低温性能、高温性能;基于此分析RAP掺量对Evotherm^TM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较为合理的RAP掺量。结果表明:旧沥青性能、旧集料级配变化较为显著,而旧集料物理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且仍满足规范要求;高温性能不是限制RAP掺量的决定因素;水稳性能随RAP掺量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峰值处RAP掺量为40%;低温性能随RAP掺量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存在一个"峰值",该处RAP掺量为40%;基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考虑,确定依托工程RAP最佳掺量为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