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防波堤沉降计算是防波堤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章以茂名港博贺新港区东防波堤为项目依托,运用Plaxis软件对典型断面K3+570进行建模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研究结论表明:防波堤的沉降主要由地基的压缩沉降和堤身自密实沉降组成,并且地基的软弱土层是影响地基沉降的重要因素。防波堤的水平位移较小,垂直位移较大并且主要体现在堤身中轴处。  相似文献   

2.
翟焕明 《水运工程》2017,(S1):105-108
为保证防波堤施工过程中堤体地基和结构的稳定性,设置堤体沉降监测、戗台沉降监测和堤体孔隙水压力监测3个观测项目。结果显示:在施工初期,由于施工速度快、加载间歇短,造成地基出现瞬时沉降过大;堤体成型后,各监测数据区域稳定,变化速率缓慢,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高。根据堤体实测沉降数据,通过双曲线法计算的土体固结度较高,地基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水运工程设计中、仅考虑软土地基的沉降和蠕变,忽略堆石体自身的蠕变沉降。引堤、防波堤、岸壁式码头后方回填等堆石体结构不能有效夯实且结构较厚时,其长期蠕变沉降可能影响使用功能。结合巴基斯坦某引堤、防波堤工程,应用反馈分析法及室内试验研究法,对堆石体蠕变量进行计算,并结合沉降观测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反馈分析法对于水运工程堆石体蠕变沉降计算的适用性较强,与实际观测数据吻合较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水上砂桩加固软粘土机理的基础上,讨论了砂桩复合地基的强度和沉降的计算方法,对桩土应力比从理论和实测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推荐值。分析了水上砂桩置换法设计与施工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砂桩和地基土的监测和沉降实测数据对计算方法和参数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于健  刘钊  胥新伟 《水运工程》2021,(8):176-181
港珠澳大桥工程是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高置换率挤密砂桩复合地基的工程,该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经验性较强,计算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因此进行承压板边长为5.4 m的大型复合地基荷载试验以验证设计参数。采用双曲线模型对该荷载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进行拟合,建立考虑地基非线性变形的切线模量与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验证切线模量法沉降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分别采用该方法和规范方法对复合地基在主体结构荷载作用下的地基沉降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考虑地基非线性变形的切线模量法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6.
黄骅港外航道防砂堤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骅港是神华集团煤炭最佳出口港,外航道骤淤问题是制约黄骅港发展的关键。神华集团决心修建外航道防砂堤并已初见成效。文中介绍了防砂堤几种结构型式,比选经过和推荐方案以及推荐方案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在外海、深水、厚软基地质条件下沉管隧道基础沉降及差异沉降控制技术问题,对传统桩基与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对比,提出港珠澳沉管隧道采用PHC刚性桩、高喷柔性桩、挤密砂桩散体桩复合地基逐步过渡到天然地基的地基及抛石+碎石垄的组合基床方案。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及观测数据证明提出的新型复合地基及组合基床方案控制沉降及差异沉降的效果显著。提出沉管隧道基础沉降主要组成及复合地基建议的沉降计算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较好地控制防波堤预留沉降,分别对基础和堤身在不同时期的沉降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在施工过程中时时观测沉降情况,根据理论计算并结合沉降观测数据,对防波堤预留沉降进行分阶段控制。结果显示沉降数据与理论计算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吹填砂后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和固结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海域软土地基上大面积吹填砂后.对该地基的分层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双曲线法和三点法推算地基最终沉降量,分析了观测时间对推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影响.在缺少开始吹填砂到开始观测时间段内的初始沉降量情况下,结合地质资料提出土层固结度的推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三期工程的陆域形成情况,探索出陆域形成过程在吹填砂荷载作用下海底天然泥面下软土地基沉降的观测方法.根据天然泥面下软土地基沉降量和吹填砂的顶面高程,解决了计算陆域形成过程中吹填砂体积的难题,为类似的海上吹填砂成陆工程设计和沉降观测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高桩码头桩基沉降会对上部结构内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通常情况下并不进行计算。为了确定码头桩基沉降量,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用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桩基沉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高桩码头整体沉降大概为几十毫米,不均匀沉降为几毫米。通过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理论计算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可以作为一种桩基沉降计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强  高玉杰 《水运工程》2018,(7):159-164
建设大型油罐软基处理的重点在于控制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但普通强夯置换法存在置换墩体着底情况不良与地基工后沉降量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普通置换强夯法的改进研究。采取预成孔工艺能解决墩体着底情况不良的问题,从而减少地基工后沉降量。预成孔置换强夯法是一种用于处理软弱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具有工期短、造价低与绿色环保等优点,通过预成孔保证置换墩着底可靠性,从而成功控制了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实际检测结果和充水预压试验证实了处理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刘吉福 《水运工程》2012,(8):155-159
大面积堆载预压工程分级加载时采用三点法推算沉降需要修正时间起点,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前期沉降缺失的情况。三点法推算沉降受到其是否适用分级加载、时间起点修正、前期沉降缺失等因素的限制。理论分析表明分级加载时、前期沉降缺失时,三点法仍然适用,提出了等沉降法确定修正时间起点。工程算例和工程实例均证实了该研究成果的正确性,目前时间起点修正方法导致瞬时沉降计算不正确。  相似文献   

14.
