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续箱梁桥的腹板斜裂缝是近年来箱型桥梁的突出问题,本文围绕箱梁腹板斜裂缝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从设计和施工管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模式、腹板厚度、预应力筋布置形式、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施工不当是影响箱梁腹板斜裂缝的主要因素,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箱梁腹板斜裂缝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腹板斜裂缝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顾凯锋  彭卫 《公路》2004,(7):35-38
根据空间应力理论,结合实桥的现场观测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大跨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边跨现浇段和支座附近腹板的斜裂缝问题,针对敏感性因素如纵向预应力筋布置方式和竖向预应力大小等进行了计算比较,提出了防治腹板斜裂缝的设计建议和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施工过程箱梁腹板斜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预应力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双室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施工过程中,箱梁腹板的下部出现斜裂缝。从设计、材料、环境温度、施工方法几方面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桥箱梁腹板进行局部受力分析,得知不张拉竖向预应力筋而继续悬臂挂篮施工,是造成腹板下部出现斜裂缝的主要原因。建议:尽快张拉前面节段竖向预应力筋,以后须先张拉前一节段的竖向预应力筋,才能移篮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对现有裂缝,观察确定其不再发展,即进行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4.
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设置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箱梁腹板斜裂缝对竖向预应力的敏感性分析出发,阐明竖向预应力有效削减腹板主拉应力的力学机理,探讨现阶段国内外竖向预应力设置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用碳纤维力筋CFRP取代传统的精轧螺纹钢建立有效预应力的新方法,尝试设计其专用锚具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某连续刚构桥在悬臂施工时,出现沿腹板下弯束的斜裂缝,通过有限元程序进行空间计算,结果表明:斜裂缝主要是由于预应力筋的锚固区局部应力较大造成的;纵向腹板束锚固位置宜设置在距离箱梁下缘H/3或H/2高度处。后续实践证明:通过采取在钢束锚固区一定范围增设闭合式箍筋、钢筋网的措施可有效抑制开裂。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大量修建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和连续刚构桥,目前这类桥梁出现箱梁截面抗剪不足、腹板斜裂缝较多、跨中下挠等典型病害。结合沙井钦江大桥设计,阐述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增加腹板箍筋、增加竖向预应力钢筋、设置腹板预应力下弯束等技术措施以防止结构出现上述病害,其设计经验可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损失对箱梁腹板斜裂缝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箱梁腹板斜裂缝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的同题,针对该问题,文章主要从预应力损失等方面对腹板的应力状况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结合实际工程,研究分析箱梁腹板斜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配置竖向预应力筋的箱梁腹板开裂荷载的影响及开裂前后力学行为的变化,文章选择较小剪跨比λ=1.15的双悬臂计算模型,模型顶部充分施加纵向预应力,悬臂端分级施加集中荷载,直至腹板出现腹剪裂缝并展开,采用ANSYS建立实体模型,以不张拉竖向预应力、张拉120k N竖向预应力为例,进行结构仿真计算,分析竖向预应力张拉与否对腹板开裂及裂缝开展形态,开裂荷载、开裂前后结构应力、刚度的影响,并对腹板开裂前后竖向预应力筋应力重分配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出配置竖向预应力可以显著提高腹板抗裂性,影响裂缝发生及开展形态、提高腹板开裂后结构刚度。文章研究结论对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理论研究及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箱梁腹板斜裂缝的问题,从温度,预应力损失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对腹板的应力状况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结合实际工程,研究分析箱梁腹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悬臂施工中腹板斜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一些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悬臂施工张拉纵向预应力束时,就出现与纵向顶板下弯束大致平行的腹板斜裂缝.该文先列举3座出现该病害的典型桥例,然后具体针对其中之一,运用桥梁博士、ANSYS等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观察情况表明,腹板处局部主拉应力过大是该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腹板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了腹板斜裂缝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