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PS打桩定位系统的安装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钢管桩沉桩施工为例,介绍GPS打桩定位系统在"长大36"打桩船上的安装及在沉桩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小型振动冲击式打桩机(下称64式打桩机如图一)是沉桩用的新设备,已由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试制成功。经有关单位鉴定,认为本机械性能良好。这种机械工作原理基础是建立在机械振动原理上面,利用振动与冲击来克服土壤对桩之阻力的。桩柱在振动的作用下使土壤的原组织结构破坏,桩柱与土壤的接触表面产生液化层,降低了土壤对桩  相似文献   

3.
符秋生 《公路》2012,(8):151-156
通过对静压PHC桩进行沉桩过程压力记录试验、隔时复压试验和静载试验,分析了PHC桩的单桩承载力及其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压桩过程的沉桩压力与静力触探测试所反应的土层的力学性状相对应;PHC桩的竖向承载力存在时效性。复压值的增长率和增长过程与土层性质有关,在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复压值的增长过程保持一致,最终增长率相等;对于端承型桩可以用沉桩终压值来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现场可以用终压值来作为打桩桩长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张绪平 《路基工程》2003,(Z1):45-47
1引言 CFG桩(C:Cement,F:Fly-ash,G:Gravel)原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拌合,用振动沉管打桩机或其它成桩机具制成的具有可变粘结强度的桩型.  相似文献   

5.
问题1关于打入予制混凝土桩叙述如下,请您指出哪项是错误的?1)要使柴油打桩机进行有效的打桩作业,桩与锤的重量比选在0.7~2.5范围内为宜.2)为限制总打击次数,予应力混凝土桩约打击2000次为宜,钢筋混凝土桩约打击1000次为宜.3)使用适当重量的锤,如果每次打击桩的贯入量为1厘米时,可充分发挥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沉管干振碎石桩对土层振动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高速公路液化地基沉管碎石桩加固试验,对沉管碎石桩引起土层的振动效应,地基中孔隙水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碎石桩成桩过程中,对土层的预振作用,桩体的排水作用,将有利于土层的抗震。  相似文献   

7.
杭州湾大桥钢管桩沉桩施工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桩基施工,介绍在水深浪大的海面环境下,采用打桩船锤击钢管桩的沉桩施工工艺,以及“海上打桩GPS-RTK定位系统”在沉桩测量中的具体应用。钢管桩均为超长大直径斜桩,施工难度极大,其施工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伴随海上风电机组尺寸与重量的不断增大,复杂的多桩稳桩平台应运而生,但是多桩基础的定位和沉桩施工相比于单桩要求更严格,文中根据海上风机基础的打桩作业要求,设计了一种多桩稳桩平台,并利用ANSYS APDL对多桩稳桩平台在打桩作业工况、遭遇台风工况等极端典型工况下的结构强度、整体稳定性和单桩稳定性进行校核。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稳桩平台可满足海上复杂环境下多桩基础的定位、导向和沉桩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比奥固结理论和ADINA有限元程序,分析了打桩完成后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然后结合荷载传递函数法,编制计算程序,对某一具体工程桩周土体重固结引起的在挤土桩上产生的负摩擦力及其时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在3个月内基本上完全消散,桩周土重固结沉降在挤土桩上产生负摩擦力;在沉桩完成100 d后负摩擦力占桩基设计值的23.8%;所得结论为该工程桩基间歇期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静压沉桩后桩间土挤密效果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圆柱孔扩张理论,根据沉桩前后场地土层静力触探实测曲线的对比,分析沉桩应力对土层的挤密效果。研究发现,挤土桩的挤密效应作用范围随深度增加有所减小,并且沉桩应力对硬土的作用大于软土。  相似文献   

