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预应力管道位置的确定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检测和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1个混凝土板模型,模拟实际桥梁构件中预应力管道的布设,采用探地雷达法和扫描式冲击回波法对模型中的管道进行定位检测试验研究,比较2种无损检测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龚士林  冯新 《中外公路》2021,41(5):198-202
为了提高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的检测效率,快速定位在实际压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浆体缺陷,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检测研究.提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预应力管道内的布设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尺寸的压浆缺陷,开展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压浆缺陷的识别、定位和评估方法.结果 表明:加热后管道内压浆缺陷与水泥浆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异是实现压浆质量检测的关键;自主设计的具有主动加热功能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以准确获取预应力管道的温度分布情况,克服了点式传感器难以覆盖管道整体的局限;通过检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中温度异常测点,可以实现压浆缺陷的快速识别和定位;在一定情况下,压浆密实度可以通过温升进行定性评估,温升越大,压浆密实度越小.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传统IE法提出等效厚度法概念,并介绍冲击回波等效厚度检测方法和基本原理。使用基于冲击回波法原理的检测仪器对现场一组预制T梁的压浆管道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冲击回波等效厚度法能有效检测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情况,可根据预应力管道等效厚度的变化准确定位空洞位置。  相似文献   

4.
该文详细论述了国内外现有主要的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无损检测手段,分析了各类手段的适用条件、优缺点。详细介绍了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无损检测手段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并就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综合检测原理、应用情况和试验结果,分析了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无损检测手段的研究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无损检测手段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固结波速检测的两种仪器标定模型及制作方法,为精确的制造预应力管道人为缺陷,管道中未放置软泡沫等填充材料,而是采用预先制作并灌注好管道,放弃张拉的方法。模型采用不同缺陷大小和空浆率,模型A为测试并标定注浆质量等级,B模型为模拟实际情况,提高了使用该标定模型进行的试验的可靠性。通过对这两类模型进行实验,制定出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判定标准,并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该标准判断预应力管道注浆等级的好坏。为预应力管道声波无损检测标准的完善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检测仪器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采用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无损检测仪,利用基于弹性波的多种检测方法,分别对使用多参数智能压浆和循环智能压浆的预应力管道进行检测。现场检测和开窗结果表明,采用多参数智能压浆的压浆质量为1级,压浆密实;循环智能压浆的压浆质量有的为2至3级,存在局部压浆不密实,多参数智能压浆明显优于循环智能压浆施工质量;该检测设备能够有效检测出预应力管道压浆不密实区域的位置,确保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  相似文献   

7.
采用冲击回波法对预制箱梁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情况进行了无损检测。依据不同注浆密实度下冲击回波主频响应的不同,判断后张法预制箱梁孔道预应力金属波纹管中的压浆密实性状况。经凿开验证,冲击回波法能准确地对预应力管道的压浆密实程度进行判断,可有效地对预应力孔道进行压浆密实度检测。  相似文献   

8.
徐刚  吴小斌 《世界桥梁》2012,40(5):12-16
坝陵河大桥主桥为单跨双铰钢桁加劲梁悬索桥,西岸采用隧道式锚碇,其锚塞体竖向分14层施工。为解决定位架施工难度大及预应力管道施工精度要求高的难题,经方案分析比选,定位架采用先在锚洞外加工成杆件、在锚洞内分节拼装成型方案,预应力管道采用分段拼装方案。施工中控制定位架单根杆件最大重量小于55kg,预应力管道按6m一段安装在定位架上,同时重点控制槽口模板、锚垫板、定位板及预应力管道的定位。为解决高落差混凝土泵送难题,主要对其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控制,并布设"之"字形拖泵管等。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难题,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小于28℃;分14层浇注,且层间浇注间歇控制在7d左右;埋设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相似文献   

