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我国疏浚行业基本现状入手,结合实际疏浚吹填工程工况,重点分析疏浚吹填工程事前、事中两个阶段对成本控制的影响,从技术层面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
叶晓文  程曦 《港工技术》2021,58(1):69-72
在疏浚和吹填项目中,投标阶段的疏浚吹填方案通常根据标书提供的测图和地质资料设计,合格的填料缺口是比较大的风险.本文以某项目为例,从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两个方面,讨论了钻孔、物探、测图、沉降和分层开挖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填料缺口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供类似疏浚吹填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3.
石进  刘栓  宋理想 《水运工程》2017,(10):216-220
针对长江口地区近年来出现的新圈围造地工程,因条件限制或成本控制不宜设置储泥坑的情况,通过长兴潜堤工程实例,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吹填一体化施工工艺,对工艺中的疏浚施工、艏吹抛锚定位以及吹泥施工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阐述。该工艺无需设置中转储泥坑,疏浚土一次性吹填上岸,并用于造地成陆,在长江口地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吹填不平整、严重积水等问题,结合苍南县江南海涂围垦区吹填及软基处理二期工程Ⅰ标段A2区吹填施工实例进行研究,通过吹填高程的实时动态计算,确定吹填高程,采用进塘管技术及分层吹填、分散布置水门等有效措施保证各吹填分区的验收高程、吹填平整度、吹填区无积水,并起到缩短排距、降低成本、减轻围堰安全压力等作用,确保吹填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型疏浚吹填项目工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比较分析了近年来进行的香港赤腊角(Chek Lap Kok)机场工程、马来西亚的丹戎帕拉帕斯港工程(Tanjung Pelepas)、新加坡的裕廊岛工程(Jurong Island)、大士景工程(Tuas View)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棕榈岛工程(Palm Islands)等几项具有回填方量十分巨大、工程投入各类大型挖泥船数量多等特点的国际大型疏浚吹填项目,并对其在工程用途、回填量、大型挖泥船使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于祖杰 《水运工程》2015,(10):193-195
流速变化影响排泥设备成本,会引起经济效益变化;流速变化又会带来产量变化,给整个工程经济效益带来影响。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实际施工时必须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经施工中不断摸索,在排泥设备磨损与完成产量之间,寻求一个能为工程施工带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流速,称之为\"经济流速\"。  相似文献   

7.
针对吹填工程施工区土质工况差、吹填区平整度要求高等问题,进行了平整度控制的研究。通过现场实测吹填区高程及复核吹填区坡度比并采用土方平衡计算方法,确定了干线布设间距和管线接口布设方式。工程完工后表明,在中粗砂土质吹填工程中,采用布设支管间距为40 m并依据排泥管的底高程来控制吹填高程和进度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吹填区机械整平时间,节省费用约47.3万元。  相似文献   

8.
张超  杨辉 《珠江水运》2021,(9):106-107
本文以加纳特马新集装箱码头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疏浚吹填工程可能会对海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对疏浚吹填施工中对海上生态环境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展开详细的探讨,包括水质、沉积物、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监测,以尽可能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疏浚吹填工程中抛填沙的运动扩散和流失导致的工程成本增加、绞吸挖泥船施工效率低下等问题,以福建省古雷石化产业园增填沙工程为对象,研究抛填沙的运动扩散流失问题.通过机理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验证等方法,对抛填沙的水下堆积形态和流失量进行模拟分析和计算,并制定根据潮位、流场变化动态调整优化的施工方法.机理试验和数值模...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力吹填过程细颗粒材料积聚产生淤积难以满足地基处理要求的情况,以科威特某疏浚吹填项目为例对淤积范围及厚度判断进行研究,提出利用疏浚设备在吹填过程中进行同步清淤的方法,着重介绍绞吸船清淤施工工艺。疏浚设备清淤具有高效、及时的优势,能够适应疏浚吹填工程持续作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利用灰色GM(1,l)和Verhulst模型预测真空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时,建模序列直接影响预测结果的精度。结合某吹填土地基加固工程的沉降监测数据,探讨监测序列长度、建模序列长度对上述2种模型最终沉降量预测值及预测精度的影响,总结出不同模型预测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建模序列的选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述2种模型预测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误差均小于1.0%,灰色GM(1,l)模型的适应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
