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现场测试及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 ,利用有限元法 ,分析 1层土工格栅、2层土工格栅和 1层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对软土地基变形的控制效果 ,比较现场试验与室内模型试验中加筋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复合加筋排水褥垫是针对沿海缺砂地区开发的一项新型专利技术.可取代软基加固中的排水砂垫层,同时具有水平排水与加筋作用.对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加固软土路基技术的加筋效果影响因素、加固地基后路堤的稳定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层对于软弱地基、路堤高度相对较低、软土地基厚度较大的工况加筋效果更明显;与砂垫层相比,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可有效提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并且节省造价.  相似文献   

3.
滨海相软基袋装砂井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万铁路通过滨海相软土地基段采用换填、砂垫层、土工格栅及袋装砂井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加固地基效果,介绍其施工方法、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大模型试验、现场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加筋砂垫层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探讨了加筋地基中筋带内力的发展和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采用的加筋垫层能显著提高软土路基的极限填筑高度,但对减小沉降效果不明显,各层筋带内力均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填筑高度下其最大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土工格室加筋土地基的承载力、变形特征及加筋格室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以确定土工格室加固路堤软弱地基的合理结构形式。研究结果表明:与无筋土地基比较,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可以有效地扩散路堤等上部结构的荷载,降低地基中的剪应力,使软弱层的沉降曲线变得比较平缓,也对软弱地基的侧向变形产生了较大的约束作用,提高了地基的抗剪强度,增大了地基承载力;土工格室加筋位置影响地基加固效果,土工格室应布设在靠近软基顶面或地面线以上较低处,以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加筋长度对软基加固效果也有一定影响;设计中宜将加筋布设在竖向附加应力扩散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软土地基路堤的加筋垫层效应,进行4组不同垫层结构处理软土地基的离心模型试验,测试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垫层拉力和路堤基底压力等数据.测试数据表明:设置加筋垫层能有效减小并匀化软土地基在上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约束地基水平变形,且刚性垫层的效果好于柔性垫层;柔性蛰层具有一定的匀化路堤基底压力的能力,基底压力的分布与垫层结构形式及路堤荷载的大小相关;随路堤荷载的增加,刚性垫层的水平拉力呈M形分布,柔性垫层筋带拉力由M形分布逐渐过渡为"锅底"状分布,若忽略地基的摩擦力,刚、柔性垫层中路肩下拉力可分别用静止土压力公式和朗肯主动土压力公式估算.  相似文献   

7.
结合江珠高速公路四村互通立交工程实例,分析淤泥质软土的力学性能,在铺设砂垫层的基础上,打入塑料排水板以加快软基的排水固结;施打PHC桩以降低桥头过渡段地基的沉降;铺设土工格栅,并进行超载预压,以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土工格栅加筋垫层具有扩散应力、调整桩土应力比、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在铁路复合地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格栅拉力的计算方法并不统一,因此有必要针对土工格栅拉力的计算方法展开系统研究,以期为铁路复合地基格栅垫层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以武广客运专线为工程背景,总结了不同格栅拉力计算方法,建立平面有限元分析模型,在考虑不同格栅模量的条件下,分析了路基填筑过程中地基面沉降、土工格栅受力及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填土高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地基面沉降、土工格栅受力及桩土应力比增加趋缓,格栅模量的增加使土工格栅受力增加明显,加筋垫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桩顶应力集中的问题,对地基沉降能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桥头跳车是长期影响高速公路运输质量的常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将土工格室加筋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上路桥过渡区域,为缓解桥头跳车现象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深入研究土工格室的加筋效果并优化设计,利用ADINA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高速公路台后加筋路堤与地基的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土工格室加筋对路堤沉降、地基水平和竖向位移、地基土体的应力场分布(竖向应力及剪应力)的影响,并通过对比计算,分析了土工格室高度、地基土性质、路堤填料性质及底层土工格室等因素对加筋效果的影响,对土工格室柔性结构体系的设计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能够准确反映桩网复合地基各部位受力变形特性的室内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了桩网复合地基加筋网垫的荷载传递规律及土工格栅受力及应变特点。通过试验发现,桩头上穿的影响范围为桩径的2.5倍,且格栅应变呈现"M"形分布。应用压力分布传感器探明了加筋垫层和桩-土接触界面的压力分布,从而深化了对桩网复合地基加筋垫层受力变形和荷载传递规律的认识,为现有理论及计算方法的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