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日本邮船 1.亚洲/北美航线 东行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从亚洲进口服装、鞋类和家具家电等比在本国生产更合算。虽然担心2005年的飓风和汽油费大幅上涨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但由于美国经济增长,亚洲,北美间的货流增加,供求平衡已经稳定。2006年,由于船舶建造量增加,预计船舶供给比上年增长15%,但美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3.5%,船舶需求增长12%,如考虑到实际的运输能力和美国港口、内陆的拥堵状况,预测今后的供求关系将继续稳定。  相似文献   

2.
包括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亚洲区域内航线,2007年上半年主要船公司的集装箱运输量合计达到538.2万TEU,比上年同期的503.6万TEU增长7%,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日本出口99.8万TEU,增长2%,进口129.3万TEU,也增长2%。按国家和地区统计,在出口方面,中国南部的出口增长10%,中国北部的出口增长44%,越南的出口增长29%,  相似文献   

3.
钟秋 《海运情报》2008,(2):21-22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随着日本的制造业向以亚洲为主的海外转移,与亚洲的生产协作加深,日本与进口伙伴国的贸易额1995年美国占22.4%,2006年下降到11.7%,而同期中国从10.7%上升到20.5%,超过美国而居第1位。从进口集装箱货流看,美国减少,欧盟增长缓慢,而亚洲稳步增长,在箱量上已占压倒多数。  相似文献   

4.
《港口科技》2009,(4):49-49
2008年日本神户港吞吐外、内贸易集装箱255.6万TEU,比上年增长3.4%(速报值),刷新了大地震后的最高纪录。虽然去年10月以后减少,但已是连续6年增长。其中外贸箱204.0万TEU,增长1.1%,正是连续6年增长。出口增长1.5%,为107.0万TEU,进口增长0.6%,为97.0万TEU。  相似文献   

5.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4,(4):1-5,17
日本《货物》杂志等回顾了2003年的国际海运贸易并对2004年作了预测。从2003年东西基干航线的货流看。以欧元走高为背景,亚洲发往欧洲的货流增长20%强。往美国的货流虽然上升。但增长率为9.3%。低于10%。这两个增长率与2002年的情况正好相反。2004年往欧洲、北美的货流将继续增长。亚洲往北美为12%,亚洲往欧洲为9%。在亚洲区域内航线,日本到发的各航线的货流情况稍有不同。且达不到2003年那样的增长率,但预计南行为5%~6%。北行为9%~10%。  相似文献   

6.
亚洲区域内主要船公司2007年运输集装箱货物1121.5万TEU,比上年增长9%。其中干货增长8%,为1061.2万TEU,冷藏货增长37%,为60.3万TEU。日本航线出口增长6%,为209.5万TEU,进口增长3%,为261万TEU。  相似文献   

7.
丁力 《海运情报》2006,(3):32-32
据日本海运振兴会公布的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间班轮航线的2005年集装箱运输量(速报),东行(亚洲发往美国)比上年增长14%,达到1288万TEU。如从季度看,最近的第四季度增长17%,是各季度中最高的增长率。2005年月均运输量为107.3万TEU,第一次超过了100万TEU。美国的住宅开工量持续处于高水平支撑了与建筑有关货物的增长,加上服装类货物的急剧增加,使去年的集装箱运输量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8.
丁力 《海运情报》2007,(9):15-15
据主要船公司的总计,亚洲区域内航线2006年运输集装箱1025.3万TEU,比上年的975.3万TEU增长5.1%(增加50万TEU),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日本出口亚洲增长6.1%,为198.5万TEU(上年为167.8万TEU),从亚洲进口增长312%为253.4万TEU。[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8月22日公布,二季度该组织34个成员国整体GDP环比增长0.5%,比一季度修正后的增长率高0.2个百分点.欧盟27个成员国和欧元区17个成员国整体GDP环比均增长0.3%,是欧洲经济自201 1年三季度以来首现环比正增长;英国和美国GDP增长加速,环比增速从一季度的0.3%分别增至0.6%和0.4%;德国经济今年一季度停滞,二季度环比增长0.7%;法国经济在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0.2%后,二季度环比增长0.5%,步出衰退;意大利经济连续第8个季度环比下降,但环比降幅从0.6%缩减至0.2%;日本经济增长放缓,二季度仅环比增长0.6%,比一季度低0.3个百分点.二季度OECD整体经济同比增长0.9%.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分别萎缩0.3%和0.7%;在七国集团中,英美经济同比增幅最高,均达1.4%;意大利最差,同比收缩2%.  相似文献   

