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由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亚洲最长黄土砂质隧道——蒙(西)华(中)铁路万荣隧道于2017年11月20日贯通,这条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迎来重要节点。万荣隧道是国内首条采用46 m仰拱栈桥、初期支护一次成环、水平旋喷钻机超前加固等工艺联合施工的隧道。据了解,这座长7 683 m的隧道于2015年5月25日开工后,就一直与高风险搏斗。隧道97%以上是新黄土和粉细砂地层,打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银(川)西(安)铁路庆阳隧道于2018年7月11日顺利贯通,创下了国内长度最长、断面最大的红黏土隧道施工纪录。庆阳隧道全长约14 km,最大开挖断面164.09 m2,红黏土段落达12.54 km,占全隧总长约90%,为二级高风险隧道。庆阳隧道施工难点较多,洞身主要穿越黄土沟壑梁峁区,施工环境较差;红黏土隧道施工为国内首例,建设过程中没有前期经验可循;同时,  相似文献   

3.
《隧道建设》2008,28(5)
2008年9月5日,中铁三局承建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中铁三局在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软弱黄土地区隧道施工技术,结合甘肃省平(凉)定(西)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从软弱黄土层的形成原因及特性、软弱黄土隧道施工方案、隧道施工阶段的主要病害及原因等方面,对软弱黄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以加强超前支护、加强排水和加强地基处理相结合的软弱黄土隧道施工处理措施,对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息     
甘肃高岭子隧道获省建设工程"飞天奖" 甘肃白(银)兰(州)高速公路上的高岭子隧道是一座长743m,双洞4车道的中型隧道,也是该路的一项控制性工程。由甘肃省公路工程总公司承包施工,工期三年,工程总投资4936万元。该工程于1999年10月开工,2002年竣工。由于隧道是通过黄土软弱层,围岩等级低,施工难度大。承包单位采取了严格的ISO 9000的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开展QC技术攻关和创新管理。在测量中采用GPS  相似文献   

6.
浅埋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及支护受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神延铁路十五标段及W6标段共四座黄土隧道施工及应力监测为切入点,对浅埋黄土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中突出的技术问题,支护与土体间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及引起结构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今后类似隧道的安全施工和支护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波  尹志雨 《交通科技》2021,(2):138-141
为避免黄土地区大跨双连拱隧道因自身结构特殊,地质特性多变,力学效应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坍塌等安全事故,需在设计阶段结合水文地质、结构形式、荷载条件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文中以某座双连拱黄土隧道为工程实例,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全施工过程模拟及结构验算,分析隧道结构力学效应。且在施工过程中,全程监控量测,动态控制,保证了隧道工程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8.
单侧壁导坑施工法的原理是通过中隔壁(临时支撑)将大断面隧道分割成跨径较小的导坑施工,施工时采用"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使大跨径黄土隧道安全、稳步的向前施工。主要应用与跨径大、围岩破碎Ⅴ级围岩(黄土)隧道。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单侧壁导坑法在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王村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防水与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对黄土隧道施工有实际指导意义。众所周知,隧道在施工中,往往处于被地下水包围的状态,受到水压的影响,威胁了隧道内部施工结构的稳定,特别是以黄土为主体材料的隧道因黄土遇水软化、膨胀等特点,极易造成施工过程对结构的破坏和运营中结构渗水,因此,做好黄土隧道的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是隧道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参加施工监理的延志吴高速公路东山特长隧道的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探讨了黄土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以期对黄土隧道施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新春佳节万家团圆的时刻,承担贵(阳)广(州)高铁施工任务的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千余名员工仍然奋战在施工第一线,抓住有限的施工时间抢工期、保进度,确保铁路按期通车。记者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贵广铁路指挥部采访获悉,该集团公司承建的贵广高速铁路标段全长94.6 km,有隧道26座、桥梁43座(不含小桥),桥、隧工程占总量的73%以上,是全线施工线路最长、桥隧最多、难度最  相似文献   

11.
浅埋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案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连拱公路隧道在平面线路、洞口位置的选择上较分离式隧道自由度大,在一些中短隧道建设中,往往采用双连拱隧道结构形式。结合山西省离石黄土连拱公路隧道,进行黄土连拱隧道的关键施工力学问题研究:正洞上下台阶法与侧壁导洞法施工方案比较研究;先左洞(靠山一侧)施工方案和先右洞施工方案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偏压黄土连拱隧道应采用先开挖靠山一侧的侧壁导洞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2.
席浩  李绪干  时坚  侯奇 《隧道建设》2014,34(7):679-684
为研究第三纪砂质黄土条件下的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以宝兰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为依托,通过midas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不同仰拱封闭距离引起拱顶沉降实测数据,阐述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变形规律,以确定其合理的仰拱封闭距离为35 m;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合理控制开挖步距:上台阶为0.6 m,中台阶和下台阶为1.2 m;辅以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和锁脚锚杆加固等技术措施,达到了很好的变形控制效果,最大沉降控制为50~160 mm;通过分析不同隧道断面净空变形规律,总结第三纪砂质黄土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预留变形量可取120~160 mm。  相似文献   

