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交通》2006,(5):14-14
近日,《广州市域高等级路网规划》出台。广州市域将规划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四环、十八射”环形放射状高快速路网布局,规划道路长度达1900公里。到2010年,广州市域高等级路网将建成1670公里,占规划路网的88%。其中高速公路网络通车里程达到791公里,快速路网879公里,分别占规划路网的96%和82%.其中,芳村大道将改造为城市快捷道路,改造后沿线将不设红绿灯。[编按]  相似文献   

2.
<正>一、道路交通现状及主要问题1.现状道路设施长春市中心城区现状道路总长度1 213.3公里,其中主干路长度339.4公里,次干路长度282.9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内道路网密度为3.79公里/平方公里,与合理的路网密度5.3~7公里/平方公里有较大差距。在中心城区的现状用地中,城市道路用地26.9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用地率11.2%,人均道路用地面积约10.78平方米,以上指标均低于规范指标。图1为长春市中心城区2010年道路设施状况。  相似文献   

3.
《广东交通》2006,(3):34-35
2010年前。广州将铸成“四环十八射”高等级路网骨架。新增高等级道路450公里。对内、环线配合城区纵横道路。可为中心交通“活血”;对外、十八条放射线将为广州与珠三角“通脉”。[编按]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昆山市地属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东靠上海,西邻苏州,是江苏省的东大门,公路、水路、铁路交通网发达,人流、物流量大且密集。目前,昆山市域面积927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苏州东绕城高速公路、312国道、顺陈路、城北路所围合的区域)面积18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现有主次干道108条,195公里;支路78条,82公里。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5公里,人均道路面积22平方米。城区道路基本形成了内外相连、环内互通、环外放射的城市道路交通格局。截至2009年5月底,昆山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1535辆,其中汽车122167辆;机动车驾驶人总数达到141695人,其中汽车驾驶人90733人。在机动车和驾驶人区域分布上,城区占比近一半,城区交通“潮汐流”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市将加密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路网,提高轨道交通覆盖面。 按照规划设计,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在原定2015年建成19条线路、达到561公里的基础上,新建几条城区加密线路,增加200余公里运营里程,最终突破700公里运营里程,  相似文献   

6.
杜娟 《广东交通》2009,(4):28-28
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最近签署了《关于边界道路建设及连接工作计划的协议》(下称《道路计划》)。按照《道路计划》,未来5年,深圳、东莞、惠州三市衔接道路将建11条高速公路、快速路和7个国省干道项目,打通“断头路”,实现三市路网互联互通,进一步强化三市中心城区间1小时交通圈,促进三市区域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萍乡属于三线城市,中心城区面积约58平方公里,城区道路总长度221公里,以平面混合交通为主。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是由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组成,出租汽车700辆,公交车总数420标台.公交分担率约20%。  相似文献   

8.
历史城区内的道路系统普遍狭窄且非机动交通较多,在保护历史城区道路格局时,现有城市道路等级规划标准显得较为粗泛和缺失,因此需要研究针对历史城区的道路等级划分方法。首先分析总结相关研究和国内外规划实践。提出历史城区道路等级划分需要考虑的主要要素:交通功能、历史格局、街道功能等。以福建省长汀古城为例,采用统计断面人流量、道路城市功能分类等方法,梳理分析其道路网的特点。将古城内外道路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适当增加适应历史城区的主要街巷、次要街巷等级。规划评价结果显示,路网结构和密度较为合理,有利于路网发挥协同分工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现状 1.路网总量:至2003年底,中心城道路面积4 354万平方米(约占土地面积6.9%),人均道路面积4.5平方米(全市9,北京12,发达国家10~20).与上世纪80年代末相比,道路面积、路网容量、运行效率分别提高60%、200%和80%.投运高速公路238公里、中心城越江通道8处、轨道交通线112公里.  相似文献   

10.
一、上海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现状 截至2008年底,上海城市道路总长度已达4347公里,总面积874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8.78平方米。到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将拥有快速路210公里、主干路420公里、次干路620公里的城市道路系统。其中,新建世博会配套道路46条,2010年世博会前将全部竣工通车;中心城内越江桥隧将由目前10条54车道增长至16条80车道。对外交通设施中,2010年上海连接长三角的高速公路总数将达到10条,里程总计880公里,车道总计60条。其中,6条高速公路、38条车道连接江苏;4条高速公路、22条车道连接浙江,将形成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对外公路交通集散系统。  相似文献   

