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傅晓红  陆玮 《船舶》2011,22(4):41-44
由于无法利用LNG船液货舱内自然蒸发的天然气,传统的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中心电站的电力推进技术一直无法在大型LNG船上使用。但是随着双燃料发动机的出现,这种局面开始发生变化。对预研中的大型LNG船采用双燃料电力推进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论证了双燃料电力系统的可行性及电力推进系统的配置情况,以探讨LNG船电力推进船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双燃料船舶的设计特点,阐述了1 200 TEU双燃料集装箱船的总体设计特点,详细论述了主尺度选择、线型优化、重量控制、结构轻量化设计和双燃料动力系统的设计.重点研究了LNG燃料围护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要点,尤其是C型独立燃料罐及连接处的设计和布置.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种双燃料船型的基本设计方案,为以后设计此类船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出应用于船舶的实用化LCA方法,构建环境评价指数CE,通过不确定性分析计算500 TEU江海直达集装箱船及其改进方案的环境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原船型方案在船舶营运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大,采用LNG双燃料发动机和超规范干舷设计的船型方案能显著提高该船型的环保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双燃料动力船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选择应用的问题,以LNG双燃料28 000 t多用途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LNG作为船舶燃料的设计特点,进一步阐述了曼恩ME-GI双燃料主机、LNG燃料舱、燃料供应系统(FGSS)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总结了LNG动力船使用LNG燃料的经济性。该船型的开发为后续开发建造更经济、环保、安全的LNG动力船提供了建设性思路和经验性方向。  相似文献   

5.
重点分析了节能减排的大势所趋,长江内河LNG和燃油混燃动力船舶的发展现状、前景和政策环境,双燃料发动机改造主要技术壁垒,LNG和燃油混燃动力船舶改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超大型矿砂船LNG READY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400 000 DWT超大型矿砂船是升级换代船型,满足双燃料预留设计。通过对LNG舱型选择、布置方案、LNG设备间布置、燃气设备选型、BOG处理等双燃料设计的各种要素进行研究和方案对比,确定符合矿砂船船型特点的LNG READY技术方案。此外,对LR、DNVGL、CCS这三个船级社的LNG READY船级符号的要求进行研究,结合LNG围护系统的成本分析及改装方案研究,为未来的双燃料预留设计船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新利 《珠江水运》2022,(2):100-101
国内首艘LNG内河公务船采用LNG(液化天然气)单一气体燃料发动机,区别于以往的LNG双燃料发动机,全船动力不使用一滴柴油,可以真正实现低碳环保.本文从轮机方面介绍了对LNG燃料动力系统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对通风、探测、报警监控等安全措施以及机电设备和双壁管的安装、运行和保护进行重点检验,从而达到船舶具备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宁波舟山港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绿色港口建设,宁波舟山港投资建造1艘LNG燃料全回转拖船。分析全回转拖船发动机的可靠性、燃料供应安全性、全回转拖船的活动范围、发动机在拖船大风浪作业载荷下的适应性、目前船舶加注LNG燃料的法规现状等因素,比较双燃料(LNG和柴油)发动机和LNG燃料纯气体发动机在全回转拖船上应用的优缺点,提出港口全回转拖船LNG燃料发动机采用双燃料发动机的建议,并成功应用于宁波舟山港LNG拖船建造中。  相似文献   

9.