10.
亚洲区域内主要船公司2006年区域内的集装箱运输量,干货、冷藏货合计比上年增长5.1%,为1025.3万TEU。其中干货增长5%,为981.3万TEU,冷藏货增长7%,为44万TEU。中国南部和北部两个地区以及越南的出口量都以两位数增长,日本的发运量也增长了6%。虽然没有像亚洲/欧洲航线那样持续出现短装情况,但区域内航线的货流持续扩大,今年第一次突破了1000万TEU。[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5,(3):3-8,17
据美国通关数据公司PIERS/JOC的调查.2003年亚洲发往美国东岸(除美国湾外)的集装箱货流为898060FEU,比上年增长11.6%,实现两位数增长。往美国东岸货物占往美国全部货物的20.3%,超过2成,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往美国东岸货物所占比例在过去近20年间一直在15%~16%间徘徊,但进入2003年后提高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白水 《海运情报》2004,(7):11-11
2002.年底美国经济处于衰退之中,但亚洲至美国航线的集装箱货量增长率达20%,大大超过分析人士预测的6%。到2003年底和2004年初,美国经济经历着据说是近20年来最为景气的时刻,但太平洋东行货量的增长却差强人意。据美国PIERS的统计数据,亚洲到美国的集装箱货量在2003年第三季度比2002年同期仅增长3.4%。尽管2003年前9个月的总体增长率达9.5%,远洋班轮公司仍  相似文献   

13.
钟秋 《海运情报》2007,(1):18-18
日本邮船调查部于去年秋末发表了今后10年间海上货流、船舶供求的预测报告。 该报告对今后10年间的海上货流作了预测。干货中的三大散货(铁矿石、煤炭、谷物)年均增长3.7%,虽然低于过去10年的5.0%,但船舶需求今后仍将增长。从货种看,铁矿石在2008年以后中国粗钢生产增长放慢的前提下,2006—2011年间年均增长4.4%,2011-2016年间年均增长3.4%,虽然增长率逐渐下降,但仍然较高。在煤炭方面,从印度扩大进口量看,预测焦煤的海运量2006。  相似文献   

14.
《水运文献信息》2006,(5):16-17
2005年,尽管来自亚洲的进口增长了10%,但美国港口并没有出现拥堵现象,2006年货量的增幅可能只多不少,业界分析认为,今年集装箱货物的增幅会在8%-10%。美国东西海岸、墨西哥湾各港口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应对这一增长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港口科技》2009,(4):49-49
日本横滨港2008年吞吐外贸箱3203871TEU(速报值),比上年微增0.7%。其中重箱2642144TEU,微减0.6%,空箱561727TEU,增长7.1%。在吞吐的外贸箱中,出口为1689420TEU,增长2.2%,进口1514451TEU,微减0.8%。出口主要目的地为①中国②美国③韩国④中国台湾⑤泰国。进口主要来源地为①中国②美国③澳大利亚④墨西哥⑤韩国。  相似文献   

16.
《机电设备》2005,22(5):I0004
今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与整体外贸发展速度相仿:出口增速均在30%以上的高位运行,进口增幅回落至10%作左右,贸易顺差大幅增长。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仍为我机电产品贸易主要市场,对其出口占比为94.2%,自其进口占比高达98.9%,出口增幅均在30%以上。我机电产品出口的十大市场与前期没有变化,分别是美国、欧盟、香港、日本、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省、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联酋。  相似文献   

17.
媒体     
美国圣诞季消费有望增长2.3%,但仍低于过去10年平均水平 美国国家零售业联盟(NRF)预测,今年美国的圣诞节消费季将好于2009年,但仍将低于10年平均增长水平。NRF预计,美国圣诞节销售将比去年同期温和增长2.3%,高于去年0.4%的增幅和2008年3.9%的下滑,但低于过去10年2.5%的平均增幅。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4年秋季PIERS海运研究机构对南北航线集装箱货流的预测,2004年北美从拉美的进口预计将增长9.5%(见表3)。2004年第二季度仅南美东岸对美国的出口就达到15.1万TEU。比2003年同期增长22%。但回程货量不容乐观,增长率只有2%,货流不平衡的情况到2005年才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丁力 《海运情报》2005,(6):11-11
2004年亚洲往美国东岸集装箱货流首次突破100万FEU,创历史最高纪录。据美国通关数据公司PIERS/JOC的调查,去年亚洲往美国东岸(往美国湾)的货流为1078631FEU,比上年增长18.6%。东岸货物在往美国货流总量中占21.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过去近20年往东岸货物所占比例一直在15%~16%左右.但从2003年起达到20%以上。预计今年4月以后往东岸的货流将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20.
过去几年里,亚洲各国顺应全球化潮流,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恢复了经济增长的活力。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在2002年实现6.3%的增长之后,今年上半年义增长了6%,日本经济在上财年增长1.6%的基础上,今年二季度又增长了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