介绍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工程中的沉降产生机理,特别是分层沉降的监测。浅层及深层软基处理过程中,分层沉降管会发生弯曲,弯曲导致管口发生一定的沉降,分析这种弯曲产生的沉降对分层沉降数据处理的影响,并研究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讨论了分层沉降管的刺入沉降问题,发现刺入沉降对数据处理无影响。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发现剔除分层沉降管的弯曲变形导致的磁环被动沉降量后,数据更加真实可信,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工程中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软土层厚度、软土层压缩模量、地表硬层厚度、地表压缩模量、路堤高度、路堤顶宽、路基填筑时间和填筑竣工时沉降量等参数对公路软基沉降有影响。对公路软基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取样,输人样本为各参数,输出样本为路堤中线下地表沉降值,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映射和泛化能力,通过训练,建立了公路软基沉降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对公路软基沉降进行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具有很好的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王中  柳延江 《水运工程》2019,(S1):52-56
重力式码头前后轨道梁的沉降差异是港口建设的难题。前轨道梁作用在沉箱上,沉降量不大,沉降过程在施工期基本能够完成;后轨道梁一般作用在棱体上,考虑到沉箱的安全,一般不采取夯实处理措施,靠回填料自身密实,导致在使用期沉降量明显大于前轨,影响设备运行。若采取灌注桩基础,由于灌注桩需要穿透块石或开山石的棱体,给灌注桩施工带来很大难度。以国投曹妃甸煤码头续建工程为例,采用棱体陆上、水下多层强夯工艺,有效缓解了前后轨道梁沉降差异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类似工程结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梅  李镜培 《港工技术》2012,49(4):51-53,67
借助有限差分软件模拟某工程超大型基坑逆作法施工后的地表沉降,分析基坑平面尺寸和地下连续墙的深度、宽度及弹性模量等因素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超大型基坑到沉降收敛点的距离应至少为基坑最大挖深的8倍,该结果大于以往文献中关于基坑到沉降收敛点的距离为基坑最大挖深4倍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测沉降过程线推算最终沉降量S∞及固结参变量β是排水加固工程的常规分析方法,但国内研究其与实际值的差异及其误差趋向的文章并不多见。文中通过对有830 d沉降观测资料的某预压加固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得到了该工程主固结时间及相应的实际最终沉降量S∞,证明了固结度表达式Ut=1-αe-βt中的参变量β在固结过程中并非常数。分析结果表明,用"三点法"反分析计算最终沉降量S∞和参变量β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是偏于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在土体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下,沉降量是地基处理过程中的主要控制标准之一。在多哈新港码头两种典型的地基上分别设计大型堆载试验,通过较长时间的沉降观测,得到了地基土的最终沉降值,同时结合CPT试验,运用分层总和法及参数反演法分析不同土层的压缩模量,并进行沉降预测,为本项目及类似工程的地基土沉降量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蒋瑞波  张明 《水运工程》2011,(5):136-140
基于Gibson大变形固结方程,结合吹填淤泥高压固结试验成果,对简化该方程的3个假定条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级荷载下双层软基沉降预测的大变形固结简化方法,将其应用于围海造陆工程吹填淤泥与原状淤泥双层软基沉降过程预测,结果表明:1)常规预压荷载(≤200 kPa)下,固结压力0~25 kPa与25~200 kPa范围内,吹填淤泥的孔隙比e与有效应力及渗透系数与(1+e)分别满足线性关系,大变形固结系数近似为常数;2)大变形固结简化方法预测的双层软基沉降曲线相比于经典固结理论,更接近于实测曲线,为软基沉降预测提供了一种简易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