唐浩 《上海造船》2014,(4):43-49
随着燃油价格的日益上升及废气排放的环保法规不断细化,采用双燃料发动机作为船舶动力已成为当今新船型开发中关注的焦点。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舶燃料,对减排和环保的贡献及经济实效是无可非议的。采用DF发动机作为双燃料供给系统的探讨基础,结合有关规则规范和相应的设备资料,分析DF发动机的LNG供给系统在设计中应关注的关键点,详细阐述了燃气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机舱内应采取的安全防务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综合考虑双燃料发动机室的安全冗余要求、发动机室与燃气阀组室防爆空间的合理划分,以及双燃料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室内气压波动等诸多因素,基于LNG船中央集成自动化系统完成智能通风系统设计,从而实现根据双燃料发动机负荷自动调节双燃料发动机舱室通气量。经过实船试验验证,该智能通风系统设计能够满足大型电力推进LNG船双燃料发动机室通风系统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LNG双燃料柴油机的优点以及我国内河船舶“油改气”的现状,阐述了LNG双燃料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进行改造的关键技术,对LNG燃料翻滚事故、低温破坏的预防和LNG燃料加注、储存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周兰喜  马小勇 《船舶工程》2019,41(10):111-115
基于LNG双燃料大型汽车运输船项目的开发介绍了以LNG作为船舶燃料的规范标准和风险评估流程,进一步从ME-GI双燃料主机、LNG燃料舱、燃料供给系统等方面阐述了LNG双燃料大型汽车运输船设计和建造的关键技术,为建造经济、环保、安全的LNG动力船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液化天然气在内河船舶动力燃料上的应用,需加快对内河航道LNG加注站进行布局规划。针对内河LNG加注站布局规划的方法进行研究,借鉴港口布局规划和LNG加注站设计相关经验,提出内河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布局规划的思路及方法,包括加注站规模需求确定、空间布局规划等,并以广东省内河为例进行布局规划。提出的方法可为我国内河LNG加注站的布局规划提供借鉴,得到的布局规划成果能够为内河LNG加注站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中通过分析国外LNG船舶船员培训的现状和当前内河LNG动力船舶常用知识和技能,结合笔者跟船的的实际操作体会,对内河LNG动力船舶船员培训相关内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内河船用LNG加注站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兵 《中国海事》2013,(6):38-40
推广LNG在船舶上的应用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本文从建设内河船用LNG加注站的必要性着手,详细分析了不同加注模式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对水上LNG加注站建设存在的难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对长江江苏段LNG加注站点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肖民  刘冲  刘玉坪  单航 《船舶工程》2019,41(12):27-34
以L 21/31船用中速柴油机为原型,在不改变燃烧室结构的基础上将其改装成缸内液喷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利用AVL_FIRE软件展开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此双燃料发动机的LNG替代率极限以及高替代率时的缸内燃烧及排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装后双燃料发动机的LNG替代率极限为99.5%,当替代率大于99.5%时,LNG无法被引燃;在可以正常燃烧条件下,保持引燃柴油及液化天然气喷射正时和喷射时间间隔不变,随着液化天然气替代率的增加,液化天然气燃烧始点基本不变,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高燃烧温度降低,NO、CO生成量和排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不同推进方式下LNG船的电力系统进行了比较,主要比较了蒸汽推进、双燃料电力推进、两冲程柴油机推进、燃气轮机电力推进等四种推进方式下LNG船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系统容量、系统效率等一些技术指标,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未来LNG船电力系统及推进方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某多功能海上重吊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双燃料系统的设计,结合其典型运营工况,采用经济性(Economic Performance,EP)分析方法对LNG燃料和低硫船用轻质柴油(Low Sulfur Marine Gas Oil,LSMGO)燃料的能量消耗、额外初始投入成本、运营成本(Operating Expense,OPEX)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在中长期的船舶运维周期内,LNG燃料的EP更好。考虑未来船用清洁燃料的发展,相关研究可为海上工程作业船舶的燃料动力系统的设计和选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LNG加气船的优势分析,以LNG加气船的市场需求为研究内容,从国家政策、市场前景、资本来源等市场机遇和技术设备不够成熟、产业配套需完善等市场风险几方面进行研究,对内河LNG加气船的市场定位具有指导性意义。整体上内河LNG加气船市场还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在很长时间之内都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段斌  宋炜  刘恒  江浩 《船舶工程》2020,42(S1):278-282
天然气由于其热值高、不含硫、燃烧清洁而成为绿色环保型船舶的首选燃料。随着LNG燃料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是车客渡船、拖轮、平台供应船等近海或短途海运船舶采用LNG动力,而且豪华邮轮和大型集装箱船等远洋船舶也逐步迈入了LNG燃料行列。本文介绍了LNG燃料动力船及LNG加注船的发展现状,总结了LNG加注船具有机动性好、加注效率高、加注范围广等优点,并重点分析了未来LNG加注船的技术发展方向: LNG燃料舱容量的大型化发展,未来B型舱和薄膜型LNG燃料舱将成为优选方案;LNG加注船在加注平台设计、加注对接方式、LNG燃料舱操作服务方面的灵活性将得到极大提升;LNG加注船还将具备更高机动性和操纵性,能够实现无需拖轮协助的一人操作而自主安全靠泊。随着全球LNG作为船用燃料的推广,LNG加注船作为LNG产业链上的战略新兴产品,是保障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实施“绿水青山”生态发展必不可少的重大装备,其应用和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