11.
杜强 《世界桥梁》2004,(Z1):53-56
在外海沉桩施工中,因无法采用传统的经纬仪或全站仪来进行远离海岸的测量定位,而开发、应用了以先进的GPS定位技术为手段,以保证定位精度和提高作业效率为目的的海上GPS沉桩定位系统,解决了远离岸线、大规模的沉桩施工技术难题并获得成功,为跨海大桥及类似工程在海上沉桩施工中应用GPS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仪器完成海上打桩定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天宇  陈强  刘成龙 《公路》2005,(7):19-23
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栈桥工程实践,在打桩船未安装商用海上GPS打桩定位系统的条件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常规仪器完成海上桩基钢管桩的插打测量定位方法,并实现了快速准确地对钢管桩的插打测量定位。通过对沉桩进行的偏位检查表明,该方法完全能够满足钢管桩测量定位的精度和配合施工作业的进度。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管桩因其具有制作标准、承载力高、运输方便、施工快速等优点在房地产基础、路基工程中广泛应用,但作为中小桥梁下部结构在江苏省尚未广泛使用。本文通过连云港地区2个公路桥梁试验工点预应力管桩试桩工程展开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研究,同时开展孔隙水压力的监控和静力触探试验,得出:预应力管桩采用锤击法沉桩,经过28天休止期后单桩极限承载力与初始单桩极限承载力相比,平均可以提升80%-90%;孔隙水压力在沉桩过程中有明显上升趋势,但整体提升幅度不大;沉桩对砂土层影响较大,但整体上没有明显的挤土效应。预应力管桩可供类似工程条件下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河北省沿海高速公路沧州岐口至海丰段第四合同路基软基处理中CFG桩的施工,对CFG桩的应用、工艺分类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振动沉管打桩机成孔制桩(挤土成桩)的施工工艺、工序及控制要点、常见问题分析及措施、质量检验等环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粘土中挤土桩的重固结沉降包含有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三维渗流固结问题,基于ADINA有限元程序和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理论,定义桩周土为多孔介质材料,按照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模拟了沉桩过程,分析了打桩完成后粘性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并把分析结果与软粘土中挤土桩工程的地表实测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弹塑性本构关系和三维渗流固结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挤土桩重固结沉降过程,能为挤土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吉林四平地区桥梁工程队,在一座中型桥梁施工中,发扬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勤俭建国的革命精神,打破了不宜用自落锤打钢筋混凝土桩的框框,为目前尚不具备汽锤或柴油打桩机修建钢筋混凝土排架桩墩台的桥梁,提供了简易、价廉、有效的机械。过去打钢筋混凝土桩只有用双动、单动汽锤或大型柴油打桩机,现在工地没有这种设备。他们就认真、仔细地研究了打钢筋混凝土桩不宜用自落锤的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有方法的分析与比较,针对目前基桩高应变动力试桩技术中对预制桩沉桩过程模拟及其承载力预测的不足,基于锤—桩—土动力响应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首次采用改进的连续杆件模型与优化的离散质弹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柴油锤打桩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程序软件。不仅可以模拟实际打桩过程中锤、桩、土的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实现一个系统包含两种模型,发挥不同模型的优势,将两种模型进行良性衔接的解决方案。解决了目前纯数值解析算法无法精确模拟实际打桩过程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将引起桩周土体产生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桩周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缓慢消散,土体会出现较大的重固结沉降,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软粘土中挤土桩的重固结沉降包含有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又涉及三维的渗流固结问题,计算较为复杂。基于ADINA有限元程序和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理论,定义桩周土为多孔介质材料,按照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来模拟沉桩过程,分析了打桩完成后粘性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得出了一些初步成果。并与软粘土中某挤土桩工程的地表实测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弹塑性本构关系和三维渗流固结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挤土桩重固结沉降过程,为挤土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朝阳 《公路工程》2010,35(1):98-102
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将引起桩周土体产生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桩周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缓慢消散,土体会出现较大的重固结沉降,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软粘土中挤土桩的重固结沉降包含有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又涉及三维的渗流固结问题,计算较为复杂。基于AD INA有限元程序和三维B iot固结有限元理论,定义桩周土为多孔介质材料,按照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来模拟沉桩过程,分析了打桩完成后粘性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得出了一些初步成果。并与软粘土中某挤土桩工程的地表实测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弹塑性本构关系和三维渗流固结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挤土桩重固结沉降过程,为挤土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新建和增建铁路线路中,路基修筑难免会遇到软弱地基。对软弱土层中用振动沉管碎石桩进行置换、加固。本文根据罱昆线修建软土路基的工程实践,提出地设计和计算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