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世界海运》2009,32(9):80-80
《中国海事》杂志是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其宗旨是着眼促进“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大力宣传国家海事政策法规,积极传播国内外海事重要信息,着力弘扬海事先进文化理念,认真探讨海事执法和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树立中国海事主管机关在国内外的良好形象,促进中吲海事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运》2012,(15):5-5
8月25日,中国海事公务船“海巡31”轮在嘹亮的汽笛声中,驶离上海外高桥码头,踏上远赴美国夏威夷的航程。这是中国海事公务船首次出访美国,它将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在海事管理专业技术领域中的交流合作,推进中美两国海事管理部门交流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千翔  曾平  孙俊  刘春晖 《珠江水运》2013,(21):36-42
2013年8月12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作出重要批示:广东海事局认真履行职责,构建安全生产责任链,为推动港珠澳大桥安全生产、科学施工创造了条件。请部海事局进一步总结广东局的经验,推广广东局的作法,力争实现“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加强海事系统的“三化”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中国海事。  相似文献   

4.
8月12日,交通运输部杨传堂部长在《人民日报内参》第1167期“广东海事部门确保港珠澳大桥施工安全”上作出重要批示。杨部长指出:广东海事局认真履行职责,构建安全生产责任链,为推动港珠澳大桥安全生产、科学施工创造了条件。请部海事局进一步总结广东局的经验,推广广东局的作法,力争实现“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加强海事系统的“三化”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中国海事。  相似文献   

5.
正新时期广东海事精神是广东海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海事核心价值体系的广东篇章,是广东海事文化体系的核心要义,是广东海事监管服务意识形态的凝练升华,是7500多名干部职工共同的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在这样的理解上,我们要挖掘广东海事传统精神的富矿,立足广东海事新时期发展的实际,从我局"精敬"文化激发干  相似文献   

6.
《珠江水运》2013,(21):8-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海事科学发展,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中国海事,现就加强全国海事系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简称“三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华志波  马金勇  李永攀 《中国海事》2009,(12):F0003-F0003
为深入推进海事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部海事局决定在全国海事系统范围内开展海事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中国海事》杂志拟从2010年第1期起开辟“海事核心价值观”大讨论专栏,以搭建海事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的交流平台,供广大海事干部职工就海事核心价值观展开深入探讨,并推介海事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成果。  相似文献   

8.
《珠江水运》2007,(11):45-46
算起来“海巡31”船上的海事人员,与31船一起为中国海事服役也有两个年头了。在这些难忘的日子里,他们驾驶着这艘中国最先进的海上巡视船,劈波斩浪,万里巡航,彰显中国海事的监管力量,展示中国海事的光辉形象。他们的青春因“海巡31”而多姿多彩,“海巡31”载着他们的理想在辽阔的大海上飞扬。  相似文献   

9.
年度·影响     
胡素青 《珠江水运》2013,(23):28-31
8月12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就“广东海事部门确保港珠澳大桥施工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广东海事局认真履行职责,构建安全生产责任链,为推动港珠澳大桥安全生产、科学施工创造了条件。请部海事局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广作法,力争实现‘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加强海事系统的‘三化’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中国海事。”  相似文献   

10.
一边是执握法锤的法官,一边是擅于仲裁与调解的仲裁员,如今在司法与仲裁的共同携手下,海事争议与纠纷的解决变得更为游刃有余了。6月下旬,随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签署《关于建立海事纠纷委托调解工作机制协作纪要》,一个具有首创意义的海事“诉调对接”在上海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海事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正>广东海事与国际海事的联系正日趋紧密,其"触角"延伸至科技、业务、执法、履约、救助、演练、应急等方方面面。而作为IMO船员分委会和船检分委会的秘书处单位,广东海事代表中国海事在国际海事组织里发出声音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力度也将越来越大。广东海事谋篇布局,已不再囿于广东境内水域。"我们需要加快与国际海事的对接。"广东海事局一位长期从事履约和国  相似文献   

