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简要的介绍了大跨径刚架拱连拱桥的设计,跨径为 24.25 m(边跨)+ 4×75 m(主跨)+ 24.25 m(边跨),主要介绍了刚架拱连拱桥桥型及结构特点、结构验算分析、施工要点等技术.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钢梁南边跨合龙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为2联(84+84) m连续钢桁梁+(108+192+336+336+192+108) m六跨连续钢桁拱桥.六跨连续钢桁拱桥分4个合龙点,先192 m边跨合龙,再中跨合龙.介绍该桥主桥南边跨合龙的特点、技术措施、合龙前的架设状态、合龙步骤.  相似文献   

3.
自锚上承式拱桥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杭客运专线跨沪杭高速公路主跨88m+160m+88m自锚上承式拱桥为工程背景,介绍该拱桥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比选研究。通过计算分析,确定拱桥的相关技术参数及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4.
考虑地基-结构相互作用情况,研究了上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线性及非线性地震响应.以其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工程背景,以三维粘弹性人工边界模拟远场地基的辐射阻尼和弹性恢复性能,建立了包括基岩和上部桥梁的整体分析模型,沿纵桥向输入amax=0.2g迁安地震波,在考虑地基-结构相互作用条件下研究了上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线性及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表明非线性行为在桥梁进行地震响应位移分析时是不可忽视的,考虑非线性后拱肋地震响应位移计算结果增大,主拱肋部分截面弯矩My、Mz大于线性计算时结果;下弦管轴力在拱脚附近非线性计算时结果大于线性计算时结果,但幅度不大,在跨中附近非线性计算时结果小于线性计算时结果.  相似文献   

5.
某斜靠式钢拱桥为3跨连续梁拱组合体系,跨径布置为(14.9+82.2+14.9) m,位于软土地基上。施工顺序为先梁后拱,主梁采用钢管支架法施工,主梁安装完成后,发生了中跨主梁下陷、边跨主梁上翘的现象。通过力学和有限元分析,得出中跨主梁下陷的主要原因是地基沉降,边跨主梁上翘的主要原因是白天高温时段安装。针对变形原因,对中跨主梁采用了临时支墩顶升优先、吊索上拉备用的处理措施,对边跨主梁采用了"配重下压、中跨顶升"的综合措施,并结合处理措施调整了施工工序。经过处理后主梁成桥高程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处理措施有效、得当。  相似文献   

6.
贵州六圭河大桥设计施工中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贵州省六圭河大桥(净跨为195m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重要工序的理论计算,同时六圭河大桥的设计及成功建成将为普通混凝土箱形拱桥的发展积累经验,并且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箱形拱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对园林中拱桥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总结园林中拱桥景观的设计原则(比例协调、尺度恰当;均衡匀称、韵律优美;富于内涵、融于环境)与步骤,并对园林拱桥常见桥型(实腹拱桥、空腹拱桥、刚架拱桥、组合体系拱桥、异型拱桥)的实用性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哈尔滨香坊公园中的一座景观拱桥进行设计.该桥采用(15+30+15)m三跨连续拱式组合结构,矢跨比为1/5.上部结构横向采用2片拱肋,拱肋横向长度为3.0m,间距3.5m,拱肋之间不设横向联系.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承台形式.栏杆采用竖板加道扶手形式,造型成天鹅形状.经过景观设计后的拱桥,力线明朗,简洁流畅,并与周围环境形成优美、和谐的景观.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1,66(7):142-146
犍为岷江特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净跨400m,桥宽31.8m,桥梁全长457.6m。拱桥吊装采用的缆索吊机在传统的缆索吊机上从后锚构造、承索器等方面有新的革新,确保了吊装过程中主索受力均匀性与吊装安全;拱桥拱肋的少扣索无支架安装方法,节省了扣索,简化了繁杂的调索工序。  相似文献   

9.
苏善根 《公路》2000,(3):43-55
4 钢拱桥4.1 概述对于两岸山峰陡壁水深流急的河谷 ,一般岸边基岩露头 ,岩土强度高 ,最宜修建单跨拱桥。我国大跨单孔石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比比皆是 ,唯钢拱桥微乎其微 ,即便欧美和日本修建钢桥众多的国家 ,钢拱桥也为数不多。我院在 60年代中期为三线建设的需要设计了跨径 1 80 m的钢肋拱桥填补了这一桥型的空白 ,接着又有了交通部第二公路设计院的钢桁拱桥的设计 ,现两桥相继建成在金沙江上。钢肋拱桥的设计总体上与钢筋混凝土肋拱桥大致相同 ,即荷载通过桥面系传给立柱 ,再由立柱作用于拱肋上 ,拱肋为受力主体 ,最后由拱脚传递到桥台…  相似文献   

