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方案的优劣进行多因素评价的一种数学综合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很好地把定性、定量因素与工程经验、专家知识结合起来,使方案比选更客观。针对涪陵五中大型顺层岩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3种治理方案按造价、工期、环保等7个评价因素进行评估,通过隶属度和权重分析得到较优的设计方案,方案实施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运输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运输安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较难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通过综合使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起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的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办理站办理条件合理性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包含多个因素的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用传统的评价方法难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本文研究了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综合评判的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机车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探讨,分析模型中的评价因素集,给出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确定其隶属度的方法以及综合评价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阐述铁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ANP与模糊评价作为风险评估方法。综合利用ANP与模糊理论对铁路隧道塌方风险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介绍构建项目风险因素集、建立评语等级集合、构造二级指标模糊超矩阵、计算指标体系模糊加权矩阵,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塌方风险模糊综合评判原理与算法。采用铁路隧道塌方风险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对石武高速铁路木兰隧道塌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证明其理论性和实用性强,可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以其运行速度高、运输能力大、安全性能好、舒适程度高、能源消耗低的优势,被誉为绿色工程,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青睐。但高速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高速铁路线带状结构对生态环境的深度阻断和切割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人为干扰方式。针对现行高铁生态环保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以优势度变化值、适时绿化率、水土流失量、动植物保护度为核心的高铁建设生态环保目标规划指标体系,并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对高铁建设生态环保指标进行目标规划。以某高铁项目为例,对该铁路的生态环保目标规划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并将ANFIS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1)在不具有大量训练样本的情况下,将神经网络的学习机制引入模糊系统,采用ANFIS方法对高铁建设生态环保进行目标规划,构建人类感觉和认知成分自适应系统,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2)与BP神经网络方法相比,ANFIS方法预测精度较高,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3)构建的高铁建设生态环保目标规划指标体系,采用ANFIS法可合理地对生态环保指标进行规划,研究成果为可持续发展型绿色高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指出其不合理之处,提出新的方法进行评价。即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减少了人为确定权重可能带来的误差,用构造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及模糊综合评判对铁路生态项目进行评价,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适宜性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这种AHP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也适于解决其他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客运服务系统的复杂性,其质量管理多以经验管理为主,量化管理则有不足。从旅客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客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确定客运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因素分为2个层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2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应用实例,对客运服务质量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给出了定量分析,为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提供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影响高速列车舒适性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构建具有科学性、可测量性的高速列车舒适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粗糙集理论和模糊理论建立一种约简的高速列车舒适性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表明其评价过程更具科学性、直观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10.
风险评估对于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和项目选线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铁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在可行性阶段对应的风险类别与风险因素,建立基于AHP法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隧道风险等级定量评判标准。模型根据专家对各风险类别和风险因素相对发生概率的定性评判,通过AHP法计算得到各风险类别和风险因素在整个风险评估体系中发生的相对概率,并将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等级赋予相应的风险分值。最终结合得到的概率与风险分值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到隧道综合风险评估分值和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从而对铁路隧道工程风险进行综合、定量、直观的评估。将A隧道运用该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综合风险评估值为4. 774,风险等级为中度。  相似文献   

11.
在详细分析断层破碎带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断层特征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断层破碎带的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同时制定各指标的分级标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引入工程实例对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影响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因素较多,为了客观地评价铁路专用线运输危险货物安全管理水平,在传统评价方法—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再利用模糊理论方法(AHP-F)的基础上,引入二次模糊评价,构建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层次分析的二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铁路专用线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轨道交通设计方案优选问题具有多因素和模糊性的特点,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方案进行比选,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设计方案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然后计算影响因素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对评价指标的权重与隶属度进行模糊运算,得到设计方案的评价等级。最后通过实例研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Fuzzy-AHP方法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化、定量化的综合评价。研究其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与方法,使其达到系统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高速铁路隧道结构状态进行评价,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调研结果,建立了包含水及结构2项因素的现役高速铁路隧道结构状态三级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物元理论给出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及权重计算结果。基于单因素指标打分结果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提出了高速铁路隧道结构状态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工程算例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地铁火灾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地铁及隧道火灾的研究注重于某一方面,如对通风、烟气流动、火灾载荷等进行模拟和实验,或者从防止火灾的总体角度进行定性评价和论述,少有对其发生火灾危险性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和评价。本文从安全管理、消防设计、消防设备和应急设备等4方面建立了地铁火灾危险性的评价体系,探讨了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其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和过程。文中的分析过程给出了一阶和二阶模糊综合评判,实际应用时,阶数可根据情况有所增减,同时权重系数及模糊评判矩阵的确定应综合各方面意见。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地铁火灾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以找出定性评价地铁火灾危险性的不足之处,为地铁性能化防火设计以及运营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铁路环境噪声对居民的冲击影响程度不仅与列车运行辐射噪声级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密度,及白天、夜间的人口比例等因素有关。考虑以上诸多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铁路环境噪声对居民的冲击影响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铁路环境噪声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路飞机跑道(以下简称公路跑道)建设的发展和沥青道面的广泛应用,在汽车、飞机等荷载长期作用下道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为能够客观准确评价公路跑道沥青道面的使用性能,使其在保证汽车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又能满足飞机起飞、降落和滑行的要求,以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集合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公路跑道沥青道面综合评价方法(以下称AGF法,以3种评价方法的首字母命名)。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灰色评估权值;基于模糊计算理论给出具体评价结果。为推广和便于使用,采用MATLAB语言编制AGF法运算软件。用AGF法对国内四条公路跑道进行评价,其结果与道面实际状况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可以将沥青道面评价过程中灰色、模糊、难以定量的因素从定性转化为定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为战时启用公路跑道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货物运输方式选择评价时,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会影响到最终评价结果。为此,综合主、客观权重信息提出一种基于离差平方和的多属性最优组合赋权方法,结合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最优组合赋权可变模糊模型。以具体算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对9组运输方式进行对比选择,并将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高速铁路对轨道结构的要求,无砟轨道这一结构形式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我国也逐渐在铁路网的建设中使用无砟轨道,但是如何对无砟轨道的应用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影响无砟轨道结构的因素,通过模糊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全面、综合地对无砟轨道的应用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无砟轨道的应用现状较好,为无砟轨道结构在我国的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