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11月14日至16日,铁道部科技司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召开了铁道部“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研制”专家论证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部内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有关工厂和铁道部科技司、机务局、计划司、工业总公司的领导和专家、教授,共计30余人。另有部分关切我国交流传动机车发展的同志也自愿参加了这次论证会。论证会由铁道部总工程师沈之介主持。  相似文献   

2.
铁道部科技司、机务局、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于1989年9月24日至25日在株洲召开“300kW交—直—交传动系统地面试验研究”部级鉴定会议。部科技司聘请了八位部内外专家承担该项目的主审人被聘请的部外专家有东北工学院佟纯厚教授、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吴健雄高级工程师、上海电机厂吴金山高级工程师部内专家有上海铁道学院邵丙衡教授、东南交通大学连级三教授、北方交通大学王立文教授、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王享祥副研究员、株洲电力机  相似文献   

3.
1982年5月8日至10日,铁道部科技局、机务局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召开了DK1型机车电空制动机技术鉴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所、路局、铁路工厂等15个单位40名代表。 DK1型机车电空制动机是铁道科学研究院、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共同主持,在眉山车辆工厂、西安和成都铁路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积极參加和支持下,吸  相似文献   

4.
由铁道部科技局、机务局,工业总局主持的韶山4型电力机车技术设计审查会议于1983年5月14日~16日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有关科研部门、高等院校、铁路局、铁路勘测设计部门、铁路工厂的专家和领导。国家经委及株洲市科委的领导莅会指导。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韶山4型电力机车设计组的设计人员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电力机车与电传动学组,于1992年12月17~18日,以“机车与动车交流传动技术”为主题,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召开了第七次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工厂、科研、高校等与交流传动有关的11个单位的34名代表。会议由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桂林芳副总工程师主持。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廖勤生所长、牵引动力委员会副主任北方交大郝荣泰教授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由大同机车工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韶山7型电力机车技术设计审查会于1991年元月29日至31日在大同机车工厂召开,会议由铁道部科技司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铁道部有关司局,铁路高等院校和机车车辆工业系统的厂、所共26个单位,80多名电力牵引专家。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大同机车工厂对韶山7型电力机车的技术设计作了全面介绍,专家们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和严格的审查,认为韶山7型电力机车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参数先进,适合小曲线半径众多的山区线路客货运输,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议一致通过了韶山7  相似文献   

7.
SS6型电力机车技术设计审查会议于1990年4月6日至8日存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召开。该型机车是以日元贷款、国际招标的方式为郑——宝线提供的4800kW六轴交流电力机车,共计50台。株洲电力机车厂参加投标后,于1989年10月中标,这是我国第一次参加电力机车、国际投标。中标后,株洲电力机车厂及其协作单位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与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与湖南省铁道学会,于1986年4月21日至23日,在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联合召开了机车电传动学组第四次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辆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电子所、铁道部科学技术情报所、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上海铁道学院、兰州铁道学院、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永济电机厂、长春客车厂北京地铁太平湖车辆段、机械工业部湘潭牵引电气设备研究所、湘潭电机厂、北京电机厂等单位的有关科技人员及专家教授,牵引  相似文献   

9.
铁道部“电力机车诊断技术的研究”工作会议于1984年1月16日至18日在陕西临潼召开。会议由铁道部机务局主持,西安、成都、北京局的机务处、科技处和科研所,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工厂、电化工程局及宝鸡、马角坝、石家庄、六里坪、勉西、安康机务段等单位的29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为贯彻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于1990年11月29日至30日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会议由总公司唐曾妍高级工程师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十三个工厂、研究所与机务段等二十一名代表。总公司聘请了上海铁道学院刘韵匀教授、永济电机厂王仁山总工程师、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桂林芳副总工程师、成都铁路局马角坝电力机务段何步昌总工程师、郑洲铁路局机务处内电科黄振文高级工程师担任该三项成果的主审人,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1月8日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西门子合作开发的首台DJ4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在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成功下线。该DJ4型机车是在西门子的“欧洲短跑手”机车平台上专门为中国铁路设计的一款新型货运电力机车:机车为采用2节4轴机车通过内重联方式组成的2(B0B0)轴式的8轴机车,机车额定功率为9600kW,最高速度为120km/h,轴重为23~25t可调。机车电传动系统采用交-直-交传动方式,牵引变流器采用IGBT水冷模块,主辅变流器一体化集成方式;牵引电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和通信系统采用西门子SIBAS控制系…  相似文献   

12.
铁道部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技术鉴定会于1987年11月20至21日在株洲市召开。参加会议的单位有:铁道部科技局、机务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环行基地、机车车辆研究所,北方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永济电机厂,北京、郑州铁路局,太原铁路分局,太原北、宝鸡东、六里坪电力机务段,月山、洛阳、成都内燃机务段以及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共18个单位43名代表。工业总公司张志成工程师主持了会议,株洲市科委苏正根副主任到会讲了话。会议按照工业总公司分别与株洲电力机车厂(下称株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下称株所)签订的科研有偿合同的要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0月19日~22日,铁道部科技局和铁道部工业总局在(?)洲组织召开了技术鉴定会议。对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制的 KK500-13-3型快速晶闸管、ZK65O-16-1.7型快速整流管和 HDBC—1型换向器动态变形测量仪进行了技术鉴定。参加会议的有铁科院、研究所、工厂、机务段、院校等部门共29个部内外有关单位的47名代表。  相似文献   

14.
根据(86)工技字第246号文精神和1986年机车车辆工业系统电技术情报网活动计划,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以《机车电传动文献前处理》为题于1986年11月25日至29日在青岛—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召开了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铁道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四方车辆研究所、戚野堰工艺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四方机车车辆工厂、株洲电  相似文献   

15.
韶山1型电力机车硅整流装置创铁道部优质产品鉴定会于1984年8月17日至20日在株洲召开。会议由铁道部工业总局主持,株洲市经委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检测工作由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株洲电力机车工厂负责。参加会议的有石家庄、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铁道部工业总局(81)工研字221号文件精神,1982年10月27日至11月5日在株洲召开了牵引电讥可靠性数据库数据员讨论会议。会议由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铁道部工业总局、机务局,34个机务段、2个铁路局,以及5个工厂和2个研究所,共46名代表。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了有关牵引电机发展情况的报告,学习了可靠性的基本知识,明  相似文献   

17.
唐国平 《机车电传动》1995,(6):58-58,61
SS7型电力机车通过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1995年9月20日至22日,由大同机车工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成都机车车辆工厂联合研制的SS7型电力机车在大同机车工厂通过了由铁道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成员由铁道部所属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铁路局和工...  相似文献   

18.
主要阐述交—直—交电力机车主电路结构型式及特点,并从机车功率、可靠性要求、控制要求和经济性能比较等几个方面提出主电路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株洲南车奇宏散热技术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7月,前身为株洲渌门无线电厂,1993年隶属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时代电工厂。2007年由于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及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战略重组的需要,公司更名为株洲时代散热技术有限公司,系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全资二级企业。  相似文献   

20.
铁道部机车车辆工业电技术情报网委托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主持的“内燃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发展、电子装置和牵引电机可靠性技术讨论会”于1981年10月22日到30日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召开。有关机车车辆工厂、内燃机务段、电力机务段、研究所、学校、铁路局、湖南省铁道学会、国防科大、株洲市科委等单位的代表和部局领导同志共60人參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各种报告、文章及资料共34份,有15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与会期间,代表们认真听取了部局领导同志的指示,围绕着会议主题广泛地交流经验、互通情报,并就今后两、三年的工作通过深入讨论之后提出一系列叮供部局安排工作时作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