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讨交通公平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和选择方法,使评价指标的建立具有科学性和目的性。研究结论:交通公平性指标是交通公平性评价体系中的主要构成,而目前评价指标的选取过于盲目和随意。本研究给出了基于能力供给平等的交通公平性定义,交通公平性评价指标选取应该遵循的八条原则:相关性原则、定义清晰原则、一致性原则、激励正确原则、灵敏性原则以及客观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比较原则;给出了指标选取的规范流程和选取过程中应该提供的信息基础要求;按照本文给出的指标选取原则、信息基础要求、选取流程,可以对现有指标进行检验,并可选出适用合理的新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交通衔接设施对于提高轨道交通客流集散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客流及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特征,进行数理模拟分析和推导,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衔接设施用地配置模型。以广州市为例,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广州地铁的实际调研数据标定模型参数,确定各类交通衔接设施的用地配置指标,指导交通衔接设施规划和建设。通过对广州地铁已运营的214个车站的交通衔接设施规划实施评估及服务满意度调查发现:交通衔接设施用地已纳入法定控规进行严格管控并监督实施,近5年交通衔接设施的规划实施率从原来的21%提高到53%,乘客对交通衔接设施的服务满意度从原来的37%提升至76%,为广州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便捷接驳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城市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系统相互影响、循环反馈的关系,以多模式交通网络均衡为约束,运用双层规划模型将土地利用问题和多模式交通系统相结合,并使用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求解算法,用于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通过算例分析了决策者在对土地利用不同的重视程度下,相应的均衡状态以及应采取的土地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4.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仿真是研究列控系统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采用多分辨率建模理论,能够准确建立列控系统仿真模型,而多分辨率模型描述是多分辨率建模理论研究的基础环节。针对列控系统结构明确、仿真分布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分辨率模型描述方法,该方法将多分辨率建模与多分辨率仿真进行区分,提出了多分辨率模型域的概念,从而在仿真过程中,不同分辨率模型结构可以实现动态切换且不影响仿真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维护模型间以及模型与仿真系统的一致性,设计了接口模型,以此解决了模型分辨率切换的数据正确性问题。对列控系统运行的简单过程进行了建模,通过仿真可以看出该方法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5.
基于回归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能耗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结构。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影响轨道交通能耗的重要因素。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系统的回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的能耗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轨道交通的运营能耗,全年能耗预测误差在5%以内,为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系统的建模与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间隔时间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1(6)
运营组织是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工作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行车间隔时间是运营组织的主要参数。提出了以乘客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加权平均值最大为总体目标的行车间隔时间优化模型,并在一条具体的实例线路上演示了计算和分析的过程。本研究思路借鉴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优化的研究方法和部分理论,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优化研究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7.
模糊可拓工程优选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轨道交通路网与城市发展协调性、建设实施性、路网结构合理性与综合效果性的关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商理论将单人AHP法扩展为多专家主观构权方法,并与熵值客观赋权法结合形成组合构权法,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综合模糊数学、可拓学和TOPSIS法建立模糊可拓工程优选模型,计算各方案的优属度,并据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进行评价.应用该方法对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交通工程、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开发《上海公路网交通分析评价系统》软件,作为分析和应用上海市公路网交通调查数据的主要成果形式。简要介绍了《上海公路网交通分析评价系统》的功能、初步框架、核心模型以及系统设计方法和开发平台的选取。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无线网状网对列车内的网络用户互联结构进行抽象,使其成为一个互联的整体.并假设网络用户的产生服从泊松分布,每个用户产生网络流个数服从几何分布,不同类型用户产生的网络流量服从正态分布.基于网络用户带宽使用的公平性,提出用户带宽分配方法,建立列车网络带宽接入模型,得到不同用户所需的带宽值和列车所需接入的最大带宽值.最后通过模拟数据进行实例验证,证明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分析影响修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衔接过街设施的费用和效益因素,建立过街设施方案评价模型,并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评价模型进行了标定.以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赤峰路站1号出入口过街设施为例,评价模型的计算表明,该处应设置过街地道.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输体系下铁路客运市场的优化策略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析在多种运输方式存在情况下乘客的交通选择行为,基于随机用户平衡理论构造了综合运输条件下的交通方式分离模型。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乘客和客运管理部门两方面的利益,构造一个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多种运输方式存在情况下铁路客运市场优化问题,并给出求解算法。最后通过北京到天津的实例,分析在不同条件和目标下,客运管理部门应采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客运轨道交通具有层次结构,其各层次的关键参数是客运量、站间距、最高运营速度、供电制式与电压等.2015年8月2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之前,北京市交通委公布了京津冀四层次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为优化该区域的交通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建立了采用直线电机车辆的轨道交通的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并与车辆动力学分析通用软件ADAMS /Rail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广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线路设计参数进行的仿真计算,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数量要求,以运输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有供需要求运输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将中转站顶点、用户顶点拆分后与厂家顶点、产品顶点分别关联,构建运输问题网络模型;推导出中转能力和直供能力一定条件下的中转站边和直供边容量约束方程;通过增设平行边,将容量有上下界约束的网络流问题转化为一般网络流问题;采用改进的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算法求出初始解.通过扩大直供边和中转站边的容量,使潜在的负回路显现,根据搜索的目的不同,有选择地切断部分直供边和配送边,从而在不同的范围内搜索负回路,并在负回路上调整流量,使初始解最终转化为最优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铁路军事运输保障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法考察和分析影响铁路军事运输保障能力5个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空间向量范数的铁路军事运输保障能力评价模型。评价以建立保障能力指数为核心,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结果作为权重算子,建立了希尔伯特指标空间,利用希尔伯特空间上单位球的弱紧性,建立了铁路军事运输保障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处理功能,包括定性数据和非定性数据。通过指数分析,对评价对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通过指标分析可得到各指标对于总指数的贡献率和总指数的可达性指标。通过一个算例,对铁路军事运输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价。尝试建立铁路军事运输保障能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契约经济学角度认识保价运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阐述保价运输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保价运输的演进过程,在高风险低运费的不变规律下,产生了承运人限额赔偿制度和保价运输制度。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阐明运输活动的特点决定运输契约是典型的不完全契约,以及产生运输契约的不完全性因素,即交易费用的存在是运输契约不完全的根本原因,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的存在,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保价运输制度是修正运输契约不完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技术经济特征,建立一个适用于多城市之间如何选择最优交通方式组合的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多目标的0-1规划模型,通过虚拟一个运输网络,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带时间约束和能力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求解算法--基于求最短路(Dijkstra算法)的启发式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带有时间约束和能力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