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交联聚乙烯(PEX)、三型聚丙烯(PP_R)和铝塑复全(PAP)管水力损失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工程设计中PEX、PAP的局部水力损失按其沿程损失的25%~65%计算,而PP_R管局部水力损失按其沿程损失的15%-35%计算较为合理;同时对三种塑料管的沿程水力损失与钢管的沿程水力损失也进行了比较,提出PEX、PAP和PP-R管的沿程水力损失比钢管的水力损失至少要小30%,当流速超过1.1m/s以上时三种塑料管的水力损失不到钢管水力损失的45%。  相似文献   

2.
传统求解并联管路的水力计算的方法不是精度低就是限制条件多。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的方案,对适应度函数的选取作了详尽地分析,并提出了可增强局部搜索能力的微调变异算子。并联管路的水力计算实例证明了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液压管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汽车制动管路的液压传递特性,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汽车制动系统液压管路的数学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引入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对管路压力的影响。建立了带有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制动系统AMESim仿真模型,通过改变电机转速的方式分析了制动液流速对管路特性的影响。利用波动负载发生装置试验台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在BOSCH-SDL26型汽车性能检测线上进行了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实车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制动管路模型能够有效的体现制动管路的压力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4.
液压传动系统中,由于密封泄露、管道突变等原因,造成能量损失.管路能量损失计算依据流体力学理论模型、公式计算以及实际应用调整等问题,本文基于AutoCAD环境下开发液流管路损失计算专家系统,提出了新的流体力学计算分析设计思想和方法,将流体力学计算管路能量损失信息化.  相似文献   

5.
将滤清器简化成由多段不同管径的管道串联而成,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干湿复合式空气滤清器的串联模型。把非圆形截面管道简化成圆形截面管道来分析,用非圆形截面管道的当量直径来代替圆管直径;把钢丝滤网和滤芯部分简化成多孔介质来分析。整个管路系统的压力损失等于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之和。所得到的模型是紊流沿程阻力系数λ、局部阻力系数ζ、穿透率K、流体密度ρ、流体平均速度v等的函数。计算结果表明:干湿复合式空气滤清器的压力损失大部分集中在粗滤和精滤部分,且大部分是集中在粗滤部分的钢丝滤网部分,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以及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重载列车制动管路模型与分配阀模型,求解了制动管路和边界点的动力学方程,仿真计算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系统性能,分析了列车主管和支管长度对制动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列车主管长度由13.24 m增大为17.24 m时,在常用制动下,列车管路减压时间增大了30.75%,制动缸升压时间增大了20...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标函数(年费用折算值)W0在水力约束条件下最小值的分析计算,介绍了多水源多控制点起点水压未知环状管网技术经济计算的方法,并求出经济水头损失hij和经济管径Dij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岩质边坡结构面的水力劈裂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岩质边坡结构面的水力劈裂效应进行分析,通过岩质边坡水力模型,结合岩体结构面裂纹的应力状态,运用断裂力学和水力学理论,推导出结构面水力劈裂的临界水头公式,在临界水头公式基础上分别获得了最易发生拉剪型水力劈裂和压剪型水力劈裂破坏的裂纹角度。实例验证表明:边坡在满足条件时会发生水力劈裂。得出结论:随着水力劈裂现象的发生,结构面裂隙扩展、贯通,而裂隙的扩展会加强地下水的下渗作用,水头损失减少,扬压力进一步加大,将更容易诱发滑坡。  相似文献   

9.
进速比对喷水推进器进水流道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封闭RANS方程,运用SIMPLE算法,对某喷水推进器进水流道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该流道特征断面的速压分布规律和水力损失规律,从流道出流均匀性、空化程度、流动分离程度和流动损失四个方面提供定性和定量指标来分析流道在不同进速比(IVR)工况下的水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流道应尽量工作于IVR在0.6~0.8之间工况,此时各方面性能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催化转化器的结构对气流流动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催化转化器扩张管锥角是影响气流流动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催化转化器的气流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催化转化器的流体力学模型。对催化转化器的气流流速分布、截面流速不均匀系数和压力损失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较大的扩张管锥角容易造成气流分离,使旋涡区增大,截面流速不均匀系数和压力损失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