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层急剧减少,日本文部科学省将于今夏首次派遣调查小组。综合调查北极的变暖进程及冰层等情况,往返于日欧间的日本船舶今后将有望使用北冰洋新航道。新航道既可减少航行天数及燃料费用,还能避免印度洋上多发的海盗袭击。据俄罗斯的破冰船公司介绍.2010年仅有4艘货轮利用北冰洋航道,2011年猛增至34艘。日本船舶则尚无先例。  相似文献   

2.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层急剧减少,日本文部科学省将于今夏首次派遣调查小组。综合调查北极的变暖进程及冰层等情况,往返于日欧间的日本船舶今后将有望使用北冰洋新航道。新航道既可减少航行天数及燃料费用,还能避免印度洋上多发的海盗袭击。据俄罗斯的破冰船公司介绍.2010年仅有4艘货轮利用北冰洋航道,2011年猛增至34艘。日本船舶则尚无先例。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层急剧减少,往返于日欧间的日本船舶今后将有望使用北冰洋新航道。新航道既可减少航行天数及燃料费用,还能避免印度洋上多发的海盗袭击。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国际海事组织《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规则》的生效让北极航道的开通成为了全球航运业关注的焦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与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的传统东西方航道相比,船舶经北冰洋航行到达欧洲或美洲,总航程大约6700海里,耗时约22天,平均航程缩短了近3000海里,航行时间有望缩短9?10天,理论上不仅能够为船东和货主节约不菲的燃料开销,还能从整体上提升海上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减少弯曲航道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总结弯曲航道的特性,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得出弯曲航道船舶碰撞事故的原因。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减少弯曲航道船舶碰撞事故的对策:船舶在弯曲航道能见度较低时航行,驾驶员应加强瞭望,谨慎驾驶,正确使用灯光和声号;船舶之间要保持联系;根据水流合理设计航路;加强船员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船舶交通法规;提高船员的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及时播报弯曲航道水流、能见度等信息。  相似文献   

6.
《航海》2017,(5)
本文统计分析了多年来北冰洋气温、海冰变化趋势和2016年北极东北航道船舶通行情况,结合中远海运集团"祥云口"轮航行实践资料,对东北航道沿线航海保障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北极航行航海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骅 《集装箱化》2020,31(5):1-8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北极海冰范围呈现缩小趋势,从而使船舶在北极航行的可行性提高。北极航道包括沿俄罗斯北部海域的东北航道(其中白令海峡与新地岛之间的航道被俄罗斯称为"北方海航道")、沿加拿大和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域的西北航道以及穿过北冰洋中央海域的跨极地航道。上述航道的冰情各不相同,其中:北方海航道冰情最轻,  相似文献   

8.
京生 《港口科技》2009,(2):46-46
天津港主航道拓宽工程进展顺利,二期工程有望2009年年内竣工。主航道拓宽工程除进一步加深、加宽主航道外,还将在主航道两侧各建设1条万吨级航道,解决占天津港船舶总数约70%的小型船舶占用主航道的问题,使天津港航道成为复式航道。  相似文献   

9.
北极海冰是制约船舶在北极圈安全航行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海冰的影响范围、分布特征、海冰的漂移、海冰的周期变化等的分析可以得出北冰洋海冰的变化特征,从而可为以后实施北极航道的规划和建设、船舶航线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编辑的中文版《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于近日出版发行,该指南将为计划航行北极"西北航道"的中国籍船舶提供海图、航线、海冰、气象等保障信息服务。北极"西北航道",是指从太平洋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通过美国阿拉斯加北岸、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再进入北大西洋的航线。这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