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世界船舶修正总吨新的计算方法及其对我国造船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修正总吨是度量船舶建造工作量的单位,是船舶工业企业进行交流的有效工具。本文在描述了原有修正总吨计算方法不足的基础上,给出了经合组织(OECD)造船工作组即将于2007年1月实行的新的修正总吨计算方法,以集装箱船为例,对新旧计算方法获得的数值进行了比较,并针对目前我国造船行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使用修正总吨计算造船产量的必要性以及采用新的计算方法对世界造船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与船舶工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新船订单、手持订单以及完工量三大指标已多年保持世界第三,2007年三大指标已跃居第二.根据现已手持订单测算,到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尽管如此,我国在造船理念、技术运用、管理效率等多方面与日韩等造船强国还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我国世界造船大国、造船强国的目标,必须要从简单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向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竞争力.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孟金炎 《造船技术》1992,(10):8-10,7
修正总吨(Compensated grosstons)是国际上统计和比较造船能力的度量单位。本文就如何利用一艘船的钢材消耗量、工时数和造价来确定各船种、船型及各吨位间的修正总吨系数值进行了分析,并举例说明了系数推导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海运情报》2007,(12):20
接单量达到1903万修正总吨(CGT),为日本693万修正总吨的2.7倍,其主要原因是大型集装箱船的接单量扩大。新造船竣工量增长7%,为789万修正总吨。9月末手持工程量为4923万修正总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5%。  相似文献   

5.
日韩船舶工业新时期发展战略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长涛 《船艇》2005,(2):40-46
一、新时期日韩船舶工业的发展战略简介 1.韩国船舶工业2010年发展目标2002年年中,韩国造船工业协会和产业资源部召开了韩国造船产业前景及竞争力战略研讨会,会上提出了韩国造船业在2010年应实现的目标。该目标的具体内容为:将韩国的世界新船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32%提高到40%,高附加值船的比重从目前的13%提高到35%,船舶配套产品出口额从目前的3.7亿美元提高到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吴锦元 《船艇》1999,(6):14-17
四.我国船舶工业迎接知识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我国船舶工业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们的造船规模与能力还不足以与国外大型造船企业相抗衡;我们的生产技术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我们的生产效率只有日韩造船业的十几分之一到数十分之一。从整体上讲,目前我国船舶工业还未完全摆脱传统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仍处在向大工业化生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克拉克森统计,2007年新造船接单量韩国为3200万修正总吨(CGT),比上年增加7成,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中国居第二位,为2920万修正总吨,约增长1倍,日本居第三位,650万修正总吨,减少6%。全世界的新造船接单量增长60%,为7920万修正总吨。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09,32(4):8-13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船舶工程》2013,(Z1):133
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1~6月,全球新船成交1666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39.5%。1~6月,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在内的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新接订单量增减不一。其中,中国船厂承接新船订单347艘、657万修正总吨,同比分别增长31.9%和71.5%;按修正总吨计,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9.5%,列居世界首位。韩国船厂承接新船订单184艘、600万修正总吨,同比分别增长54.6%和60.8%;按修正总吨计,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6%,位列世界第二;接单金额为185.3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未来的10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加速推广现代造船模式,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是我国由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的保证.研究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6,(10):16-21
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9月18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对外发布《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此举表明中国造船正式向日韩亮剑。10年后,中国造船将登上世界之巅。  相似文献   

13.
《船艇》1992,(1)
挪威船舶工业受到海湾危机的不良影响,91年第一季度新船订单仅11艘、5.5万修正总吨。而90年同期达到19艘、6.3万修正总吨。挪威有50家造修船厂,职工8000人,其中较大的船厂属克瓦尔纳尔和乌尔斯廷二集团。挪威有35家船厂从事造船,从渔船到小型油船还有高速双体船和专用船,最大的为3.5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4.
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中国船舶工业2一1出口船舶产品的成本估算12一8关于退役舰艇改装图纸审查工作的探讨12一14综迷从6.9万吨级成品 船舶的技术发展油船的设计粤想看同·举趋势1-依靠技术进步推进晒装工作r一,11500时屯级穿梭油船概况芬兰造船造机工业见闻船舶建造合同的一些法律问题‘关于船舶的修正总吨CGT论造船技术的发展厉程及现代化民主德国造船技术状况与水平造船中节约材料和能源的途径连云港市造船工业发展前景探讨从64 000吨级散货船的设计看技术进步 的重要性国外造船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一 3一 4一 5一 6一 7一 8一10一11一 船…  相似文献   

15.
一、国际海事格局的变化,船舶配套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 “十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造船能力、生产效率、配套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将达到80%,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左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使造船业配套业的发展相协调,为船舶工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船舶工业是为海洋运输、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产业,是我国的出口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大国,且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世界船舶工业向我国转移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然而,我国船舶工业依然存在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产品薄弱,配套产业滞后,产业集中度低,生产效率不高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大而不强。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随着三大造船基地和各大型民营造船企业产能的集中释放,中国船舶工业的造船规模快速跃升至世界第一,并生产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高端船舶产品。但是,海运规模整体下滑以及船舶产能的总体过剩也给船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常态,"十三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应该紧随国家战略需要,紧跟工业互联网潮流,主动进行结构性产能调整,持续推进造船模式转变,努力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为船舶工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8.
周安昌 《船艇》2005,(3):38-43
2004年是我国船舶工业大发展的一年,造船完工量达到855万载重吨,出口31亿美元。浙江、江苏、广东和东北地区相继出台了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临近岁末,国防科工委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所见所闻,令造船人感到鼓舞和振奋。  相似文献   

19.
正工信部日前发布《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包括: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造船基地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国际市场份额超过20%。  相似文献   

20.
国内信息     
《珠江水运》2010,(8):92-93
<正> 我国1-7月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87.4%据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5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4%。其中,海船为1139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7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332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4.2倍,其中海船为1019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72%。截至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8816万载重吨,与2009年底基本持平,其中海船为5244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8%。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3%、48.7%、3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