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发动机试验台上,对1.5 L四缸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分别进行了过量空气稀释燃烧、EGR稀释燃烧与原机的经济性、排放特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稀释燃烧技术具有较大的缸内多变指数,同时可以采用更大的点火提前角,获得了最优的燃烧相位和经济性;EGR稀释的HC排放高于原机和过量空气稀释的燃烧;原机与EGR稀释的CO排放水平相当,而过量空气稀释燃烧处于较低水平;EGR稀释燃烧技术由于燃烧温度的降低与低氧氛围的因素使其NOx排放处于最低水平。为实际改善汽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废气再循环对车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为了降低车用柴油机的NOx排放,研究了不同工况下EGR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GR可以有效地降低NOx排放。大负荷比小负荷效果显著,但微粒的排放有所增加。小负荷采用EGR时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燃烧,微粒排放基本没有变化。空燃比是影响微粒排放的关键因素,小负荷宜采用大EGR率,大负荷时宜采用小EGR率,以求在控制NOx排放降低的同时,总的微粒排放不至增加过多。  相似文献   

3.
按照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的试验方法,对采用了EGR和DOC技术路线的某六缸增压柴油机进行了测试.研究了该技术方案对该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本相对低廉的EGR+DOC技术路线可以满足该柴油机的国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车用汽油机控制节能和排放方面所采用的EGR技术、电控技术、稀燃技术、缸内直喷技术、CAI技术、催化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先进技术和措施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得汽油机在节能和排放领域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5.
在一台装有双凸轮和可变正时机构的4缸直喷汽油机上进行了内部EGR率对理论空燃比下SICI模式的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升程凸轮下,负气门重叠(NVO)角度在150°~50°CA范围内时,能够实现稳定的SICI燃烧.随着NVO角度的减小,内部EGR率减小,SICI燃烧的稳定范围向高负荷拓展,最佳点火角推迟...  相似文献   

6.
EGR技术能有效降低机内NOx排放,EGR率的提升是EGR技术关键之一。通过对某柴油机六缸高压EGR系统进行改进,提出高压加低压EGR系统这一新式布置方案,并利用AVL boost软件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高低压EGR系统具有提升EGR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发动机在瞬态工况下废气再循环(EGR)目标开度响应速度慢和稳定性差问题,在基于进气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向量机的 EGR 目标开度预测模型。通过改进的平衡优化器算法来调整模型的正则化参数和带宽,并在选定的瞬态工况下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相比,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在瞬态工况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与现有的控制策略相比,所提控制策略的 EGR 率曲线有较好的实时跟踪性,且与传统控制相比,其响应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PCM在命令EGR阀打开的同时,还根据EGR阀位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将EGR阀的实际位置与PCM中的EGR阀预设位置进行比较,如果EGR阀的实际位置比PCM中的EGR阀预设位置小15%,PCM便设置故障码P0404,其含义是EGR阀打开位置不正确。故障诊断如图4所示。  相似文献   

9.
上海别克轿车EGR系统采用线性EGR阀,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PCM)控制参与再循环的废气流量,以达到降低排气中NOx的含量。线性EGR阀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电磁阀(绕线管和线圈总成)、电枢总成、EGR阀位置传感器底座总成和EGR阀芯等组成。其中电磁阀连到EGR阀位置传感器上并构成EGR阀总成连接器;电枢总成位于电磁阀之中;  相似文献   

10.
对于采用EGR技术路线的多缸柴油机,EGR在各缸均匀分布可以确保燃烧质量,降低裸机排放。建立了某六缸国ⅣEGR柴油机进气管三维模型,采用一维和三维模拟软件相结合,对EGR在进气管内的分布进行了流动机理的模拟分析,评估了EGR各种导入方案以及进气管相关零部件结构设计对EGR和空气混合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了CFD稳态计算,研究了4种节气门位置对EGR和空气混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EGR技术的国Ⅵ发动机,其EGR系统故障不仅会引起整车排放超标,而且会触发限扭策略进而导致整车动力不足。本文利用车联网数据平台及发动机故障诊断终端设备,通过对某款重卡车型满载爬坡抖动问题的排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联合有关厂家对EGR单项阀进行深入分析及改进优化,最终通过发动机台架和整车道路耐久验证,为国ⅥEGR系统改进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2.
废气再循环降低增压柴油机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废气再循环(EGR)系统降低CA498Z柴油机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EGR系统能显著降低发动机NOx的排放量,在高负荷时尤为明显;但高负荷时应用EGR系统会引起动力性下降、油耗上升、排气烟度增大;在发动机各工况点下选择最佳的EGR率,可在对发动机其它性能影响很小的前提下,显著地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13.
汪晖 《汽车电器》2013,(3):22-25
针对我国颁布的国IV排放要求,介绍商用车柴油发动机的后处理技术中的SCR技术和EGR+DPF技术,探讨二者之间的性能差异,提出发动机SCR后处理技术中的电气系统的验证项目,以达到提高排放性能、完善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CFD软件计算某四缸柴油机各个气缸EGR废气分布,利用Boost软件计算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的边界条件,提供给3D模型作为输入。在CFD软件中计算并得到各个气缸的EGR率和EGR质量流量相对误差,由于计算结果不满足评价标准,因此对进气歧管模型结构进行优化,并再次按照以上步骤进行CFD计算。结果证明:优化方案进气歧管EGR分布均匀性很好,满足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进气歧管压力,设计开发的EGR阀流量检测策略。车辆断油滑行阶段,主动开启EGR阀,监测进气歧管压力变化,判定EGR阀流量故障。  相似文献   

16.
高膨胀比汽油机作为降低汽油机油耗的技术方向之一,其可通过VCR或VVT技术实现阿特金森/米勒循环,在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VCR技术应用尚不成熟,LIVC则存在进气回流、燃烧与排放控制方面的问题。同时总结了EGR与高膨胀比循环相结合优化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研究成果,并论述了EGR在汽油机节能减排方面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基于EGR稀释的高膨胀比汽油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7.
未来,高增压汽油机对点火能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由于废气再循环(EGR)在汽油机上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这种趋势变得更为强烈。BorgWarner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双线圈点火系统,可明显改善汽油机对EGR的相容性,这是发动机在较高EGR率和动态运行状态下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能够进一步降低燃油耗。  相似文献   

18.
采用EGR+DPF和SCR两种降低排放的方式,对某重型年用柴油机进行了稳态循环工况和瞬态循环工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降低NOx排放,无论稳态循环工况还是瞬态循环工况,采用EGR尾气处理方式均优于SCR处理方式;对于降低PM的排放,在稳态循环工况中,EGR处理方式优于SCR处理方式,而在瞬态循环工况中,SCR处理方式优于EGR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油耗的关注,汽油发动机使用EGR系统越来越普遍。EGR系统的布置,对EGR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文章结合冬季试验中,对某发动机EGR压差传感器管路的布置的研究,对压差结冰失效的故障机理、改进措施进行详细的总结,希望对EGR系统的布置及相似设计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利用科里奥利力式回流废气质量流量计和层流式进气流量计构建了双流量实时EGR率测量系统.在EGR阶跃工况下测量了EGR率响应特性并与传统的CO2示踪法进行了对比,二者在稳定段测得的EGR率相近,同时双流量EGR率测量系统响应时间(约为0.7 s)与系统本身响应时间相近,表明该双流量EGR率测量系统可实现EGR率的实时、高精度测量.针对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