12.
6月下旬,随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签署《关于建立海事纠纷委托调解工作机制协作纪要》,一个具有首创意义的海事“诉调对接”在上海正式启动。10月下旬,由上海海事法院将四个海事纠纷案子交给海仲上海分会委托调解。  相似文献   

13.
交通部徐祖远副部长在2006年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中国海事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应该有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高的发展要求。中国海事局刘功臣常务副周长在工作报告中满怀豪情地描绘了海事工作“十一五”发展的蓝图。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海事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水平要在经济执法队伍中处于最前列,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极具创新精神,充满自信,既喜人又逼人,既发人深省又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11,(22):7-7
10月13日至14日,全国海事工作暨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会议,并在会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海事把“为全面履职而行动”作为行动纲领,时刻警醒全国海事人牢记责任,不辱使命。“为全面履职而行动”,应该成为海事精神之旗帜,海事文化之基石。  相似文献   

15.
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下的基调。改革的中国,期待着科学的样本及早出现;“转型”的中国,呼唤着典范的模式全面推行。中国海事,亦深切期待着“转型升级”的样本,而中山海事正践行着独创的样本。
  站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前沿阵地的珠三角,面对中山这个文化底蕴深厚但航运经济总量却日趋平淡的现实,中山海事局凭借数年的执着追求与低调创新,向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转变要生产力,向有限资源拓展无限监管效能,最终孕育出一整套转型升级的方案。以货物适运、船舶适载、船员适任、水域适航、码头适靠等丰富而高标准内容构建的智慧海事,伴随着中山海事现代化管理平台正呼之欲出;以智能显示、智能识别、智能预警、智能跟踪、智能处理和智能统计等科技功能而布设的全天候全方位智能监控网,也将轻易推动中山海事监管由汗水型向智慧型的转变。在这其中,积数十年底蕴而一朝破茧的中山海事精神,不可或缺地成为中山智慧海事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6.
鲍光翔 《珠江水运》2014,(11):16-17
全球海事服务在全球信息化浪潮席卷之下如何作为?中国海事该如何跟进?广东海事信息化、智慧化走到了哪一步,并将“升级”至什么标准?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行业时髦话题。如果我们把海事信息化、智能化比作是硬产品的更新,那么海事服务的理念应该算是一种软产品的升级。只有软硬产品达到最大限度的兼容,才能发挥最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程》2006,28(2):74-74
将于2006年10月25日至28日在大连星海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大连国际海事展览会”,结合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和船舶基地建设,架构新的平台,开辟新的空间。“大连国际海事展览会”作为中国海事界的一大盛会,对扩大国际海事界的合作与交流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8月16日,台风“尤特”的影响已经减小。
  受台风“尤特”影响,广东境内普降大雨,多处水域水位上涨,佛山三水海事辖区迎来了罕见的秋季洪水。
  19日,洪水到达三水河口水位接近警戒线。思贤滘一片汪洋泽国,岸标淹到顶,灯塔只剩尖;流水湍急,变化不定,船舶航行困难。  相似文献   

19.
这里是广东海事调查的“黄埔军校”,严格教学、严格考核,向华南各海事部门输送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这里是珠江口水域的“刑警大队”,循着蛛丝马迹,开展事故调查,还原案件真相;这里是广州海事局沙角海事处(以下简称“沙角处”)的“科研中心”,是业务攻关的主阵地,为辖区监管建言献策;这里是沙角海事处的“金字招牌”——广东海事局海事调查研究实训基地(广州)。  相似文献   

20.
东莞总是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标签。从“经济哨所”、“民工之城”到“电子之城”、“服装之城”,甚至于“中国性都”,但却从未与文化有过让人刻骨铭心的传唱。然而,身处其中的东莞海事却果断打破了这个“魔咒”,以“先行”文化在其水域内创造了一段佳话。在2014年10月17日的广东海事文化推进会上,作为广东海事三个文化示范单位之一的东莞海事局,得到了集体的肯定。而这种肯定无疑来自于东莞海事以文化促发展,以发展塑文化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