13.
湿陷性黄土隧道三台阶法施工时间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烨  刘仲仁  刘兴平  胡锁滨 《隧道建设》2010,30(2):128-130,189
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围岩监测,揭示时间应变规律,结合此规律形成一套三台阶施工工法,并总结出使用此工法施工围岩的变形特性如下:上台阶开挖后稳定7d左右,表现为沉降,在施工二台阶马口时,允许上台阶初期支护在可控范围内下沉,也是应力释放的过程;三台阶施工沉降变形规律与二台阶类似,在仰拱封闭后,围岩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赵岩 《隧道建设》2022,42(9):1529-1536
黄土隧道极易发生大变形和塌方等灾害,为准确、高效地识别其施工中的稳定性,针对其稳定性评估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共存的特点,选取同一施工条件下黄土含水率、干密度、孔隙比、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5个物理力学参数作为稳定性评估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各指标权重,结果显示含水率、黏聚力和内摩擦角3个指标对黄土隧道稳定性影响较大;通过各指标分级标准计算获得云模型的数字特征;结合各指标权重与云模型的数字特征,通过正向云发生器,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正态云理论的黄土隧道施工稳定性评估模型。将该评估模型应用于蒙华铁路延安段黄土隧道,预测准确率高达90%,优于Critic-云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工法适用性问题,依托郑西客运专线陕西境内秦东、潼洛川和高桥等隧道,开展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CRD、双侧壁导坑、CD、留核心土台阶法及双层支护台阶法5种试验工法的试验,通过现场试验测试及数据分析,研究不同试验工法下的力学特性和变形特征。总结其变形特征为垂直位移显著,变形受封闭距离与支护刚度影响明显;分析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受力特征分析显示型钢受压明显而锚杆受力较小;得到不同埋深下的围岩压力特征曲线;接触压力测试显示刚度大的双层支护较单层支护小。最后对不同试验工法的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厦门东通道CRD法施工段中隔壁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内采用CRD法修建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临时中隔壁的研究很少,结合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施工过程中中隔壁的变形及其规律进行了分析,这为实现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的相关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齐梦学 《隧道建设》2013,33(8):679-683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TBM以开敞式为主,通常情况下,隧道掘进之后需要施作初期支护以及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隧道施工总工期较长。为了解决开敞式TBM不能同步施作现浇混凝土二次衬砌的难题,结合南疆铁路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和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工程实例,研发了有轨运输出渣(开挖直径88 m)和连续皮带机出渣(开挖直径1023 m)2种工况条件、2种断面下的开敞式TBM同步衬砌施工技术,并成功应用。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指出: 该技术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下一步需要深入地、系统地研究不同工况、不同断面条件、不同作业范围的同步衬砌施工技术,如小断面同步衬砌、现浇混凝土仰拱同步衬砌、全断面同步衬砌等施工技术,使之形成系列工法,推动我国长大隧道TBM施工技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铁路、隧道与地下空间发展概况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10,30(4):351-364
通过总结目前中国隧道的修建概况,说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地质及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国家;从时速250~350 km高速铁路、时速200~250 km既有线提速、高原冻土铁路、铁路重载运输4个方面的建设成就和4个技术平台的搭建阐述铁路快速、高效发展的现实;介绍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际铁路通道提议及将要实施的重大工程;扼要总结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的主要技术:1)江、河、海底隧道修建技术;2)钻爆法施工技术;3)浅埋、超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4)开敞式TBM全断面掘进机施工技术;5)盾构法施工技术;6)沉管法施工技术;7)辅助工法;8)明挖法地下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9)地铁车站施工技术;10)环境保护施工技术;11)高新技术改造、提高隧道施工质量技术。  相似文献   

19.
申志军  夏勇 《隧道建设》2017,37(12):1518-1528
目前铁路隧道施工以矿山法为主,但在黄土等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时风险大、进度慢;而盾构法已在地铁、水下隧道等软弱地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蒙华铁路砂质新黄土隧道:1)通过矿山法与盾构法比较确定采用盾构法施工。2)从开挖内轮廓、刀盘开挖特点、管片拼装方式、管片受力及配筋4个方面对马蹄形盾构隧道和圆形盾构隧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马蹄形盾构隧道的断面利用率更高,马蹄形管片与圆形管片受力有所差别而马蹄形管片配筋量更低。3)介绍马蹄形盾构设备概况,并对马蹄形管片设计进行研究。4)例举马蹄形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防寒防冻、管片底部开裂和遇到含姜石的老黄土掘进困难等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经过1年多的施工实践证明,在黄土隧道马蹄形盾构施工风险低,质量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朱国保  张志强 《隧道建设》2006,26(3):60-61,103
主要阐述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修筑隧道的要点。针对黄(陵)—延(安)高速公路HY—08标段汉寨隧道的地质特点,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包括开挖、支护、二衬及监控量测等几个主要工序中不同于其它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