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一般分为浅层软基处理和深层软基处理两种类型,浅层软基处理有垫层法、换填法、排挤法、添加剂法等;深层软基处理通常有袋装砂井法、挤密砂桩法、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一般分为浅层软基处理和深层软基处理两种类型,浅层软基处理有垫层法、换填法、排挤法、添加剂法等:深层软基处理通常有袋装砂井法、挤密砂桩法、振冲碎石桩法、粉喷桩、水泥搅拌桩等。本文主要讲述深层软基处理中的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控制和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发挥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 ,对高填方路基出现的严重病害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主要介绍了 4种处理方法 :固化剂法、粉喷桩法、换土复填法、灌浆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软土基地的处理方法,即换填垫层法、深层密实法、排水固结法、加筋法以及特殊路基处理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土质改良法 土质改良法是指用机械、电气、化学、热等手段增加地基的密度或使地基土固结,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以达到处理的目的。也就是说这种方法是地基处理中最直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处理方法:排水法,砂垫层法,敷垫材料法,固化法。  相似文献   

6.
道路软土地基处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和地基的厚度及其所处的位置,可采用表层处理法、置换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四种方法进行软基处理,简要介绍了这四种方法的设计思想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根据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和地基的厚度及其所处的位置,可以用表层处理法、置换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四种方法进行软基处理。介绍了这四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针对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挖除换填、排水固结法、水泥搅拌桩法、碎石桩、CFG桩、强夯置换法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从而确定采用强夯置换法作为本项目的处理方案,并对强夯置换的置换参数、试夯、质量检验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得出了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重视方案比选及强夯置换法是处理浅层软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道路修建在软土地基时,需要对其进行处理。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较多,处理方法合理则会使得地基承载力提高,地基沉降量减小,工程成本节约。主要分析了超载预压法、换填法、强夯法、复合地基法及土工合成材料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作原理及其适用性分析,最后,提出了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唐山丰南临港经济开发区道路软土处理工程实践介绍,提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山皮石回填处理法、强夯法+山皮石回填处理法、固化剂固化+山皮石回填处理法这三种吹填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对沿海吹填区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研究砾料石灰土和土工布与荆笆在软、盐溃土地基处理中应用,并提出可行的施工工艺.结果表明应用砾料石灰土和土工布荆笆加山皮石结构处理软、盐渍土地基具有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满足施工进度要求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软、盐渍土地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水泥稳定页岩土、二灰稳定页岩土、固化剂稳定页岩土、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二灰稳定页岩土基层材料进行干燥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在缺乏硬质石料的地区用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二灰稳定页岩土比水泥类稳定和固化剂稳定页岩土具有更好的干缩特性,作为缺乏硬质石料地区的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泥稳定页岩土、二灰稳定页岩土、固化剂稳定页岩土、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二灰稳定页岩土基层材料进行温度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在缺乏硬质石料的地区用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二灰稳定页岩土比水泥类稳定和固化剂稳定页岩土具有更好的变形特性,作为缺乏硬质石料地区的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淬渣稳定土的试验研究 ,分析了水淬渣稳定土的强度形成机理 ,同时对水淬渣稳定土和石灰加固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水淬渣稳定土是一种优良的半刚性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水泥稳定红砂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固化剂稳定红砂土、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红砂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基层材料进行干燥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红砂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比水泥稳定红砂土和固化剂稳定红砂土具有更小的干缩系数,作为缺乏硬质石料地区的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进行中国公路岩土区划,在分析已有的土类型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服务于岩土区划的土分类体系;基于ArcGIS9.1编制了《中国公路土类型分布图》,据此研究了中国公路土类型的区域分布特征。这项研究可为中国公路岩土区划乃至公路灾害区划、公路自然区划等区划研究提供基础图件,并用于指导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泥稳定红砂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固化剂稳定红砂土、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红砂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基层材料进行干燥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红砂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比水泥稳定红砂土和固化剂稳定红砂土具有更小的干缩系数,作为缺乏硬质石料地区的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析晶过程中盐渍土的微观结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揭示易溶盐析晶过程中对盐渍土强度的影响机理,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EDX),对盐渍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易溶盐析晶对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自然脱水干燥前后盐渍土的强度试验,探讨了微观结构变化对土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析晶前后盐渍土的微观结构特征明显不同——析晶前为盐-土混容态包裹土团粒结构;析晶后为晶体土颗粒共混结构,从而使土体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降雨条件下边坡客土的破坏模型,研究了边坡绿化过程中降雨对边坡客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边坡客土的稳定性与降雨特征、边坡坡度、坡面特征、土体特性及土体厚度有较大关系.对于坡度较大的边坡,客土厚度不宜过大,以保持土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土、盐渍土、红土、下蜀土、软土以及添加水泥和石灰固化后的吹填土等特殊土体表现为结构强度高、先期固结压力大,且地表土超固结比十分高,存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前期固结压力值减小的反常规现象,开展了土体结构力、结构强度和结构性土体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试验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影响土体前期固结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体胶结类型、成因特点、原岩结构以及环境等因素;根据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圧缩曲线半定量地确定结构强度值;并探讨了结构力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结构强度受到影响则导致土体前期固结压力发生改变;前期固结压力实质上是由传统定义上的前期固结压力与结构强度两部分构成;结构力即为颗粒之间形成的固化胶结连结力。最后给出了结构强度和结构性土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