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使用SBS和SBR改性剂,制成FH改性沥青,并对比FH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和SBR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结果表明:FH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比SBS改性沥青高,介于SBS和SBR改性沥青之间,且高温性能高于SBR改性沥青,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结合料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普通改性沥青、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和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基本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更适合用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对3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进行刘埃尔流动度、贯入度、低温弯曲和疲劳试验,研究3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和易性、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性能与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性能相当,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更适合于寒冷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湖沥青与橡胶改性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中的材料、过程、施工设备的研究,提出了湖沥青与橡胶改性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控制的要点,对于我国利用湖沥青与橡胶改性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提高路面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唐港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改性沥青罩面工程的施工,对SBS改性沥青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SBS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和性能,并就试验中SBS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异常现象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拌和、压实温度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的影响,探讨SBS改性沥青的材料选择、试验设计、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各环节,结论对改性沥青的工程应用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结合料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普通改性沥青、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和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基本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更适合用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对3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进行刘埃尔流动度、贯入度、低温弯曲和疲劳试验,研究3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和易性、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性能与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性能相当,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更适合于寒冷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相同级配的基质沥青、橡胶粉改性沥青、聚乙烯与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透水试验及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胶粉改性沥青马歇尔模数和浸水马歇尔模数最高,聚乙烯、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次之,而基质沥青最差;抗压强度则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最高,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次之,基质沥青最小;三种混合料的透水系数处于同一数量级。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耐水性最好,复合改性沥青次之,基质混合料最差;抗压强度则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最强,胶粉改性沥青次之,基质的最差;透水性能三种混合料都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废旧胶粉和抗车辙剂对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进行双重改性,对比双重改性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双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略低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略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总体而言,双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可满足规范的最高要求,且其高温抗车辙性能显著。  相似文献   

8.
刍议SBS改性沥青的延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延度的差异以及不同SBS改性沥青延度的差异,说明了SBS改性沥青延度的意义.讨论了SBS改性沥青延度机理,并对影响SBS改性沥青延度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现阶段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路面噪声的来源,阐述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降噪原理,分析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性能测试方法,并简要探讨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改性沥青性能稳定,较SBS改性沥青热稳定性更好,不会出现离析问题。以聚氨酯改性沥青制备为切入点,测试不同聚氨酯改性剂用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进而开展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对比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评价聚氨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氧化石墨烯对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通过物理共混的方式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掺量为0.3%的氧化石墨烯/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对比分析氧化石墨烯/胶粉复合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等3种改性沥青试验及其各自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得出结论:氧化石墨烯的加入会使溶胀的胶粉颗粒更加稳定,其拉伸强度提高较大;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氧化石墨烯/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都有提升,且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更适用于南方高温多雨的湿热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胶粉改性沥青中胶粉掺量,加大废旧胶粉利用率,针对目前胶粉改性沥青中胶粉掺量较低问题,优化胶粉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制备超高掺量(40%)胶粉改性沥青.采用三大指标、TFOT试验和PAV试验研究超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基本性能与老化性能;基于DSR试验和BBR试验确定超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PG分级性能,采用拉伸试验评价超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黏韧性,通过TGA试验、荧光显微镜试验和SEM试验揭示超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微观性能.结果表明:超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180℃旋转黏度低于4.0Pa·s,其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均优于常规掺量胶粉改性沥青;超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抗车辙性略有下降,但疲劳极限温度低于常规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确定其性能等级为PG88-34;超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柔韧性占黏韧性比重为88.0%,是常规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2.1倍;180℃环境下,超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热稳定性最好;在保留一定弹性核心的基础上超量胶粉被降解为细小颗粒溶于沥青,决定了其宏观性能上良好的存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比研究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两种材料的综合性能,通过分析废轮胎橡胶粉和SBS改性剂对沥青的改性机理,对比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同时结合河北省常用的混合料级配形式,对胶粉/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和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和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优越性,并为其在高等级路面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经纳米材料改性的沥青可提高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纳米材料改性沥青越来越受到关注。总结了纳米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从改性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方面来介绍纳米改性沥青的优越性能;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概述了纳米改性沥青的关键性问题及研究不足之处,提出了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未来研究的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着手于橡胶改性沥青的性能特点,结合橡胶改性沥青在路面工程中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总结出橡胶改性沥青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为我国今后更好地应用橡胶改性沥青提供正确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要说明改性沥青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检验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硅藻土改性沥青基本性能的影响,通过沥青的常规三大指标对硅藻土改性沥青、3次冻融循环后以及8次冻融循环后的硅藻土改性沥青进行试验,并利用电镜扫描和原子力显微镜进行对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经冻融循环作用后的硅藻土改性沥青感温性能下降幅度明显,对基质沥青的低温抗裂性影响较大,对硅藻土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影响较小,对硅藻土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有所降低;电镜扫描结果表明由于冻融循环作用硅藻土颗粒吸形成较大的聚集体,从而间接的影响改性沥青的性能;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硅藻土改性沥青由于冻融循环导致结构被破坏,导致了硅藻土改性沥青的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胶粉改性沥青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介绍了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分析了影响胶粉改性沥青的几种因素,包括混合温度的影响、混合时间的影响、不同品种胶粉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胶粉加入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从SBS改性沥青的掺配方法、SBR改性沥青的掺配方法、SBS和SB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要求几个方面介绍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改性沥青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检验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