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灰土快速养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灰、粉煤灰和土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以高温养生、标准养生为手段,通过配合比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对二灰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基本研究参数。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高温养生与标准养生条件下材料的强度增长规律关系,从而由短龄期的高温养生强度确定标准养生下180d龄期的强度。并利用电镜扫描技术,对高温养生和标准养生条件下试样的微结构进行观测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高温养生可以改善二灰土的微结构,显著地提高其早期强度,缩短稳定材料的养生龄期,快速确定二灰土的设计参数和施工配合比设计主要控制指标,解决目前工程设计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魏连雨  王涛  马士宾 《公路》2012,(1):34-38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二灰稳定碎石在10℃的低温环境下养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及增长趋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0℃养生环境下,二灰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较其在标准养生温度下养生大为降低且增长缓慢,7d龄期抗压强度仅为0.43~0.67MPa,是标准养生温度下的1/3左右,达不到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路用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议在低温季节进行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保障其强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二灰稳定碎石在10 ℃的低温环境下养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及增长趋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养生温度相比,在10 ℃养生环境下,二灰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大为降低且增长缓慢,7天龄期抗压强度仅为0.43~0.67 MPa,是标准养生温度下的1/3左右,达不到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路用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议在低温季节进行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保障其强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魏连雨  刘景莉  马士宾  王清洲 《公路》2012,(10):134-138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二灰稳定碎石在冰冻地区非标准养生环境下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及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为冰冻地区公路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理论分析提供试验依据。研究揭示了二灰稳定碎石在龄期、配合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其各项物理力学指标为标准养生温度下的1/3~1/2左右,达不到路用性能的要求,建议在冰冻地区进行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保障其强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收缩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不同二灰剂量、集料级配、养生龄期的二灰稳定碎石的干缩特性和温缩特性试验研究,得出其收缩特性的规律性认识,以及二灰稳定粒料的最佳材料组成与配合比等,提供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季节性环境温度对二灰碎石基层强度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实际工程中基层温度的长期观测,获得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试验温度,同标准养生温度下二灰碎石的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实际环境温度下,无侧限抗压强度是标准养生温度下的0.6倍左右,劈裂强度是标准养生温度下的0.4倍左右。试验数据可为该地区公路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理论分析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季节性环境温度对二灰碎石基层强度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际工程中基层温度的长期观测,获得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试验温度,同标准养生温度下二灰碎石的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实际环境温度下,无侧限抗压强度是标准养生温度下的0.6倍左右,劈裂强度是标准养生温度下的0.4倍左右。  相似文献   

8.
针对不能封闭交通,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正常养生成型的路段,对悬浮密实型和骨架密实性水泥稳定碎石在不养生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分析,提出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在不养生条件下成型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际铺筑试验路,检测其弯沉、模量变化指标,发现铺筑24h后,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变化最大,提出采用弯沉检测的方法来保证快速铺筑上部结构层后,水泥稳定碎石达到设计强度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以钢渣取代碎石集料,对其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以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混合料为对照,通过室内试验对二灰稳定钢渣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试验表明,相比于二灰稳定石灰岩碎石,二灰稳定钢渣的早期强度增长略慢,两者在各龄期下的抗压强度相差不大;二灰稳定钢渣的劈裂强度要远大于二灰稳定石灰岩碎石与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工程实例表明,采用二灰稳定钢渣作为路面基层材料,路面基层的强度与抗变形能力优异,路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水泥稳定碎石的劈裂强度指标是最接近其实际破坏模式的指标,应在设计、施工、检测等实际生产环节中得到重视.选取不同级配、不同水泥剂量、不同养生龄期组合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系统的劈裂强度室内平行试验,以系统、全面地研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劈裂强度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剂量一定的条件下,各龄期级配3的劈裂强度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复合力学理论,建立混凝土弯拉强度随龄期增长全过程分析模型.与水泥水化动力学相结合,建立了养生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发展的预估模型,通过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对不同养生条件下弯拉强度预估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越低,各龄期混凝土弯拉强度越低,弯拉强度差异随着龄期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机场场道基层二灰碎石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机场场道工程基层石灰粉煤灰(简称二灰)碎石混合料强度的几百组测试数据,建立二灰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回归模型,并分析不同回归模型的模拟效果。分析石灰剂量、二灰比例同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试件压实度对二灰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提出二灰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魏连雨  葛景锋 《公路》2011,(12):23-28
结合廊坊地区典型的路面基层材料,对几种常用的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以探讨温度变化对其各项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二灰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室内抗压回弹模量以及劈裂强度(间接抗拉强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二灰稳定碎石在强度形成期内,若养生温度低于标准养生温度,则其各项路用性能均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会导致道路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二灰稳定碎石基层中掺入聚丙烯纤维以提高其强度与抗裂性能,对纤维二灰稳定碎石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室内试验表明:各龄期下,对于二灰稳定石灰岩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其在掺入适量聚丙烯纤维后并未发生显著提高,且当纤维掺入量超过0. 15%后,无侧限抗压强度会出现降低;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并不能改善石灰稳定碎石的早期劈裂强度,但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后期劈裂强度逐渐增大;综合抗冻性试验与收缩性能试验可知,聚丙烯纤维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纤维二灰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且随着龄期的提升,纤维二灰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有明显的提高;综合室内强度试验、抗裂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建议聚丙烯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 1%~0. 15%。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采用聚丙烯纤维二灰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后,路面的路用性能优异,抗裂性能的优势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用芯样评定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强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成型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养生温度的测试,自然郑州养生龄期的换算,标准养生任一龄期强度标准的确定及其应用,说明了用芯样评定结构层材料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影响二灰碎石路面基层强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着重分析了影响二灰碎石基层强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提出在二灰碎石设计与施工时的相关建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试验和铺筑试验路,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二灰碎石早强剂,用以提高二灰碎石基层的早期强度,解决了二灰碎石基层施工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赤泥在路面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方法,以7d、28d、90d三个养生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考核指标,对二灰稳定赤泥的强度特性进行室内研究,考察二灰比、二灰总量及赤泥种类3个因素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表设计了9个配比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影响二灰稳定赤泥强度的因素排序是二灰比、赤泥种类和二灰总量;同时确定了针对不同养护龄期的最优配比为石灰:粉煤灰:山铝赤泥=30:20:50。  相似文献   

19.
以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参数取值为研究方向,通过收集既有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建立强度数据库,在不同保证率下取得各参数代表值,对比分析试件成型方式、集料级配类型、养生龄期、水泥剂量等不同影响因素与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的关系,利用数学回归方法,建立不同养生龄期、水泥剂量条件下的预测方程。经验证,所建立强度对数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可为路面结构设计与性能预估提供取值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二灰碎石基层缩裂机理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灰碎石基层的收缩裂缝问题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二灰碎石缩裂的机理分析,研究了“富余基体材料”导致二灰碎石产生缩裂的原因及其作用模式,提出了依据二灰碎石中骨料振实空隙率确定“基体材料”含量、在路面结构层间加大摩阻结合力,使各结构层形成相互连续完整的摩阻体系的基本思路。探讨了满足强度和抗裂性综合要求的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加大路面结构层间摩阻结合力的具体措施。通过室内试验和施工路段的对比研究,验证了该设计思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