9.
润扬大桥悬索桥南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润扬大桥悬索桥南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中的预应力管道的定位测量、控制及安装,并简述了锚固系统的张拉与管道压浆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扫描式冲击回波仪进行预应力管道的定位测试与验证,通过制作一尺寸为:长×宽×高=200cm×180cm×20cm的混凝土立方体,在立方体中轴线截面内埋置6根直径5. 5cm铁皮管和塑料管,3条铁皮管和3条塑料管,并从垂直于管道方向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看,冲击回波方法对预应力管道定位比较敏感,当冲击器距离波纹管管道边缘1cm时,各条管道位置均开始明显反射,现场测试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总结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检测方法基础上,使用冲击回波法对有无普通钢筋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管道压浆质量进行检测,灌浆前通过对不同材质波纹管进行灌浆缺陷设置,在已知缺陷位置的情况下,与冲击回波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此方法的可信度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冲击回波法对预应力混凝土管道压浆质量检测有较好的准确度及较高的精度,普通钢筋及管道材质对测试精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王鹏 《桥梁建设》2005,(Z1):95-97
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预应力管道安装定位、张拉、压浆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冲击回波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中的应用,结合实际工程,采用冲击回波法对箱梁预应力束孔管道的压浆质量进行检测,并采用钻孔法进行有效验证。在密实的混凝土位置(即无波纹管位置)进行测试,获得混凝土内部压浆密实和无预应力管道时的冲击回波标定声时,作为与测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的基础,根据反射声时的分析结果可以预测孔道内的压浆质量,判断孔道中是否有空洞存在。检测结果表明,冲击回波法可以用于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汉江五桥引桥200m连续现浇箱梁预应力管道定位、钢绞线穿束,预应力张拉等监理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管道是实现体内预应力的基本构件,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波纹管和塑料波纹管均存在压浆不密实和预应力张拉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梁体过量下挠、混凝土开裂、承载力下降等耐久性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现有的索力检测技术和压浆质量检测技术的原理、优势和不足进行调研分析,优选磁通量法和图像识别法作为索力和压浆质量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应力管道,以钢管作为预应力管材,采用磁通量法和图像识别法为原理开发了索力检测组件和压浆密实度测量组件;给出了2种智能检测组件的构造设计和连接方法,可实现对永存预应力和压浆密实度的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6.
王莎 《中南公路工程》2013,(3):174-176,183
混凝土梁预应力孔道的灌浆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安全,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准确检测波纹管注浆饱满度的方法。结合理论研究和现场检测实验,介绍了超声脉冲波法检测预应力孔道的灌密情况,对超声波法检测金属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检测的可行性及影响超声检测的因数进行了讨论,为有效监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质量提供科学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采用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桥梁体内预应力管道的灌浆质量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然而相关技术及设备的测试能力不足,难以对管道内的压浆情况给出准确的判断,本研究以冲击回波测试理论为基础,通过对10条不同灌浆条件的预应力管道进行测试和分析,初步得到冲击回波反射时刻的延时率与管道内缺陷的映射关系,为桥梁工程使用冲击回波法检测管道灌浆饱满度的判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实桥工程应用,研究了预应力钢绞线定位及缺损状况的图像鉴别和定位的雷达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用雷达进行预应力钢绞线定位及缺损情况的判断,其效果比较理想。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无损检测手段,在桥梁工程检测中,可操作性强,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阐述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缺陷的四类分级,指出Ⅲ级和Ⅳ级缺陷对钢绞线的危害大。介绍了冲击回波等效波速法检测方法及原理,并对某预制梁孔道压浆质量检测,将疑似病害部位进行凿孔验证,检测结果吻合度较好。最后给出现场检测中桥梁预应力管道选取的原则及对压浆缺陷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有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检测方法多为点式测量,检测效率低,对检测环境要求高,并且易造成压浆缺陷漏检。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对预应力管道内压浆缺陷进行热力学分析,探讨与压浆密实度相关的热力学指标及其求解方法,并通过物理模拟开展试验研究,将设计的加热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设于预应力管道内部,采集加热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温度数据,识别温度分布曲线中的温度峰,计算各温度峰位置所对应的缺陷截面等效导热系数,分析该系数与压浆密实度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识别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温度分布曲线中的温度峰,可以将预应力管道中所有压浆缺陷准确识别出;缺陷截面的等效导热系数可以作为压浆密实度的评价指标,根据实测结果所得各位置的等效导热系数,可以近似求解出所对应的压浆密实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