10.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拱桥,首先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克服拱圈传递的水平推力.对营口玉韵桥结构受力和结构体系选取进行分析,探索软土地基上修建拱桥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类似桥梁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外环南河主景观桥为上承式钢管桁架拱桥,规划河道宽50 m。桥梁采用一跨过河,主拱计算跨径53 m,桥梁总长76.6 m。桥梁主拱肋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矢高6.235 m,矢跨比为1:8.5。拱肋、斜腹杆及平联杆采用钢管截面形式,桥面系采用钢桥面板结构形式。桥台兼顾拱脚作用,因该桥是有推力拱桥,需设置强大的基础来抵抗拱桥产生的水平推力。因此,每个桥台设置了6根φ1.5 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40 m。  相似文献   

12.
扬州市万福快速路跨越京杭大运河,采用下承式三跨连续钢桁架拱桥,跨径布置为42 m+140 m+42 m。介绍其总体布置、结构设计、施工方案和整体、局部主要计算结果,以及对桥型的设计体会。三跨连续下承式钢桁架拱桥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双反向曲线拱桥的美学特点,又体现了现代钢桁架的结构美感,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九堡大桥组合结构桥梁的技术构思与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杭州九堡大桥跨越钱塘江,全长1 855 m,是一座全部采用组合结构的大型越江桥梁工程.主航道桥与非航道引桥分别采用大跨度连续组合拱桥和连续组合箱梁桥,组合拱桥与组合箱梁桥均采用多点同步顶推法施工技术.其中,引桥顶推施工时,85 m跨间无临时墩;主桥顶推施工时,210 m跨间仅设置1座临时墩.该桥的建设方案展现了新的理念、技术以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14.
中山公园景观步行桥为一座单跨60m的上承式无铰钢筋混凝土拱桥。介绍了该拱桥的工程概况及主要荷载标准,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对上承式无铰拱桥的施工及运营阶段进行空间静力分析、动力特性分析及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合理,可供同类桥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雷体生  钱永久 《公路》2021,66(11):149-154
井田大桥为74m+128m+74 m小矢跨比上承式钢筋混凝土三孔连拱拱桥,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构在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探寻小矢跨比连拱拱桥的合理成拱方案,优化主拱拱圈的拱轴系数与局部构造.结果 表明,缆索拼接方案的拼接界面不能满足小矢跨比拱桥的弯矩需求,挂篮悬浇方案则可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安全性及美观性;增加拱轴系数能减小拱脚负弯矩,增加拱顶正弯矩,对L/4截面的弯矩影响不显著,综合平衡全拱圈正负弯矩,井田大桥主拱圈拱轴系数取2.6;优化拱圈截面形式后,主拱圈最大压应力处于相对均衡水平,且拱顶负弯矩大幅降低,使全桥内力分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明州大桥为主跨450 m的中承式双肢拱桥,中跨主梁为漂浮式结构.以该桥为例,主要介绍大跨度钢拱桥在施工过程中吊索索力偏差的分析方式以及调索的方法,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8,(11)
成都市红星路南延线跨府河大桥为三跨连续超宽蝴蝶型拱桥,其孔跨布置为44m+150m+55m,桥宽69m,桥梁全长264.65m。该桥结构新颖、线形简洁、造型美观、力系传递分配精妙,既是目前世界"第一宽"桥梁,也是成都地区市政"第一大跨"。该桥建造中研究并成功运用的多项创新技术不仅在钢拱桥施工领域,而且在其他桥梁施工乃至其他建筑领域都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林  曹正洲  马奎 《中外公路》2011,31(5):156-160
介绍了重庆巫山小三峡新龙门大桥净跨240 m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包括桥型总体设计、主拱肋设计、吊杆设计、横撑设计、横梁设计、桥面板设计、下部结构设计及钢结构防腐等内容,总结了该桥在结构关键部位上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郑州黄河二桥钢管混凝土拱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桥梁建设》2004,(1):55-58
郑州黄河二桥主桥为8×100 m钢管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位于黄河中游宽阔游荡性河段上.施工中采用了双线施工栈桥加跨墩龙门吊机的施工方案.着重介绍钢管拱的制造、安装方法以及施工中的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钢管混凝土这种组合材料应用于工程实践,拱桥的跨越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跨度大,宽跨比小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失稳破坏是结构破坏的形式之一,具有破坏突然、征兆不明显的特点,其危害性比强度破坏更大、更隐蔽。以甘肃在建的主跨180 m,宽跨比为1/25.7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建立了全桥施工过程全三维有限元模型,详细分析了该桥成桥状态和施工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讨论了拱上结构以及桥面系边界条件的处理,分析了其对结构整体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