谭必五 《水运工程》2017,(5):178-181
长江口地区主要利用航道疏浚土进行吹填造地,吹填工程工期、疏浚土土质、成陆质量要求均较高。综合分析吹填区施工现状、疏浚土供应量、吹填成型质量要求,提出利用疏浚土吹填的同时,利用电吹船吹填工艺进行有效补充的吹填施工方法。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外来砂和疏浚土,可实现吹填进度与成陆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南港工业区造陆五区工程为依托,根据现场试验取得的数据,总结分析了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各层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含水量与高程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出南港区域淤泥质吹填土由高含水量的淤泥状态到表层1 m范围内的土体含水量都小于85%,需要经过2 a左右的晾晒时间,初始吹填高程为6.91 m以上,才能满足验收要求。从工程实施结果看具有良好的效果,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舟山大鱼山海域1960—2021年间5个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数字化定量冲淤计算和特征等深线叠加方法,对工程附近典型水下地形的平面冲淤和平面形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探讨大鱼山填海工程对周边海床冲淤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研究区整体处于轻微冲刷状态;填海后,南侧深槽近岸淤积,外侧和北侧深槽继续冲刷,东西两侧浅滩呈现大幅度淤积。大鱼山填海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原本岸线分布以及周边水动力泥沙环境,最终导致填海区附近海床冲淤变化,但整体仍维持海底的潮滩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项目工期和控制吹填砂细颗粒含量小于20%,在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海上标准贯入实验SPT,并通过N值和室内筛分试验结果,对地层的土质类别及细颗粒含量等情况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现场挖泥船实际吹填效率分析,得到实际疏浚吹填中SPT标准贯击数与不同类型挖泥船的挖掘能力的关系:当N值大于30时,现场7025型绞吸船较难开挖,需引入大型绞吸船或耙吸船开挖。相同土质耙吸船吹填料的细颗粒含量远远低于绞吸船。因此,根据SPT钻孔资料合理安排施工船舶和施工工艺,对项目顺利实施、节约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斌  温泉 《船舶工程》2020,42(6):61-67
针对绞吸式挖泥船吸扬系统匹配选型不佳和产量预测不准等问题,利用数字仿真建模技术重构绞吸挖泥船吸扬系统的镜像数字模型。针对不同的绞吸挖泥船,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可求解得到与之相对应的各子系统数字模型。在绞刀及其驱动系统中定量分析了绞刀转速、横移速度和吸口流速与泥浆比重的关系;在泥泵与管路系统中根据相似定律构建了泥泵-管路模型,研究了不同土质和泥浆浓度对泥泵扬程的影响,并求解预测出不同管道流速下的施工最佳工况点。将仿真系统应用到实验室小型疏浚平台上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数字系统能准确预测施工动态参数和产量,并能提前为施工策略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桩基础作为承载能力高、适用范围广的深基础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港口水运工程中,而桩基础沉降将引起上部结构的损坏或影响流动机械的正常使用,因此需在桩基设计过程中开展沉降计算,以保证桩基变形在结构安全和使用允许的限值以内。国内外标准及相关工程设计手册针对桩基础沉降控制指标及计算方法给出较多建议。在沉降控制指标方面,中国标准规定较为详细;在单桩沉降量计算方法方面,国外标准对于桩身压缩性、土体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基础参数研究较多,其线性理论公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对比国内规范、欧洲BS EN规范及美国常用桩基设计手册等研究成果,以中东某引桥工程为例开展桩基沉降计算,总结提炼各类标准差异,旨在为国内外水运项目桩基础设计过程中的沉降控制及计算方法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土的结构性对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影响较大。邓肯-张模型是基于重塑土而建立的模型,荷载较大时,偏差较大。文中通过三轴试验,对考虑结构性邓肯-张模型在吹填软土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结构性邓肯-张模型比原始邓肯-张模型更适合有结构性的吹填软土。该研究成果对吹填场地沉降计算及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固结试验,研究了低应力水平下吹填土的固结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出吹填土在e-σ’坐标系下存在着由超软土状态向一般软粘土状态固结转化的界点。在界点之前,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吹填超软土孔隙比沿不同曲线变化;在界点之后,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吹填超软土孔隙比沿土体所固有的压缩曲线变化。对比分析了吹填超软土和普通软土的固结变形量、压缩系数、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