11.
1月15日,广州市黄埔区丰乐北路延长线、珠吉路延长线正式通车,这两条道路的贯通将广州科学城与黄埔区、天河区的路网连为一体,萝岗区和黄埔区等东部地区通往广州中心城区又添了两通道,大大缓解了大观路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2.
王志高 《城市交通》2013,(3):91-94,72
为了改善机动车的可达性并避免驾驶人迷失,城市政府和规划师开始将中心城区传统的单向道路网络转换成双向行驶。双向道路网络可提升经济活力水平和中心城区的宜居性,而单向道路网络可提高通行能力。指出使用出行服务能力指标来衡量道路网络效率更适宜,将单向行驶与双向行驶道路网络的出行服务能力进行对比,后者交叉口的处理包括左转专用车道、左转渠化和禁止左转三种方式。结果显示,与传统认知和设计手册相反,双向道路网络通常比单向道路网络更有效率。在出行距离较短的情况下,允许转向的双向道路网络比单向道路网络的出行服务能力更高;禁止左转的双向道路网络比单向道路网络造成的绕行更少。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在交通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对我国城市地下道路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新加坡的路网新加坡东西长43公里,南北长23公里,共有道路网3 234公里(加上城市支路长度近8 3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条162公里),已有道路网络占国土面积的12%,拥有各类车辆约80余万辆。新加坡道路网较密,  相似文献   

14.
道路黑点识别与改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道路黑点识别方法、黑点成因及改善措施,总结了国内外经验,提出质量控制法识别路网中事故多发道路,经验一鉴别指数法识别道路事故多发点(段),以及确定黑点改善优先排序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说明与论述。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道路黑点准确,改善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坎布里奇大学城、美国曼哈顿大学城、英国剑桥郡大学城、英国牛津大学城、德国慕尼黑大学城、日本东京大学城、广州大学城7个国内外典型大学城为例,从案例大学城路网结构、街区尺度、街道设计三个方面出发,分析道路等级和功能,计算路网密度和道路间距。总结国际大学城的经验值,提出大学城路网规划的路网模式设计和道路管理策略。以北京沙河高教园为实例,针对规划路网确定提升改造方案。对比改造前后园区的路网变化,结论证实大学城路网采用合理规划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市政府日前出台《2017年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确定了2017年缓解交通拥堵行动7个方面40项工作任务。主要目标是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中心城区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7左右,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城市交通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壮大,交通路网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根据现今道路建设施工的发展趋势,新建高速公路的级别越来越高,而原有的交通路网不断的进行升级改造。“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路网工新增公路64万公里。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交通路网的建设越来越趋于完善,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公路以及部分高速公里的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情况,且新建公路的早起损坏情况较为明显,从而后期不得花费巨额资金对其进行修复和改造。  相似文献   

18.
公路总量继续增长。2005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93.0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99万公里,比“九五”期末增加25.07万公里。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132674公里、省道233783公里、县道494276公里、乡道981430公里、专用公路88380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6.9%、12.1%、25.6%、50.8%和4.6%。  相似文献   

19.
袁亮  曾康琼  夏淼磊 《城市交通》2013,(5):62-68,11
研究作为交通改善方法之一的单向交通系统的适用性。以温州市(大城市)和龙港镇(小城镇)中心城区为例,通过分析现状路网和交通运行特征,制定单向交通系统方案,运用EMME3和VISSIM对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到单向交通系统的适用性结论。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市中心城区单向交通系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作用,而龙港镇中心城区单向交通系统却能有效改善交通运行状况。最后,指出单向交通系统与道路特征、交通管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道路路网景观生态影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道路路网大规模扩张,这会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突出表现为对大尺度景观生态格局的影响.对国内外有关路网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整理了国内外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路网景观格局影响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等级的道路对于生态环境各因子影响的范围存在差异,路网致使区域景观破碎度增加,而基于破碎化理论建立的路网优化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网对景观生态的影响.因此,从景观生态角度分析道路路网的生态影响,对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