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12,(9):64-64
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内燃机仍然是主导动力。因此,探讨如何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提高企业开发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平台技术,推动全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是本次会议的目标和宗旨。在延续6届"汽车发动机现代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此次东方汽车杂志社有限公司《汽车与配件》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缸径多缸柴油机及增压器分会合作举办"2012柴油机节能与减排技术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12,(12):50
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内燃机仍然是主导动力。因此,探讨如何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提高企业开发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平台技术,推动全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是本次会议的目标和宗旨。在延续6届"汽车发动机现代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此次上海东方汽车杂志社有限公司《汽车与配件》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缸径多缸柴油机及增压器分会合作举办"2012柴油机节能与减排技术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12,(10):52
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内燃机仍然是主导动力。因此,探讨如何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提高企业开发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平台技术,推动全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是本次会议的目标和宗旨。在延续6届"汽车发动机现代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此次上海东方汽车杂志社有限公司《汽车与配件》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缸径多缸柴油机及增压器分会合作举办"2012柴油机节能与减排技术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4.
在现阶段以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内燃机仍然是主导动力。因此,探讨如何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提高企业开发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平台技术,推动全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是本次会议的目标和宗旨。在延续6届"汽车发动机现代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此次上海东方汽车杂志社有限公司《汽车与配件》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缸径多缸柴油机及增压器分会合作举办"2012柴油机节能与减排技术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5.
<正>在100多年的汽车发展史中,几乎所有的零部件在技术方面都经历过巨大的发展变化,汽车离合器也不例外。"由于往复式活塞内燃机只有在达到一定转速时才能输出扭矩,所以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分离接合装置,这就是离合器。"在汽车的发展进程中,直到1910年,往复式活塞内燃机汽车才明显地超过蒸气汽车和电动汽车。由于往复式活塞内燃机只有在达到一定转速时才能输出扭矩,所以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分离  相似文献   

6.
自一个多世纪以前卡尔·本茨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安装了内燃机的汽车以来,世界汽车技术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其中一些技术的进步在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如内燃机、电子点火、全钢车身等,被称为汽车技术的"触发器",这些技术问题的解决,使汽车从性能到品质都产生飞跃,并对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能够称得上"触发技术"的除了高压缩比发动机以外,就是微处理器的出现.的确,依赖微处理技术,今天的汽车工业可以构成一个由硅片编织的巨大网络,控制汽车上的一切事物,从安全气囊到发动机的运转,从安全性能、燃油经济性到尾气排放控制等等.当前,现代微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和扩展,并与无线电通讯技术融合渗透,形成应用广泛的车载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电气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内燃机电气化可以通过再生技术回收废能,降低影响内燃机效率的各种损失。介绍了1款可以集成在柴油机上的电机,采用48V弱混系统实现内燃机的电气化。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传统内燃机在汽车动力应用方面遇到的挑战,探讨了先进内燃机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等的各种动力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并对各技术做了综合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6月1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高效低排放氢内燃机在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成功地实现点火。高效低排放氢内燃机是国家"863"计划唯一立项的氢燃料重点项目,它的成功点火标志着我国氢内燃机研究技术已经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氢内燃机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12,(10):20-25
在去年12月份举办的2011东京汽车展上,各汽车零部件公司展示了其应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上的最新零部件技术。本刊将以"传统汽车篇"和"新能源汽车篇"为主题,分两次介绍这些创新汽车零部件技术。本次"传统汽车篇"的内容涉及燃油经济性、轻量化、舒适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